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A! d- e( t: G" V, h4 J7 e
0 G+ ]8 w# I: L/ j 唐玄宗李隆基。(資料圖片)
6 p a, U! S6 y5 A, _! f 8 z: q/ j, Q: m; g1 @! p
. C3 \* t; }* Z# Y' m3 K
8 q( l: N$ L8 p( q! Z! {2 Q9 R 5 G5 N/ y; h" ]' Q7 C+ }$ N. H
虢國夫人遊春圖,此圖描寫唐天寶年間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姐姐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及其侍從春天出遊的情景。(資料圖片)
" w8 S' s* t+ b- o1 t
+ z/ \) X3 Q# q* W& u% { 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唐玄宗正是由儉入奢而導致失敗。他在登基初年,看到當時的風俗奢靡,曾下令銷毀宮中的乘輿服御,金銀器玩,將珠玉、錦繡焚於殿前。可是到了晚年卻窮奢極欲,任人唯親,使大唐盛世一去不復返。 ) n1 F0 s9 P, s5 _
& ?1 C+ a, j4 w% O) W( l 司馬光評論說:『明皇之始欲為治,能自刻厲節儉如此,晚節猶以奢敗。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詩】云:靡不有始,鮮克有終,可不慎哉!』唐玄宗有始無終的經驗教訓是極其深刻的,它提醒每個有志於成大事的人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勤儉節約的作風,只有這樣,才能用好人,用准人,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使事業蒸蒸日上。 8 C( \# e! S9 p1 J
# G* r% b e! C0 h Y0 e( `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個悲劇色彩的人物,他既創造了國力強大、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開元盛世』,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最輝煌的一頁,但同時由於自己在用人方面的嚴重錯誤,釀成『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此後一百多年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面中。
7 b F6 T: |9 E3 K; c, F
* `! D1 O: t- Q* o! _4 {2 | 宰相是朝廷百官之首,掌握國家軍政大權,一個國家的治亂、強弱和興亡,關鍵就在宰相是否德才兼備。 ! c' C: u0 k' J% q" n
+ K1 ^& v! a- L% O% A
唐玄宗在登基之初,深明國家治亂繫於丞相的道理,不顧權臣反對,於打獵時召見時任同州刺史的姚崇,要用他出任宰相一職。姚崇吏事明敏,在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時期曾屢次出任宰相,他針對時弊,提出十條意見,問唐玄宗是否同意,能否做到,如不同意,不能做到,他就不接受任命。唐玄宗接納了他的意見,當場任命他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之品。此後唐玄宗勵精圖治,『每事訪於元之(即姚崇),元之應答如響,同僚皆唯諾而已,故上專委任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