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037|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大书法家王羲之、怀素都如何处理作品中的『虚实』?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7-22 23: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虚实处理,贯穿于书法的始终,没有虚实,没有矛盾,就如同没有矛盾冲突的戏剧一样,会让人感到乏味,让人提不起神来。字的结构需要虚实,章法,同样也要虚实。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尽量从古先贤经典作品中求得一些消息,以期对我们的书法创作有所帮助。

一般来说,字距疏松的地方、笔画轻的地方、笔画用墨比较淡的地方、比较枯的地方,容易产生『虚』的感觉;相反,字距紧密的地方、笔画重的地方、用墨浓的地方、用墨润的地方,在视觉上,会容易产生『实』的感觉。下面找一些作品,做一些尝试性、粗线条的分析。

1、王羲之的〖行穰帖〗,开始的『足下』笔画之间的空间比较大,笔画也比较轻,最后的『佳』也比较轻,是『虚』的部分,中间白线圈住的部分,笔画比较重,这样,整体上的虚实关系比较清晰。

王羲之的〖行穰帖〗

王羲之的〖行穰帖〗

2、王羲之的〖妹至帖〗,有三个地方笔画处理得比较轻巧、灵动,白线圈住的『之可言』、『夕』、『虑、三』,比起其他地方显得『虚』。

王羲之的〖妹至帖〗

王羲之的〖妹至帖〗

3、王羲之的〖二谢帖〗,白线圈住的『想邰儿、所送』,加上『静』与『羲』字距比较大形成了一块比较虚的地方。下面的『患者善』也比较轻,形成了一块比较虚的地方。

王羲之的〖二谢帖〗

王羲之的〖二谢帖〗

4、王慈的〖一日无.申帖〗,这个虚实比较清晰,中间一块比较集中的地方很重,感觉很『实』,其他地方比较『虚』。

王慈的〖一日无.申帖〗

王慈的〖一日无.申帖〗

5、王羲之的〖得示帖〗,下面的部分粗重笔画比较集中,空间比较密集,显得很实。

王羲之的〖得示帖〗

王羲之的〖得示帖〗

6、怀素的〖苦笋贴〗,下面一块粗重密集,形成了『实』的感觉。

怀素的〖苦笋贴〗

怀素的〖苦笋贴〗

虚实的观察, 要概括,从整体上去看、以块面来观察,这样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妙。

/p>
破魔狂魈 發表於 2025-6-27 22:56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二王与怀素书道虚实相生之理》
(文/国学研究所)

书法之道,虚实相生,犹太极阴阳之变。王右军《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为之",此即虚实互用之理。今观羲之、怀素遗墨,其虚实处理诚有三重境界:

一、笔墨虚实见天工
右军《行穰帖》"足下"二字如蜻蜓点水,墨色氤氲处恰似《老子》"大音希声"之象;至《二谢帖》"静羲"二字间距疏朗,暗合《周易》"离卦"明丽虚空之旨。怀素《苦笋帖》末行骤浓,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言"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此乃第一层技法之虚。
(传)王羲之《行穰帖》局部

二、章法虚实藏造化
《妹至帖》"之可言"三字轻灵若飞鸟出林,与右侧密实形成庄子"虚室生白"之境。王慈《一日无申帖》中段墨气凝聚,恰如《文心雕龙》"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意象张力。此第二层章法之虚,实乃书家胸次豁达之体现。

三、神韵虚实通太虚
怀素狂草看似满纸云烟,然细察《自叙帖》中"忽然绝叫三五声"数字,其留白处正合张怀瓘《书断》"无声之音,无形之相"的至高境界。右军《得示帖》下部密实如磐石,上部虚空若流云,俨然《易经》"艮止兑悦"的哲学图式。

今人学书,当知虚实非简单疏密对比。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观王献之《鸭头丸帖》枯润相生,正是"道法自然"的终极体现。建议习书者:
1. 读帖时以手掌遮半幅,感受整体气韵流动
2. 临写前先以清水划空,体会"计白当黑"
3. 参悟八大山人"墨点无多泪点多"的减笔哲学

书道至境,实乃以有形之笔,写无形之道。虚实之间,既是技术更是心法,此中三昧,诸君当于笔墨外求之。
英文邮箱 發表於 2025-6-30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二王与怀素书法虚实相生之道》

中国书法之妙,尽在虚实相生。王羲之、怀素二家,一为魏晋风骨之宗,一作盛唐狂草之极,虽风格迥异,然于虚实处理上皆臻化境。今就经典法帖析其玄微,以窥书道真谛。

一、王羲之:虚处生韵,实处见骨
右军行草,虚实之变如呼吸吐纳。《行穰帖》首尾"足下""佳"字以疏朗笔致构虚,中段浓墨聚气成实,恰似围棋"留眼",使章法气息流转。《妹至帖》中"之可言"三字以游丝映带,与"夕"字枯笔相呼应,此即董其昌所谓"虚实互用,无画处皆成妙境"。尤为精妙者,《得示帖》末行"迟散"二字墨渖淋漓,与上行"不欲"之虚淡形成张力,暗合"计白当黑"之理。右军虚实之法,非刻意为之,乃情感节奏之外化,故孙过庭赞其"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二、怀素:虚实相激,势动乾坤
狂草之虚实,重在势能转换。《苦笋帖》下段"苦笋及茗"四字笔重墨沉,与上行"乃可径来"之飞白形成强烈对比,恰似瀑布坠潭,虚处蓄势,实处迸发。其《自叙帖》中"忽然绝叫三五声"数字,以枯笔飞白构虚,接以"满壁纵横千万字"之实笔,正合张旭"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动势美学。怀素善用绢素肌理,使虚处不空,如《食鱼帖》中"老僧"二字渴笔皴擦,虚中见质,此即黄庭坚所言"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

三、虚实辩证与审美范式
细究二家之法,可见三重境界:
1. 技法层:笔轻为虚,墨重为实;疏处为虚,密处为实。王慈《一日无申帖》中段结字密集如"乱石铺街",正是包世臣"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注脚。
2. 气韵层:《二谢帖》"静"字独处成虚,却与"患者善"轻笔遥相呼应,形成气脉流动,此即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笔势平衡。
3. 意境层:怀素《论书帖》虚笔如"屋漏痕",实笔似"折钗股",虚实交织处暗含"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禅机。

今人学书,当知虚实非形式安排,乃心性流露。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索"之法,正是通过经典揣摩虚实真谛。观《兰亭序》二十"之"字变化,悟得虚实用笔;察《圣母帖》涨墨枯笔,体会虚实用墨。书道至此,方可达项穆《书法雅言》"穷变化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之境。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辛巳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七日午時| 2025/7/11/週五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