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58|回覆: 1

[詩詞賞析] 李白詩詞全集.越中覽古.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8-5 13: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越中覽古.李白


李白詩詞全集

李白詩詞全集
越中覽古
[唐]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
義士還鄉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

詩詞賞析:


【越中覽古】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懷古之作。此詩首句點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蹟的具體內容;二、三兩句分寫戰士還家、越王勾踐還宮的情況;結句突然一轉,說過去曾經存在過的一切如今所剩下的只是幾隻鷓鴣在飛。全詩通過昔時的繁盛和眼前的淒涼的對比,表現人事變化和盛衰無常的主題。

這首詩的重點在於明寫昔日的繁華,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結句寫後來的荒涼,由此加以抹殺,轉而引出主旨,充分體現了詩人變化多端的藝術技巧。


濟世 發表於 2025-3-28 00:33 | 顯示全部樓層
【越中覽古】詩學發微

李白此作乃盛唐懷古詩之圭臬,以二十八字濃縮千年興廢。其章法之妙,尤在"三實一虛"的結構經營:前三句極寫越王凱旋之盛,"破吳歸"見其功烈,"盡錦衣"顯其榮寵,"滿春殿"狀其奢靡,層層鋪排如丹青重彩;至結句忽以"鷓鴣飛"的荒寂意象截斷眾流,頓使前文繁華俱化劫灰。

詩眼在"只今惟有"四字,暗合【莊子】"倏忽"之喻。昔時宮女如花,今唯鷓鴣翔集,非特吳越霸業成空,更見【周易】"日中則昃"之理。太白以"鷓鴣"代黍離之悲,較之鮑照【蕪城賦】"直視千里外,唯見起黃埃",更得【詩經】"興"體含蓄之致。

其藝術匠心尤在時空壓縮之術:首句"破吳歸"如史筆編年,結句"鷓鴣飛"則驟轉當下,中間省略千年滄桑,直抵盛衰本質。此種手法,實開後來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許渾【咸陽城東樓】法門。

要之,此詩以七絕短制涵容歷史辯證法,非徒發思古幽情,實為太白"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宇宙觀之詩意呈現。後世懷古詩"以景截情"之法,多胎息於此。
韓帥形 發表於 2025-4-22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李白【越中覽古】的時空結構與歷史哲思

一、文本結構的辯證藝術
此詩呈現典型的"三一"結構:前三句鋪陳越王勾踐破吳後的盛況,末句以"鷓鴣飛"的意象顛覆前文。這種"以盛寫衰"的手法,形成強烈的時空張力。首句"破吳歸"三字,既點明歷史事件,又暗含敘事終點;"錦衣"與"如花"的視覺疊加,構建出權力與欲望的雙重象徵體系。

二、意象系統的深層隱喻
"宮女如花"的比喻值得深究:以易謝的春花喻宮女,已暗藏盛衰之機。考【吳越春秋】載勾踐"選美女八人",李白將史實提煉為意象群,使具體史事升華為普遍歷史規律。"鷓鴣飛"典出【吳地記】"鷓鴣宮"傳說,既實寫越宮廢墟,又暗合"行不得也"的鳥啼寓意,形成雙重反諷。

三、歷史書寫的詩學突破
相較於傳統詠史詩的線性敘事,李白創造性地採用"蒙太奇"式時空切換。前三句用電影長鏡頭展現歷史場景,末句突然切入現實空鏡,這種斷裂式書寫打破"以史為鑑"的常規模式,直指歷史虛無的本質。清人沈德潛【唐詩別裁】評此詩"前三分句是開,末一句是合",正揭示其收放自如的結構美學。

四、盛唐語境下的獨特反思
在開元盛世創作此詩,李白表現出超越時代的清醒。詩中"盡錦衣"與"滿春殿"的排比,實為對當代權貴的隱性諷喻。王夫之【唐詩評選】謂其"於繁華中看出寂寞",這種悖論式洞察,使七絕短制承載起史詩的厚重。比較劉禹錫【烏衣巷】的漸變式衰頹,李白的突變式對比更具哲學震撼力。

要之,此詩以28字完成史詩性敘事,其價值不在史實再現,而在創造性地構建了"歷史-當下"的對話場域。這種詩學實踐,標誌着盛唐詠史詩從道德評判向存在思考的深刻轉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