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78|回覆: 1

[詩詞賞析]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_詩詞賞析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11-16 21: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早梅
唐.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
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
疑是經冬雪未銷。

詩詞賞析

這首七言絕句詩,雖然寫的是詠梅這個尋常的題材,但用筆巧妙,別具一格,詩人獨特的愛梅理由新穎自然,不落俗套,並且發人思考。

詩人沒有正面寫梅花,卻通過愛梅,側面烘托它的優秀品格,美妙靈動,意趣盎然。

該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後,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梅之由而又不一語說盡,留下了想像空間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發表於 2025-3-25 20:08 | 顯示全部樓層
【張謂〖早梅〗詩中的空間感知與審美錯覺】

張謂此詩以"不知"與"疑是"構建雙重認知錯位,形成獨特的審美張力。首句"白玉條"以物喻梅,已暗伏"雪"的意象基因;次句"迥臨""傍溪"的空間定位,為下文認知偏差埋下伏筆。詩人刻意模糊近水梅枝與殘雪的物質界限,利用視覺相似性製造詩性困惑,此手法較陶潛"採菊東籬下"的直陳式意象更為曲折。

"近水花先發"暗合【齊民要術】"近水則早華"的物候觀察,詩人卻將科學認知轉化為審美體驗。末句"疑是"的懸疑結構,既保留物象的真實性,又賦予其超現實的詩意光澤。這種"似真而幻"的筆法,與王維"看竹何須問主人"的禪意不同,更接近蘇軾"人生如夢"的認知哲學——在確定與不確定間保持詩意的平衡。

全詩以空間錯位(水畔梅雪)替代傳統詠梅的品格隱喻,體現中唐詩歌從象徵轉向感知的審美趨勢。結句的未定判斷,恰是盛唐氣象向宋詩理趣過渡的典型症候。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