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证,实事求是,是一种思维方式。
如果特树一帜,会不会容易排斥其他思维方式,比如象类思维?
又如知行合一,我们不仅要理解表面的知行合一思想,即王阳明提出該思想的原旨及目的,因为任何思想,都会吸引人们去窥探原论者的理论构筑过程。
同时,还需要深入探讨知行合一的本质,即通过汉字本义进行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是知行合一吗?我们剧烈讨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何而来?
很明显,前面的失败,和后来的成功,都充满了知与行的互不确定性,而该论点的提出,虽引导了后面的成功,但是,前面失败时,决策者就真的不明白这句话吗?
我的意思是,实践检验真理,会不会又导致某种停滞?比如思维方式。
知与行,本质是实证思维,不宜强调其在人类思维中的主体性。
比如说,知从何而来?行真的能顺利而且能总结理论吗?
看看宗教社会,他们不懂知行合一的思想,但他们一直有知行合一,他们的知,是宗教知识,行是皈依上帝,但他们为何一直像蚂蚁那样,陷入死亡漩涡?
其实我们一直是在某些『理论』指导下实践的。
是实践告诉我们『理论』错了吗?
不是,是『时势』,是『时代』!
实践未必可以验证理论,因为只有错误的实践结果可以给决策者反省的机会,而成功的实践结果往往会令决策者迷惑!
我们用其他思维,如易经的阴阳思维,辨证思维,卦理象数等,用儒家的某些思想主张(符合时代需要)却能预见哪些理论和实践将会失败!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