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105|回覆: 2

[中藥大全] 中草藥楮實子的功效與作用

[複製連結]
中草藥手冊 發表於 2018-12-10 12: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楮實子

楮實子,中藥材名,桑科植物構樹B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洗淨,曬乾,除去灰白色膜狀宿萼及雜質。其主長於河南、湖北、湖南、甘肅等地區。該植物性寒,味甘,具有補腎清肝、明目、利尿的功能,常用於腰膝酸軟、虛勞骨蒸、目生翳膜、水腫脹滿等病症。

楮實子圖片

楮實子

楮實子

楮實子圖片

具有補腎清肝、明目、利尿的功能

具有補腎清肝、明目、利尿的功能

楮實子圖片

別名:彀木子、紗紙樹、構樹子、殼樹、鹿仔樹。

別名:彀木子、紗紙樹、構樹子、殼樹、鹿仔樹。

楮實子圖片

楮實子簡介

藥材名:楮實子

拼音:Chǔ Shí Zǐ

別名:彀木子、紗紙樹、構樹子、殼樹、鹿仔樹。

來源:本品為桑科植物構樹B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 果實成熟時採收,洗淨,曬乾,除去灰白色膜狀宿萼及雜質。

性狀:乾燥果實呈卵圓形至寬卵形,頂端漸尖,長2~2.5毫米,直徑1.5~2毫米。外表面黃紅色至黃棕色,粗糙,具細皺紋。一側具凹下的溝紋,另一側顯著隆起,呈脊紋狀,基部具殘留的果柄,剝落果皮後可見白色充滿油脂的胚體。氣弱,味淡而有油膩感,以色紅、子老、無雜質者為佳。

化學成分:果實含皂甙(0.51%)、維生素B及油脂。種子含油31.7%,油中含非皂化物2.67%,飽和脂肪酸9.0%,油酸15.0%,亞油酸76.0%。

性味:甘,寒。

歸經:入肝,脾、腎經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禁忌:脾胃虛寒者不宜

楮實子的功效

補腎清肝,明目,利尿。用於腰膝酸軟,虛勞骨蒸,頭暈目昏,目生翳膜,水腫脹滿。

楮實子的用法

內服:6~12g。--【中國藥典】

楮實子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①治脾、腎、肝三髒陰虛,吐血咳血,骨蒸夜汗,口苦煩渴,夢中遺精;或大便虛燥,小便淋澀;或眼目昏花,風淚不止

楮實(赤者)一斗。取黑豆一斗,煮汁,去豆取汁,浸楮實子一日,曬乾,再浸再曬,以豆汁滲盡為度,再曬燥。配枸杞子三升,俱炒微焦,研為細末,每早用白湯調服五錢。(【本草匯言】)

②治肝熱生翳,氣翳細點,亦治小兒翳眼

楮實子細研,蜜湯調下,食後服。(【仁齋直指方】楮實散)

③治水氣臌脹,潔淨府

楮實子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子),另白丁香一兩半,茯苓三兩(去皮),為細末,用楮實膏為丸,如桐子大。不計丸數,從少至多,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脹減為度。(【素問病機保命集】楮實子丸)

④治喉痹喉風

楮桃陰乾,每用一個為末,井華水服之,重者兩個。(【瀕湖集簡方】)

⑤治石疽,狀如座癤而皮厚

搗穀子敷之。亦治金瘡。(【千金方】)

⑥治目昏

荊芥穗、地骨皮、楮實各等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湯下。(【儒門事親】)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12-10 12:1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來就是構樹,小時候經常吃,挺甜的,就是太招螞蟻了。
高杉 發表於 2025-4-15 17:08 | 顯示全部樓層
【楮實子藥性考辨及臨證應用闡微】

楮實子者,桑科構樹之精粹也。其名見於【名醫別錄】,列屬下品,然其藥性之妙,實有可深究者。今就歷代本草所載,參以臨證心得,詳述如次。

一、基原考訂
本品為構樹幹燥成熟果實,其植物形態,【本草圖經】述之甚詳:"葉有瓣如叉,實紅如楊梅"。現代藥材學辨其性狀有三要:一觀其形,卵圓而具脊紋;二察其色,黃紅至棕為佳;三驗其質,胚體油脂充盈者為上品。所含亞油酸達76%,此其利尿通淋之物質基礎也。

二、性味歸經析義
其性甘寒,歸肝脾腎三經,此說本於【雷公炮製藥性解】。然考【本草衍義】獨謂其"性平",此當辨:鮮者性偏寒,經黑豆制後則轉平和。其歸經之妙,在於三陰並補:入腎則滋真水,走肝則清虛熱,歸脾則助運化,誠如李時珍所言"三陰同治之良藥"。

三、功效應用發微
1. 補腎清肝:治虛勞骨蒸,當配地骨皮;療頭暈目昏,宜伍菊花。然需注意,此所謂補腎,實為滋腎陰而非溫腎陽,故【本草經疏】特誡"陽痿者非宜"。
2. 明目退翳:其治目疾有三法:肝熱生翳,單味蜜調;風淚不止,合決明子;目昏久視,佐枸杞子。現代研究證實其含維生素B族,此古人"明目"之說之科學依據也。
3. 利水消腫:其利水之功,全在油脂滑利之性。治水臌用楮實膏配白丁香,取"潔淨府"之意,然須中病即止,過利反傷陰。

四、臨證禁忌申明
1. 脾胃虛寒者慎用,若需使用,當以薑汁制或配白朮。
2. 淋證屬氣滯者忌用,防其寒凝之弊。
3. 外用治喉痹時,須辨明屬陰虛火炎者方宜。

五、炮製要訣
古法黑豆制最具深意:先以黑豆汁浸曬九次,既制其寒性,又增補腎之力。今人嫌其繁複,多生用,實失古法精義。另有鹽製法,專增下行利水之效。

結語:楮實子一物,看似平常,實蘊至理。其用有三重:輕用可明目,中用能滋陰,重用則利水。然當今臨床多限於眼科,豈不惜哉?學者當參透其性味本質,方能擴其用而無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