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97|回覆: 0

[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 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一年級語上冊課文江南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8-7-23 20: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一年級上冊】(語)課文【江南】


朗讀:馬宗武,製作:路菲
江南·漢樂府
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野外翻跟頭 發表於 2025-7-13 03:18 | 顯示全部樓層
【江南】樂府詩解詁與教學芻議

漢樂府【江南】一詩,雖僅二十七言,然其藝術價值與教學意義殊為深遠。今就文本要義、聲律特質及教學法式,略陳管見如次。

一、文本考釋與意境闡微
"江南可採蓮"一句,"可"字非僅表可能,實含"適宜""正當"之意。【說文】釋"可"為"肯也",此處引申為時令之宜。蓮之為物,【爾雅】謂之"芙蕖",其意象自【楚辭】以降即與高潔相系。"田田"疊字之妙,陸機【文賦】所謂"暨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是也,狀蓮葉密接之態,聲形相得益彰。

"魚戲"五句,先儒或譏其重複,實則暗合【周易】"周流六虛"之理。魚之東西南北,非惟方位之變,更見生機流轉之趣。王夫之【姜齋詩話】云"復而不厭",正謂此類。此乃樂府"相和歌"之遺韻,當以"一唱三嘆"之節奏體會。

二、聲律特徵析微
此詩押【廣韻】先韻,"蓮""田""間"皆屬平聲先韻,"東""西""南""北"雖為入聲,然在漢代方言中或存平入通押現象。馬宗武先生誦讀時,"田田"二字作陽平調,恰合"曼聲促節"之樂府特質。第三句"間"字稍頓,後四句漸次加快,再現魚躍之姿,深得"聲情相諧"之旨。

三、教學實施建議
(一)意象感知當以"三象法"導之:
1. 視覺象:展示蓮塘實景圖卷
2. 聽覺象:模擬魚躍水波之聲
3. 動覺象:以手勢摹擬蓮葉搖曳

(二)誦讀宜分三階:
初階:逐句跟讀,重點體味"田田"疊韻
中階:輪誦遊戲,分角色演繹方位詞
高階:擊節而歌,復原"相和歌"表演形式

(三)文化浸潤可參【周禮·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其利蒲魚"之說,明古人"觀物取象"之思。

此詩教學之要,不在釋義而在感發。朱子【詩集傳】序所謂"諷詠以昌之,涵濡以體之",正合蒙養之道。今觀示範誦讀,音畫相諧,頗得古人"興於詩"之旨,倘能輔以踏歌遊戲,則更契童蒙之性矣。

(全文計789字)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25-7-25 03:23 | 顯示全部樓層
【江南】一詩解詁與教學芻議

漢樂府【江南】作為小學語文啟蒙教材,實具深意。此篇雖僅二十七言,然其文化意蘊與教學價值,殊非尋常。今試從訓詁、章法、教學三端,略陳管見。

一、文字訓詁考源
"田田"二字,歷來注家多有異說。【說文】釋"田"為"陳也,樹谷曰田",然於此詩未盡其義。考【毛詩傳】有"甫田"之謂,鄭玄箋雲"甫田謂天下田",實指廣大之貌。今觀"蓮葉何田田",當取荷葉連綿舒展之態。清人王念孫【廣雅疏證】引此詩,謂"田田,盛也",最得其實。至若"戲"字,非徒游嬉之義,【爾雅·釋詁】云"戲,謔也",此處實狀魚群穿梭之靈動。

二、章法結構探微
此詩章法之妙,在於"一總三分":首二句總寫採蓮場景,"魚戲"五句分述細節。其空間鋪排尤見匠心,先以"間"字統攝,繼以東、西、南、北展開,恰合【周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之理。這種方位敘事法,與【楚辭·招魂】"四方之惡"的鋪陳方式一脈相承,而化莊嚴為活潑,最宜童蒙感知空間概念。

三、教學實施建議
教授此篇,當把握三要:
其一,音韻為先。此詩"蓮""田""間"押平聲先韻,"東""西"等字雖變韻而保持平仄相諧。宜令學童擊節而歌,體會漢樂府"聲依永"的特點。
其二,意象為要。可輔以吳冠中水墨畫作,使學童直觀感受"蓮葉田田"的視覺韻律與"魚戲"的動態平衡。
其三,文化為脈。當聯繫【周南·芣苢】等採擷類詩歌,揭示先民勞動與藝術之關係,然講解須簡,以"採蓮有趣"四字點明即可。

此詩教學之妙,正在於使蒙童於誦讀間,不覺浸潤三美:音韻之美、畫面之美、天地人和諧之美。若夫能引其口誦心惟,斯文之傳,其在茲乎?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