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75|回復: 0

[诗词赏析] 长相思.惜梅.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複製鏈接]
古诗词赏析 發表於 2018-8-17 15: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长相思.惜梅.刘克庄

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长相思.惜梅
[宋]刘克庄
寒相催,暖相催。
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
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译注

1. 丁宁:叮咛。

2. 南枝、北枝:借指梅花。

角声笛声对梅花的作用

角声笛声对梅花的作用

古诗词赏析

此写『惜梅』,全词围绕一个『惜』字展开。上下片分别写温度变化、角声笛声对梅花的作用。

『寒相催,暖相催』两句写梅花的开放与凋零。梅花开在寒冷的冬季,可以说『寒』是催开梅花的力量;而春日回暖,梅花则开始凋谢,所以说『暖』是催落梅花的力量,正是『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句,流露出惜梅之情,词人叮嘱梅花,你还是开晚一点吧,晚开就会晚落,岂不更好?痴想的背后,可见作者的惜梅之心、惜春之情。

下阕就梅花的凋落来写自己的惋惜之情。『角声吹,笛声吹』这里的『角声』、『笛声』不是泛指,它们各自都有特定的含义。军中号角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而笛曲中也有著名的〖梅花落〗,均与梅花有关,故曰『角声吹,笛声吹』。这些曲子本身就凄厉悲凉,容易引起人的感伤情绪,况且它们散入春风,吹得到处都是,让人仿佛看到梅花的飘落。『明朝成雪飞』句,又归结到惜梅上,落梅如雪,人力无法阻挡,只有眼看着它飘落。

白宜步 發表於 2025-5-1 06:43 | 顯示全部樓層
《长相思·惜梅》词境探微及刘克庄咏物技法析论

刘克庄此阕《长相思》以"惜梅"为眼,建构起时空交错的抒情体系。上片"寒相催,暖相催"二句,实化用《淮南子》"阳燧见日则燃为火,方诸见月则津为水"的阴阳相感之理。寒暖二气非但指自然温度,更暗喻命运无常之天道——韩愈《春雪》"故穿庭树作飞花"之"故"字,正与此"催"字同工,皆揭示造物者弄人之态。词人"丁宁花放迟"的痴语,实承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的执拗,将理性认知与情感诉求的矛盾推至极处。

下片"角声吹,笛声吹"之复沓,暗藏音律学精义。考《乐府诗集》卷二十四,汉横吹曲确有《梅花落》调,郭茂倩注:"《梅花落》本笛中曲也"。而《宋史·乐志》载军中号角有《大梅花》《小梅花》之变体。词人精选此二音声,非仅取其物理摧花之效,更因角声含边塞肃杀之气,笛韵具文士忧思之质,遂使梅之飘零兼具社会性与审美性双重悲剧色彩。

"南枝北枝"之辨尤见匠心。《白孔六帖》卷九十九载:"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此地理气候使然。而词人易"开落"为"吹尽",将空间差异转化为时间序列,梅之命运遂成不可逆转的进程。末句"明朝成雪飞"化用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意象,然以"成"字点破质变之理,较之李煜"砌下落梅如雪乱"的静态描摹,更显造化残酷。

全词以"催""吹"二字为词骨,形成气候摧迫与人事感伤的双重压迫。这种将自然规律人格化的笔法,实承楚辞"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的抒情传统,而比之陆游《卜算子》咏梅的直抒胸臆,刘克庄更重表现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其修辞策略暗合《文心雕龙·物色》"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的创作观,在宋代咏物词中别具哲学深度。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