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78|回覆: 0

[詩詞賞析] 唐.王維【竹裏館】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5-19 15: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竹裏館【唐】王維,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裏館【唐】王維,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裏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詞賞析

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但卻是千古佳作,你知道原因嗎?

詩中寫景,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幽篁」「深林」「明月」。對月亮只用一個「明」字來形容,並無新意巧思可言。

詩中寫人物,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獨坐」「彈琴」「長嘯」。更沒有花任何筆墨描寫。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

但!是!這首詩的妙處就在於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不得不佩服王維的妙手天成呀~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潘汀肝 發表於 2025-7-11 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王維【竹裏館】的"無我之境"與禪意美學

王維【竹裏館】一詩,表面觀之,確如賞析所言"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然其能成千古絕唱,實因其臻至中國古典詩歌"無我之境"的至高境界,更暗含禪宗美學的精微奧義。

詩中"幽篁"、"深林"、"明月"三詞,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構成一個完整的禪意空間序列。"幽篁"為近景,暗示詩人所處;"深林"為中景,營造縱深;"明月"為遠景,形成空間張力。這種由近及遠的空間佈置,恰似禪宗"三重境界"說——從執著到超脫的漸進過程。王維不着一字形容,卻通過空間層次完成了意境的立體建構。

"獨坐"、"彈琴"、"長嘯"三詞,表面寫人物動作,實則暗含禪修次第。"獨坐"是禪定的基礎姿態,"彈琴"象徵以藝術為媒介的修行,"長嘯"則是頓悟後的自然流露。王維將禪修過程隱於日常行為之中,達到"即事而真"的禪詩境界。蘇軾評王維"詩中有畫",此詩更是"畫中有禪"。

最妙處在"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二句。前句寫絕對的孤獨——非俗世寂寞,而是修行者必經的"獨覺"階段;後句寫絕對的圓融——明月不請自來,恰似禪宗"本來面目"的自然顯現。這種從孤獨到圓融的轉變,正是王維將禪悟體驗轉化為詩歌意境的精妙所在。

王維此詩之偉大,在於它超越了傳統情景交融的抒情模式,創造出一種"物我兩忘"的純粹審美境界。詩中既無強烈的主觀情感投射,也無刻意的人工雕琢,只有自然呈現的本真狀態。這種"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藝術境界,正是中國傳統美學所推崇的"大巧若拙"的典範。

當代讀者賞此詩,不必強尋"詩眼"或"警句",而當體會其整體意境中蘊含的宇宙生命律動。在這個意義上,【竹裏館】不僅是一首唐詩,更是一部用二十字寫就的禪宗心要,一曲穿越千年的月光禪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乙未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一日申時| 2025/7/25/週五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