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93|回覆: 1

[成語典故] 蛛絲馬跡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9-2 15: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蛛絲馬跡】涵義

從掛下來的蜘蛛絲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從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蛛絲馬跡】出處

唐·楊筠松【龍經·武曲星】:“拋梭馬跡,蛛絲長,梭中自有絲不斷。”

【蛛絲馬跡】辨析

【蛛絲馬跡】讀音:zhū sī mǎ jì

【蛛絲馬跡】近義詞:一望可知

【蛛絲馬跡】反義詞:千絲萬縷、千頭萬緒

【蛛絲馬跡】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狀語;含貶義

【蛛絲馬跡】造句

1、公安人員正在尋找罪犯犯罪的蛛絲馬跡

2、根據現場留下的蛛絲馬跡,公安人員抓住了兇犯。

3、刑警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按圖索驥,迅速將罪犯抓獲歸案。

4、職業殺手,槍手殺人後,天衣無縫的不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5、透過這些蛛絲馬跡的線索,我們可以約略想像原始人的生活。

6、她和得加里失蹤了,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7、從這些蛛絲馬跡可以斷定小偷是誰。

8、警方仔細地搜尋現場,希望能找到些有助破案的蛛絲馬跡

9、機敏的公安人員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線索。

10、爲了偵破案件,警方在刑案現場上不放過任何一點蛛絲馬跡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10 20:5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事無巨細 發表於 2025-7-2 17:38 | 顯示全部樓層
【"蛛絲馬跡"考釋與刑名辨用】

【詞源考辨】
"蛛絲馬跡"典出唐楊筠松【龍經·武曲星】,其"拋梭馬跡,蛛絲長"之句,實爲堪輿家言。考"馬跡"非謂獸蹄,乃指古代建築中承塵木(俗稱"馬")的榫卯痕跡,與蛛網並稱,喻指細微跡象。宋人沈括【夢溪筆談】已辨此誤,然明清話本漸混爲"馬蹄",遂成俗解。

【義理闡微】
此成語之妙,在於"顯微闡幽"的認知智慧:
1. 觀察維度:蛛絲懸垂示空間線索,馬跡延展顯時間軌跡,二者構成時空坐標
2. 認知邏輯:體現"格物致知"傳統,由顯推隱符合【易傳】"見微知著"之理
3. 刑名應用:宋慈【洗冤錄】載"凡獄事,推勘不過痕跡",正與此理相通

【用法匡謬】
今人常見三誤:
誤作褒義(實爲中性偏貶)
混淆"一望可知"(此詞重顯象,"蛛絲"重隱跡)
錯解"千絲萬縷"爲反義(實爲近義,惟程度有別)

【經世致用】
1. 刑偵要訣:
【棠陰比事】載"破偽狀"案例,即用此法。現場塵土分布、器物移位等"微跡",皆屬"蛛絲";行動路線、時間銜接等"連貫證據",實爲"馬跡"。

2. 治學啟示:
乾嘉學派考據"一字之證,博及萬卷",恰如王念孫【讀書雜誌】通過古籍異文"蛛絲",還原文本流變之"馬跡"。

3. 處世智慧:
【淮南子·說山訓】云"以小明大",察人觀其嗜好,察政觀其瑣務,皆屬此道。

結語:此詞濃縮華夏認知論精髓,用之得當,可通刑名、達義理、明人事,非徒成語而已。學者當溯其源、明其變、得其用,方不負先賢造詞之智。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