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04|回覆: 0

[詩詞賞析]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_每日詩詞

[複製鏈接]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8-18 10: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七夕.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七夕.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應傾謝女珠璣篋 盡寫檀郎錦繡篇詩詞賞析

首聯前半句說天上的情景。下半句指人間,有一家人家歡笑地在院子裡鋪置筵席,擺上瓜果,來穿針乞巧。

頷聯專寫人間,不提七夕,「謝女檀郎」泛指女子和男子,在「錦繡篇」里暗指詠七夕。

三聯又是對照,「香帳簇成」指天上,「金針穿罷」指人間,「銅壺漏報」二句指天上。此外,第一聯的「歡笑」,與第四聯的「惆悵」相對。

一樂一悲,寫人間男女在七夕的歡樂,又與牛郎織女的臨別惆悵構成映襯,就是襯出天上不如人間了。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明月圓缺 發表於 2025-4-22 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七夕詩中的天人對照與情志抒寫——羅隱〖七夕〗詩析義】

羅隱此詩以七夕為題,卻別出心裁地構建起"天上—人間"的雙重敘事空間。首聯"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以星漢燦爛的銀河與人間紅筵對舉,既暗合牛女雙星傳說,又鋪陳出世俗節慶氛圍。其中"菡萏"一詞尤見匠心,既喻星河如蓮之清麗,又暗藏"藕斷絲連"的相思隱喻,為下文情感轉折埋下伏線。

頷聯"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運用典故而不着痕跡。謝道韞之才、潘安之貌,在此轉化為普世性的才子佳人意象。"珠璣篋"與"錦繡篇"的器物對仗,既展現閨閣雅趣,又暗示文字傳情的傳統。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將"乞巧"習俗轉化為文字創作活動,使七夕主題從單純的女紅技藝升華為男女共同參與的文化實踐,此中可見晚唐文人審美趣味的演變。

頸聯"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再現典型七夕場景。前句寫天上織女工巧,後句述人間女子乞巧,而"拜嬋娟"三字將月亮擬人化,使天人交感更具儀式感。尾聯"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突然轉折,以時間意象串聯天人:銅壺滴漏既是人間計時器,又暗示銀河將隱;"惆悵"一詞既寫牛女別離之恨,又滲入詩人對韶光易逝的生命體悟。

全詩最妙處在情感張力的營造。表面寫"歡笑"與"惆悵"的對照,深層卻透露出詩人獨特的價值判斷:人間歡聚雖短暫卻真實,天上神話雖永恆卻虛渺。這種"以人映天"的寫法,實則是將神話傳說人間化的藝術處理。羅隱作為"十上不第"的寒士詩人,在此或許寄寓了更深的感慨——與其追求虛幻的永恆,不如珍惜現世的溫情。

此詩在藝術上承襲李商隱【辛未七夕】的朦朧筆法,卻更添世俗氣息。其語言既保持"溫李"派綺麗工穩的特質,又融入自身詼諧峭拔的風格,堪稱晚唐七夕題材的別調之作。今日讀來,猶能感受那穿越千年的星光下,人類對美好情感的永恆嚮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