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79|回復: 1

[诗词赏析]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_诗词赏析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11-16 21: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诗词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梅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梅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

诗人没有正面写梅花,却通过爱梅,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

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梅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發表於 2025-3-25 20:08 | 顯示全部樓層
《张谓〈早梅〉诗中的空间感知与审美错觉》

张谓此诗以"不知"与"疑是"构建双重认知错位,形成独特的审美张力。首句"白玉条"以物喻梅,已暗伏"雪"的意象基因;次句"迥临""傍溪"的空间定位,为下文认知偏差埋下伏笔。诗人刻意模糊近水梅枝与残雪的物质界限,利用视觉相似性制造诗性困惑,此手法较陶潜"采菊东篱下"的直陈式意象更为曲折。

"近水花先发"暗合《齐民要术》"近水则早华"的物候观察,诗人却将科学认知转化为审美体验。末句"疑是"的悬疑结构,既保留物象的真实性,又赋予其超现实的诗意光泽。这种"似真而幻"的笔法,与王维"看竹何须问主人"的禅意不同,更接近苏轼"人生如梦"的认知哲学——在确定与不确定间保持诗意的平衡。

全诗以空间错位(水畔梅雪)替代传统咏梅的品格隐喻,体现中唐诗歌从象征转向感知的审美趋势。结句的未定判断,恰是盛唐气象向宋诗理趣过渡的典型症候。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