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00

您有一張0.1元限時體驗卡,馬上領取獲得VIP尊享特權。

喜怒哀乐发之皆中节是指宽容无度吗

2018-8-18 09:07 來自 懋基 發佈 @ 助手解惑

中庸第一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此章句,重点在最後三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的朋友读本章句,只说喜怒哀乐要发之中节,不能过度,并演绎为对于一些言行,要宽容,要止于批评,不能对抗。似有趋合于西学的『言论自由』之象,这其中,甚至不泛一些真才实学的同袍。
微信网名@元儒扬鸿 的同袍,近日也发表了类似的见解,笔者不能苟同,经其同意,开帖论之:
@元儒扬鸿
或恶此意识形态而仇及此群体。吾曰:儒家批判偏谬的意识形态,而不针对某个群体,批判罪恶,而不针对某些人。批评政府,不是和政府作对。现在好多愤青,恶马列则反贡,恶佛则欲灭佛,恶回教则欲排回灭回。恶之过,而恶出其理,而为不仁。孔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还有你不反对他,他就给你戴个五毛的脑子,你不和他一样极端,他就怀疑你的立场心思。难道非反对即维护吗。对立,绝对化。反对很简单很容易,但也容易让盲目。为何反对,反对为何?反对后?这是很多人没考虑的,大多为反对而反对,争意气,发泄其不满而已。共虽不合中华道统,但毕竟为汉族政权,稳定了这么久,其政治之利弊,尚未可定论。反对之,如能提出更好的政策,有更好地治理,那好,果不然,则徒为哓哓而已
  • 最近查閱:

免責聲明:

本平台旨在開源共享精神,請勿發佈敏感信息,任何違法信息我們將移交公安機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