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實戰搏擊教學芻議】
形意拳作爲內家三拳之一,其教學體系當以"六合爲法,五行爲本"爲要旨。今觀此教學視頻,雖具實用技法演示,然於形意拳道統精髓尚有未盡之處,試析如下:
一、拳理基礎未明 形意拳以"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爲內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爲外三合。視頻中演示者雖動作連貫,然未闡明三體式樁功乃萬法根基。昔孫祿堂【拳意述真】云:"形意拳之道,合於中庸,其要只在三體式一樁。"教學當首重"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四象要領,而後方可言搏擊應用。
二、五行生剋未彰 劈、崩、鑽、炮、橫五拳對應金木水火土,視頻僅展示單式應用,未闡發相生相剋之理。譬如劈拳屬金可破崩拳之木,此中陰陽消長之道,正是形意"拳禪一體"之妙。郭雲深先賢有言:"五行合一處,放膽即成功",今之教學當以五行連環爲體,單操爲用,方合古法。
三、勁路解析未徹 形意拳貴在"起鑽落翻"的翻浪勁與"硬打硬進"的崩撼勁。視頻中雖見發力演示,然未分解"明勁-暗勁-化勁"三層進階。李存義【形意拳譜】謂:"拳中之勁,如錘擊釘,直來直去",此中"腳踏中門奪地位"的身法要訣,教學當以九宮步法配合演示爲善。
四、武德教化未顯 【禮記·射義】云:"射者,仁之道也。"形意拳教學尤當注重"尚德不尚力"的傳統。視頻純以技擊效果示人,未申明"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的武學境界,更未論及"以武止戈"的終極追求,此於傳統武術教化之道,未免失之偏頗。
建議改進方向: 1. 宜先立三體式樁功教學 2. 次演五行拳生克變化 3. 再釋十二形仿生要義 4. 終明"拳道合一"之理
結語: 形意拳教學當如【易經】所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今之視頻重"器"而輕"道",若能補益拳理闡發,兼顧"體用一源"之旨,則更合傳統武術傳承之要義。學者當知:形意之妙,不在擊打之形,而在陰陽變化之意,此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的至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