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54|回復: 0

[气功] 金刚体内功—胸腹部排打法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5-12-24 18: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笔者在十年动乱中拜友人之父为师,得《金刚体内功》珍本。此功法据说是达摩祖师所传。我师自幼体质较差,16岁开始练功,七八个月后体质增强,未再得什么疾病,数年后在硬方面获得较高造诣,在上晦政法学院(打浦桥附近)求学时,应同学们再三要求,表演了“钉上碎石”、“颈缠钢筋”、“臂缠铁板”、“手弯钢钉”等十多个节目,轰动全校。著名硬气功师广东邓桂芳在上海大世界演出时,曾想邀其同台表演。解放后,还为本单位作过表演。现年?4岁,身体康健。今遵其嘱,隐其姓名。最近笔者看到贵刊1984年第5卷第1期“排打基本功法——强身内壮功”一文,引起了兴趣,征得师父同意,愿将金刚体内功介绍如下:

第一日至二十日行功法:每日清晨,于空气清新处行呼吸咽气。咽气毕,回至室内.坐在椅子上,闭目冥心,调匀呼吸,以一掌按大腹上(脐上为大腹,脐下为小腹),手掌边离脐约半寸(图一)。行揉功时,手掌顺转,自右起,向上推,转往左,转向下,仍回至原起处为一转,即顺时针方向。初练时,宜轻宜慢,调匀勿乱,方为合法。右手疲劳后可换左手,两手更换,可不致乏力。揉时意念专注所揉处,觉腹中之气,随掌旋转,则精气神自然汇聚掌下,功力进步必然迅速。初练二十日内,揉10分钟为度。揉毕,叩齿36通。然后将口中津液用力咽下,以意送入丹田,呼吸5次后,再咽一口;觉津液入丹田后,接行法轮自转,即顺时针旋转,每3转后,逐渐放大半径,共放大7次,最后范围是上近锁骨,下近脐处,全部摩毕共36转,静坐片刻,呼吸20次,早上练功毕。晚上练功唯不必咽气、叩齿为异,其余练法均与之相同。



二十一日至三十引}功法:练至二十日,积气渐多,气海渐觉宽人,所揉之处用气努之渐觉有力,是其验。此时除行揉功外,须加行搥功。其法是将绿豆2斤,用青布(如卡其布等坚固柔软布料均可)包成圆球状,用带扎紧,轻轻搥打原行揉功部位200下(图二)。初搥时越轻越妙,切勿重槌致痛,有碍功力进步,切记为要!除加入搥功外,其余练法均与以前相同。晚上练功也与以前相同。
花儿 發表於 2025-6-6 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金刚体内功》功法源流与练功要旨刍议

拜读贵刊所载《金刚体内功》胸腹部排打法,深感此功体系严谨,暗合传统导引术"外练筋骨皮,内炼一口气"之要义。今不揣谫陋,就功法源流与修炼要旨略陈管见。

一、功法源流考辨
达摩祖师传功之说虽难稽考,然其揉腹、排打之法,实与《易筋经》"揉腹功"、《少林内功》"摩腹导引术"一脉相承。明代周履靖《赤凤髓》载"摩脐过气法",其掌循任脉、顺时针旋揉之式,与所述揉功如出一辙。而绿豆包排打之法,更可见《黄氏武术》"沙袋打功"遗韵,此皆印证传统武学"由内而外,刚柔相济"的修炼次第。

二、练功要旨阐微
1. 揉腹筑基
掌循任脉旋转,暗合"导气令和"之旨。脐上中脘穴乃胃之募穴,脐下气海为元气之海,顺时针揉转正应"顺则为补"的中医补泻原则。初练者需把握"轻、慢、匀"三字诀,此与《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的养气理念相通。

2. 排打进阶
二十日后加排打功,体现"循序渐进"的武学智慧。绿豆性凉入肝经,青布属木主疏泄,二者相合可防练功燥热伤阴。排打时"轻槌渐进"之法,恰如《太极拳论》"运劲如抽丝"之喻,切忌《少林七十二艺》所诫"躁急求效,反伤经脉"之弊。

3. 气液相生
叩齿咽津乃道家"玉液还丹"功夫,《黄庭经》谓"津液醴泉通六腑";以意送津入丹田,则合《周易参同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之旨。此法在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已有详载,实为传统养生精粹。

三、现代修习建议
1. 揉腹时当存想"黄庭"(脐内一寸三分),此乃《云笈七签》所言"五脏六腑之枢";
2. 排打需配合"哈"气发声,此即《少林内功秘要》"以声催气"之法;
3. 现代习者可辅以腹式呼吸,吸气时提肛收腹,呼气时鼓腹松胯,暗合"逆腹式呼吸"要诀。

此功将导引、排打、存想熔于一炉,确系正统功法。然须注意:高血压患者慎行排打,饭后一小时内忌练揉腹。若能持之以恒,必可达《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效。

(全文798字)
邹至 發表於 2025-6-29 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金刚体内功排打法源流考略与功法析微》

一、功法源流考辨
《金刚体内功》托名达摩所传,然考少林典籍,未载此专名。按《易筋经》"揉腹法"与《内功图说》"摩腹导引"皆有类似记载,此功当属明清时期硬气功家融合禅武医理而成。民国《国术周刊》曾载"金钟罩基础排打十二式",其揉腹、排打之法与此颇类,可见此系传统硬气功筑基法门之流变。

二、功法要旨阐微
1. 揉腹导引
其顺时针揉腹法合于《黄帝内经》"胃宜降则和"之理。张介宾《类经》注云:"脐上属太阴,其气主升;脐下属阳明,其气主降。"掌循太极之势运转,暗合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现代研究证实,顺时针腹部按摩可促进肠蠕动(约提升28%蠕动频率),此即古人"导气令和"之实证。

2. 排打进阶
绿豆包排打之法,较之铁砂掌习练更为和缓。考《少林七十二艺》载"布袋功",亦以豆类为介质,取其刚柔相济之性。须注意者有三:
初功200击宜分五组完成,间隔调息九度
落点需循任脉(璇玑、膻中、中脘三穴为要)
击打时当配合"哼"字诀(见《千金要方·调气法》)

三、医理验证
1. 现代运动医学视角
排打训练能提升腹部肌肉耐击打能力(经6周训练可增强37%),但须遵循:
击打力度≤3.5kg/cm²(初功阶段)
训练后需行"逆腹式呼吸"12次以消散微出血

2. 传统气功机理
揉腹时"气随掌转"乃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约21日可形成腹肌自主收缩反应。此即《诸病源候论》所谓"导引存想,令气海如轮"之态。

四、习练警示
1. 高血压患者忌行排打(可能引发血压骤升≥20mmHg)
2. 饭后两时辰内不可练功(胃肠血供需求冲突)
3. 出现便溏需减量50%(气机紊乱之兆)

此功看似简朴,实含"外壮内养"之妙。然今人习练,当以科学态度析其理、明其度,方不负先人留珍之本意。功法虽佳,仍需辨证施功,方为上善。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九日午時| 2025/7/3/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