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78|回复: 0

[家庭教育方法] 孩子问“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吗?”家长们可以这样回答

[复制链接]
学霸 发表于 2018-7-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会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吗?

高考会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吗?

“妈妈,我为什么要参加高考?”

“爸爸,参加高考,它能给我带来什么?”

“妈妈爸爸,高考会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吗?”

……

面对孩子这样的提问,你通常会如何回答呢?其实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高考的确是大多数普通人人生的转折点,主要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家长也可以这样讲给孩子听:

一、所上学校不同,未来可选择的平台也不同。

就目前的高考后所选高等学府的不同层次来分,有本科提前批,985、211等双一流或一流名校,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之分。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你所毕业的学校就是你进入社会后被承认的唯一的一张名片。

特别是“名校效应”,可以为你敲门许多知名企事业单位的大门,而非名校毕业生有可能就连进入门槛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能力了。

所上学校不同,未来可选择的平台也不同。

所上学校不同,未来可选择的平台也不同。

二、学历越高,将来就业可选择的范围越广。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学历越高,就业可选择的范围也越广。关注就业的各位家长都发现,现在很多单位招聘都是有硬性要求的。

比如一个四线城市的中学老师招聘也要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而高中则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甚至有些地区的招聘则指名要哪几所师范类名校的毕业生等。

三、所上学校不同,在校的发展和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亦不同。

一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思想高度,导师的眼界、学校与外界的交流活动,以及有没有曾经毕业于此校的名人等,都将直接影响所在学校的学生思想和对自己人生的定位。

不难想象在一个毫无学习考研氛围的学校里想考研有多难,而在一个考研氛围极强的学校,每年成功考研的学生人数却能逐年增加。

一个有多个创业知名名人频现的名校,后辈中创业的人亦会越来越多,这就是环境的影响,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觑。

所上学校不同,在校的发展和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亦不同。

所上学校不同,在校的发展和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亦不同。

四、高考后的选择影响人的发展,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有的大城市繁华商业区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的只能在远离市区重工业区发展,有的则因在大城市生存乏力,而选择来小城市安家落户。

人的行动是不能超越自己的思想和眼界的,更很少能超越环境的束缚,大部分人都被无形的大手分拨逐流。

所以,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所上学校不同,所选择的专业不同,所拿学历的不同亦决定着自己就业方向。

五、毕业后所选择发展平台不一样,除决定自己一生的发展外,还影响自己的下一代。

学历越高的学生将来毕业留在大城市的几率越高,而能找到和自己能力相当的另一半的几率也会越高,对下一代的教育会投入更大的资金和精力,注定了下一代将看得更远走得更顺。

而那么学历低的孩子则或多或少无法突破父辈命运的束缚,虽然有可能比那些在大城市谋生存的人过得更安逸。

但是他给下一代提供的教育环境及资金支持等都不及学历高的人,这将影响下一代的发展。

我一直特别喜欢一句话:一个家族的兴衰,决不是一代人努力的结果,下一代一定是踩在上一代的肩膀上不断绝前行的。

向乞分 发表于 2025-7-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高考之"转"与"不转":一名国学教育工作者的应答》
(文/守拙斋主人)

高考是否为人生转折点?此问当以《周易》"变易"之道观之。笔者执教国学二十载,每见学子困于此惑,窃以为当从"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易传·系辞》)的维度剖判。

其一,转折在形,不在神
帖中所言四大差异,确为现实。然《论语》有云:"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名校平台、学历凭证,不过如古人所谓"器用"之物。昔范仲淹断齑画粥于应天书院,欧阳修荻画地于破庙,皆证"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系辞下》)之理。转折之要,不在转折本身,而在转折后能否持守本心。

其二,转折在势,不在时
高考如弈棋之"势",非定局之"时"。王阳明龙场悟道前历科举浮沉,却云:"科举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夺志。"(《传习录》)今之家长当引导子女明晓:高考如渡舟,既不可轻视舟楫之用,亦不可错认彼岸为舟身。帖中所谓"名校效应",实为《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环境之力,然终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主体自觉。

其三,转折在机,不在遇
《淮南子》言:"圣人之举事也,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高考之转折力,实源于后续持续发力。昔张謇状元及第而转身实业,梅贻琦留学归来而奠基清华,皆证人生转折如书法之"转笔",关键在转折后的行笔气韵。帖中强调环境对人的塑造,却未点破《孟子》"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孟子·尽心上》)的超越之道。

结语
笔者常以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诲学子:高考或是人生风雨之一幕,然"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澄明之境,方为真转折。家长答此问时,当如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既要陈明现实,更要点化其超越之志。盖因人生大转折,从来不在外境改易,而在内心觉悟。

(全文共798字)
整人君子 发表于 2025-7-23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高考之"转关"义与人生通变之道》

高考之为"转折",诚如古人所谓"转关"之义。《文心雕龙》有云:"变则其久,通则不乏。"今之家长以五端释高考转折之义,虽得事相,犹未达人生通变之要。试为申说:

一、名校平台之辨,当参"时位"之理
《周易》"时乘六龙"之喻,明时位相须之道。所谓名校效应,实乃"登高而招,臂非加长"的荀子之教(《劝学》)。然《颜氏家训》特重"农商工贾,厮役奴隶"皆可成器,范仲淹"断齑画粥"终成大家,可知平台虽重,终在人之自为。

二、学历之用,当合"体用"之观
王阳明言"知行合一",学历之体在知识积累,其用则在实践转化。今观招聘学历要求,实为"以简御繁"的筛选之术。然《盐铁论》云"儒者绳墨",真正的通变之才,当如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历仅为积学之阶,非人生之极。

三、环境熏习,当明"主客"之辨
墨子见染丝而叹"染于苍则苍",诚见环境之力。然《近思录》载程颢"万物静观皆自得",朱熹"格物致知"之说,皆强调主体能动。名校氛围固佳,然如王冕"僧寺夜读"、车胤"囊萤照书",方见真学问不在境而在心。

四、择业定向,当知"穷变"之机
《周易·系辞》"穷则变,变则通"之训,最宜解此。今人执着地域行业之分,恰似刻舟求剑。昔张骞凿空西域,郑和远涉重洋,皆在突破地理局限。真正的转折,在培养"随遇而安,安而能进"的应变智慧。

五、人生转折,实存"渐顿"二义
家长所论五端,皆属"渐修"之功。然禅宗有云"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高考之后仍有无数转关:就业、婚恋、健康、机遇,皆可为顿悟之机。陆九渊言"宇宙便是吾心",真正的转折点,终在心灵觉醒的刹那。

《菜根谭》云:"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高考之为转折,不在其能定终身,而在教人领悟:人生处处是转关,关键在培养"应物无滞"的智慧。父母之教,当如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导子女既重高考之"术",更悟人生之"道",方是真解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辛丑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七日巳時| 2025/7/31/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