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22|回复: 1

[中药大全] 中草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复制链接]
中草药手册 发表于 2018-12-18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白芍的功效

白芍的功效
白芍

白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tacti lora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中药白芍

中药白芍


白芍

白芍

白芍图片

白芍简介

药材名:白芍

拼音:Bái Sháo

别名:芍药、杭芍、毫芍、川芍。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化学成分:根含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酸约1.07%、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另四川产者含一种酸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花含黄芪甙、山柰酚3,7-二葡萄糖甙,多量没食子鞣质(10%以上)、除虫菊素0.13%、13-甲基十四烷酸、β-谷甾醇、廿五碳烷等。叶含鞣质。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归肝、脾经。

贮藏:置干燥处。

禁忌: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白芍的功效,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白芍的作用

1、解痉镇痛。对实验家兔的离体肠管和大鼠在体胃子宫的平滑肌,有降低肌张力和抑制运动的作用。

2、镇静。芍药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3、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

4、抗真菌。对腹股沟表皮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实验还初步证明,白芍能抑制胃液分泌,预防大鼠应激性溃疡病的发生;临床观察白芍还有止汗、利尿等作用。

白芍的用法

内服:6~15g。--《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大剂量可用15-30g。--《中华本草》

白芍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妇人胁痛

香附子四两(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朱氏集验医方》芍药汤)

②治下痢便脓血,里急后重,下血调气

芍药一两,当归半两,黄连半两,槟榔、木香二钱;甘草二钱(炒),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二钱半。上细切,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芍药汤)

③治妇人怀妊腹中疞痛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䓖半斤(一作三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④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

芍药二两,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芍药汤)

⑤治痛经

白芍二两,干姜八钱。共为细末,分成八包,月经来时,每日服一包,黄酒为引,连服三个星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⑥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

白芍药三大两,干姜半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广利方》)

游客  发表于 2018-12-19 08:04
白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曹音步 发表于 2025-4-23 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探析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自古被列为“中药四物”之一(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其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二经。历代医家对其功效论述颇丰,今依《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经典,结合现代研究,分述如下。

一、传统功效
1. 养血调经
《本草备要》载白芍“补血,泻肝,益脾”,为妇科要药。其酸收之性可敛阴血,常与当归、熟地黄配伍(如四物汤),主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中创“当归芍药散”,即以白芍为君,调和肝脾以治妇人腹痛。

2. 柔肝止痛
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或阴血不足致筋脉失养,则见胁痛、脘腹挛急。白芍能“柔肝缓急”,如《伤寒论》芍药甘草汤,以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解痉止痛,现代用于治疗腓肠肌痉挛、消化性溃疡等。

3. 平抑肝阳
肝阳上亢者,多见头痛眩晕。白芍能敛肝阴、抑肝火,常与钩藤、石决明同用(如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尤宜。《滇南本草》称其“泻脾热,止腹疼,止肝气疼痛”。

二、现代药理研究
1. 抗炎与免疫调节
白芍含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等成分,实验证实其可抑制TNF-α、IL-6等炎性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肠炎有潜在疗效。

2. 保肝与神经保护
白芍提取物能降低转氨酶活性,减轻肝纤维化;其抗氧化作用还可延缓神经细胞凋亡,或对阿尔茨海默病有辅助作用。

3. 解痉与镇痛
芍药苷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直接抑制平滑肌痉挛,验证了传统“缓急止痛”之说。

三、使用注意
1. 禁忌:阳虚畏寒、虚寒泄泻者慎用;《本草经疏》提醒“产后忌用”,恐其酸寒伐生生之气。
2. 配伍:血虚有热配生地,肝郁气滞配柴胡,中焦虚寒配桂枝。

结语
白芍集补血、敛阴、柔肝于一体,堪称“肝脾血分第一药”。然今人用药,当遵古而不泥古,结合证候与理化指标,方得其妙。

(全文约780字)

按:本文以经典为本,兼顾现代科学,力求简明实用。读者若需具体应用,请咨询执业中医师辨证施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