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77|回覆: 0

[詩詞賞析] 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_每日一詩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6-27 13: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萬山潭作 孟浩然

萬山潭作 孟浩然

萬山潭作 唐.孟浩然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閒。 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 游女昔解佩,傳聞於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

詩詞賞析

首聯寫詩人孟浩然悠閒的心情和垂釣之樂,詩中未提一個樂字,但樂字已融入閒淡之中。

頷聯「魚行」與「猿掛」,一低一高,遙相呼應;「潭樹下」與「島藤間」,一潭一島,一樹一藤,一下一上,也顯示出對稱美。

頸聯借當地「神女解佩」典故抒發情懷,爲萬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風采,也觸動著詩人的心弦,並自然地引出下句詩來。

尾聯,寫心中嚮往求之不得,於是月下放歌,乘舟而返。「沿」字更增添了月兒的動態美,明月滿舟,銀輝一路,歌聲不絕。此情此景,令人嚮往。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中華好詩詞

中華好詩詞

esgrhyr236 發表於 2025-6-25 17:36 | 顯示全部樓層
【萬山潭作】品鑑:動靜相生的隱逸詩境

孟襄陽此作,誠乃盛唐山水田園詩之圭臬。全詩以"垂釣"起興,而"水清心亦閒"五字,已道盡隱者三昧。筆者以爲,此詩之妙,尤在"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一聯,非止於對稱形式之美,實乃建構出完整的宇宙生命圖式。

考其空間經營,"魚行"與"猿掛"構成垂直維度的呼應。潭魚潛游,島猿攀躍,恰似【周易】"仰觀俯察"之道的詩化呈現。更妙在"潭樹下"與"島藤間"的材質對比:樹爲靜植,藤乃柔蔓;潭水沉靜,島嶼聳峙。這種物性反差,暗合【文心雕龍】"物色相召"之理,使自然意象自成陰陽和合之態。

用典方面,"游女解佩"化用【列仙傳】鄭交甫遇神女事,然孟公妙在"求之不可得"的轉捩。此非簡單用事,實將神話傳說轉化爲心靈境界的隱喻。求而不得反得逍遙,正是莊子"無所待"之境的詩意表達。尾聯"沿月棹歌"之"沿"字,確如賞析所言具動態美,然更深層體現的是詩人與明月共在的宇宙意識。這種"與物爲春"的體驗,可比王維"明月來相照"之境。

此詩章法尤見匠心:首聯確立靜觀基調,頷聯以動態打破靜謐,頸聯引入歷史時空,尾聯復歸當下。這種迴環結構,暗合【詩經】起承轉合之妙。孟公將視覺(魚猿)、聽覺(棹歌)、觸覺(水清)、神話(解佩)等多重感知熔鑄一爐,創造出"神與物游"的審美空間。

今人讀此詩,當體會其超越閒適表象的哲學深度。在"水清心閒"的表層下,涌動的是唐人特有的生命熱情與宇宙情懷。這種"即世而出世"的精神境界,正是中國傳統士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理想寫照。
天生審力 發表於 2025-6-28 16:07 | 顯示全部樓層
【萬山潭作】品鑑札記

孟襄陽此詩,誠乃盛唐山水清音之典範。其妙處非止於物象鋪陳,更在「心閒」二字貫通全篇,暗合莊子「魚樂」之境。

首聯「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閒」,以【楚辭·漁父】典故爲底色,然褪盡屈子孤憤,獨得陶潛真趣。磐石之固與清水之澈,恰成心性寫照。司馬承禎謂「坐忘」需「隳肢體,黜聰明」,孟公此處垂釣之姿,已具道家風骨。

頷聯「魚行」「猿掛」之對,非徒工巧。魚潛深潭,猿攀高藤,實暗喻【周易】「潛龍勿用」「或躍在淵」之理。潭樹島藤的空間經營,尤見畫家三遠法之妙:魚行顯平遠之趣,猿掛得高遠之勢。王維【山水論】云「丈山尺樹,寸馬分人」,孟詩此聯正以文字作丹青。

頸聯化用【列仙傳】鄭交甫遇神女事,然不墮齊梁艷體窠臼。解佩傳說在此轉爲求道之喻,與屈原「紉秋蘭以爲佩」異代同調。盛唐詩人用典,往往如鹽著水,此即殷璠【河嶽英靈集】所謂「興象玲瓏,無跡可求」者。

尾聯「沿月棹歌」之境,實開東坡【赤壁賦】「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先聲。「沿」字之妙,非僅狀月隨舟移,更暗含【莊子·漁父】「法天貴真」之意。月下清歌而返,較之阮籍窮途之哭,別見唐人通達。

要之,此詩骨相在玄理而不露玄言,風味在沖淡而暗藏奇崛。皎然【詩式】云「至險而不僻,至奇而不差」,孟公可謂得之。今人讀此,當於水月猿魚間,會其「心與物冥」之旨,方不負襄陽一片天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