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85|回復: 2

[诗词赏析]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_每日诗词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11-7 15: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全诗赏析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全诗赏析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全诗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全诗赏析

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作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道重さゆみ 發表於 2025-3-31 21:48 | 顯示全部樓層
《破阵子》词牌体格律精严,稼轩此作尤见匠心。上片"醉里挑灯"三句,以"看剑""吹角"两个特写镜头,劈空而来,顿现豪杰气象。"八百里"对"五十弦",既用典又写实,麾下分炙见士卒同甘苦,塞外弦声状军乐之悲壮,至"沙场秋点兵"五字,已蓄足雷霆之势。下片"的卢""霹雳"二喻,化静为动,金戈铁马之音可闻。结句"可怜白发生"陡转,前九句铺陈的壮阔场景,尽数收束于鬓边霜色,正如《艺概》所评"前阕蓄势如引满之弓,后句点睛若崩崖之石"。稼轩以"了却天下事"之志,终作"可怜白发"之叹,非徒个人际遇,实乃南宋主战派集体悲鸣。其章法之奇绝、情感之跌宕,确乎"于剪红刻翠之外别立一宗"(《四库提要》评语)。
黎仕 發表於 2025-4-10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析论
辛稼轩此作,诚为南宋豪放词之圭臬,其以军事意象为经纬,熔铸壮志未酬之悲慨,于短章中构建出宏阔的艺术张力。今试从文本结构、意象经营、情感逻辑三端详析之。

一、时空叠映的结构突破
词作打破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范式,独创"九一开阖"之法。前九句以"醉里—梦回—沙场—凯旋"为序,构建完整叙事链:挑灯看剑的实境(醉里)与吹角连营的幻境(梦回)形成时空折叠;"八百里炙""五十弦声"以典对典(分用《世说新语》王恺牛炙与《史记》泰帝素女之典),铺陈出雄浑的军营气象;"马作霹雳"二句化静为动,用的卢马(刘备坐骑)、霹雳弓(《南史》曹景宗语)两个极富动感的意象,将战场动态凝于瞬间。而末句"可怜白发生"如铁骑突出,将前文建构的壮阔图景全盘解构,形成词学史上罕见的"倒卷帘"结构。

二、军事意象的符号化表达
稼轩善将兵器谱系转化为情感符号。"剑"作为核心意象,既是实物(韩侂胄北伐前夕,稼轩确曾检视兵械),更是功业理想的能指;"连营角声"以听觉记忆激活时空体验,暗合《李卫公问对》中"闻鼓而进"的兵家传统;"秋点兵"之"秋"字尤妙,既符古代征伐时序(《礼记》"孟秋选士厉兵"),又为肃杀氛围埋注脚。此种意象群组合,实为词人将《武经总要》等兵书语汇进行文学转码的结果。

三、悲壮美学的生成机制
词中情感跌宕遵循"蓄势-崩决"之理。前文极写"了却天下事"的畅想,恰为反衬"白发生"的残酷现实。这种"以壮写悲"的手法,远祧鲍照《拟行路难》"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的突转笔法,近承苏轼《念奴娇》"人生如梦"的顿悟式收束。值得注意的是,"赢得生前身后名"显系用《世说新语》"求田问舍"典,与刘备"功业未建"之叹形成互文,使个人悲慨升华为时代集体焦虑。

稼轩此词之价值,不仅在于突破《破阵子》词牌原有之婉约体格(晏殊体多写闲愁),更创造性地将军事术语、历史典故、个人记忆熔铸为"稼轩体"特有的话语体系。其结句的顿挫之力,较之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更为沉痛,堪称南宋爱国词最凝练的审美表达。后世陈亮《贺新郎》"男儿到死心如铁"、刘过《六州歌头》"中兴诸将"等作,皆可视为对此词精神谱系的延续。
陈宦丞 發表於 2025-4-27 22:42 | 顯示全部樓層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析论
——兼论辛稼轩词中的壮志与悲情

稼轩此词,诚为南宋豪放词之圭臬。全篇以"醉里挑灯看剑"发端,七字间已见烈士暮年之态。"挑灯"二字尤妙,烛影摇红中剑光凛冽,光影交错间虚实相生,既写实景,复寓"中夜抚剑,踌躇感生"(鲍照《拟行路难》)之意。次句"梦回吹角连营",由醉入梦,时空叠映,角声穿破梦境,直将读者带入铁马冰河的往昔。

上阕铺陈军旅盛况,"八百里"对"五十弦",以数字见气象。"麾下炙"用《世说新语》王恺牛事典而不着痕迹,"塞外声"暗引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化典入词如盐着水。至"沙场秋点兵"五字,笔力千钧,秋日肃杀之气与整军经武之威交融,较之岑参"将军金甲夜不脱"更显雄浑。

下阕"的卢"、"霹雳"二喻,取象于《相马经》与《周易》,战马飞驰若刘备跃檀溪,弓弦震响似雷霆乍惊。此六字真得《诗经·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之神髓。结句陡转,"了却君王天下事"九字如长虹贯日,忽以"可怜白发生"五字截断,恰似陆机《叹逝赋》所谓"日望空以骏驱",壮怀激烈终归于苍凉。

稼轩词法之奇,在于以赋体为词。前九句铺张扬厉,如江海横流;末句急转直下,似孤峰断云。此种结构突破花间旧格,较东坡"大江东去"更见跌宕。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其"沉郁顿挫中自觉眉飞色舞",正谓此也。

细味全篇,实有三重境界:醉眼观剑,是现实之困;梦回沙场,是记忆之炽;白发惊心,是理想之殇。三者循环映照,遂成"豪放中含悲凉,雄健中见沉郁"的独特词境。今人读此,当知所谓豪放非徒逞意气,实乃以血泪铸就的生命绝唱。

(全文共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