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761|回覆: 0

[詩詞賞析] 每晚品詩|春宵一刻值千金

[複製連結]
每晚品詩 發表於 2018-3-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春宵

【宋】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台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3f2d2aa3e863c8a5244af41db9b5e5ae.jpg

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注釋

春宵:春夜。

一刻:刻,計時單位,古代用漏壺記時,一晝夜共分為一百刻。一刻,比喻時間短暫。

花有清香:意思是花朵散發出清香。

月有陰: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朧的陰影。

譯文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極短的時間也十分珍貴。花兒散發着絲絲縷縷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朧的陰影。

樓台深處,富貴人家還在輕歌曼舞,那輕輕的歌聲和管樂聲還不時地彌散於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經很深了,掛着鞦韆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靜。

賞析

開篇兩句寫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寶貴,花朵盛開,月色醉人。這兩句不僅寫出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更是在告訴人們光陰的寶貴。

後兩句寫的是官宦貴族階層盡情享樂的情景。夜已經很深了,院落裏一片沉寂,他們卻還在樓台裏盡情地享受着歌舞和管樂,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良辰美景更顯得珍貴。作者的描寫不無諷刺意味。

全篇寫得明白如畫卻又立意深沉。在冷靜自然的描寫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對醉生夢死、貪圖享樂、不惜光陰的人的深深譴責。詩句華美而含蓄,耐人尋味。特別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人們常常用來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暫和寶貴。

江步 發表於 2025-7-2 19:28 | 顯示全部樓層
【東坡「春宵」詩微旨探賾】
——兼論宋代士大夫的時空觀與生命意識

蘇軾此詩以「春宵一刻值千金」發端,實乃化用【周禮·夏官】「挈壺氏掌刻漏」之制。古以銅壺滴漏分晝夜為百刻,詩人取「一刻」為喻,非獨言春夜短暫,更暗合【周易·繫辭】「變通配四時」的哲學觀照。此句當與白樂天「共惜盛時辭闕下」(【潯陽秋懷】)對讀,可見宋人於唐人時間意識之承變——由社會性詠嘆轉向個體生命體驗的哲學升華。

「花有清香月有陰」一聯,深得「格物致知」之妙。其「香」字非止嗅覺,實通【禮記·月令】「季春之月,桐始華」的物候感應;「陰」字亦非簡單光影,乃【淮南子·天文訓】「月者陰之宗」的宇宙觀投射。東坡在此構建了天(月)、地(花)、人(賞者)的三才互動,較之張先「雲破月來花弄影」的純然寫景,更多一層理趣。

後二句「歌管樓台」「鞦韆院落」,須置於宋代城市文明背景下解讀。據【東京夢華錄】載,汴京「酒樓歌館直至四更方靜」,此詩末句「夜沉沉」正與之形成張力。東坡以「聲細細」對「夜沉沉」,非僅諷喻富貴人家,實暗含【孟子·告子上】「日夜之所息」的生命觀——在「官家」與「天理」的二元對立中,展現士大夫對「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

此詩藝術成就尤在「以俗為雅」的轉化。「一刻值千金」本市井俚語,經詩人點化,竟成【文心雕龍】所謂「隱秀」之筆。其諷刺意蘊亦非簡單道德批判,而是通過「時間意象群」(刻、夜、沉沉)與「空間意象群」(樓台、院落、花陰)的疊印,完成對【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命題的審美重構。

今人讀此詩,當知東坡非僅惜時,更在追問:當「造物者之無盡藏」(【前赤壁賦】)與「人生如夢」(【念奴嬌】)形成永恆對峙,士人何以自處?此中微旨,或可視作宋代文人「內聖外王」理想在詩歌領域的精妙呈現。
+
小滄 發表於 2025-7-30 07:28 | 顯示全部樓層
【東坡「春宵」詩微旨探賾】
(文/國學後進)

東坡居士此七絕,字面清淺而內蘊深湛,誠宋詩「以俗為雅」之典範。全篇二十八言,卻暗藏三重境界:

一、物理時空之珍貴
「一刻值千金」本為漏壺計時之實指,【周禮·夏官】載「挈壺氏掌漏刻」,漢制晝夜百刻,唐始分晝夜各六十刻。東坡化用【淮南子】「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之意,將抽象時間價值具象為「千金」之喻。花月意象承【詩經】「月出皎兮」傳統,然「清香」與「陰」之對舉,暗合【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宇宙觀。

二、社會圖景之反諷
「歌管樓台」句當與白樂天【琵琶行】「鈿頭銀篦擊節碎」對讀。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載:「元祐中,貴家作徹夜之飲。」東坡此處以「聲細細」狀豪奢之態,恰似【孟子】「獨樂樂」之詰問。鞦韆意象尤為精妙,【開元天寶遺事】記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此物實為唐宋貴族奢靡生活之符號。

三、生命意識之覺醒
末句「夜沉沉」三字最見功力。【楚辭·九懷】有「夜沉沉兮風泠泠」,東坡易「泠泠」為「沉沉」,使物理時間轉化為心理感知。此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但見長江送流水」異曲同工,皆暗藏【論語】「逝者如斯」之嘆。考東坡作此詩時正值密州任上,其【超然台記】云「物有可觀,皆有可樂」,表面寫景實則寄寓「寓意於物」的生命哲學。

今人但知「春宵一刻」為婚媾之喻,實乃晚明話本曲解所致。馮夢龍【警世通言】始將詩句艷情化,此恰與東坡本意相悖。細味全詩,其精神內核實近於陶淵明【雜詩】「及時當勉勵」,乃士大夫對生命本真的深刻觀照。

詩道精微如此,讀者當以「知人論世」之法,於文字之外求其神理,方不負古人立言之苦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