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30|回復: 0

[中医理论] 到底什么时候锻炼好?看看中医理论中怎么说。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7-22 22: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很多人说:生命在于运动,这话很有道理。

对于气血平和的健康人来说,适当运动,活血活气,扶阳祛寒湿,坚持锻炼身体,一定有益健康!

不过对于很多人,这句话落地的时候,大概就变成了:生命在于晚上运动

到底早上锻炼好?还是晚上锻炼好?

到底早上锻炼好?还是晚上锻炼好?

一大早五六点,闹钟叮叮叮一响,哎呀太早了,睡不够,好困,再多睡5分钟,然后这个状态重复循环了N次;

等真起来的时候,就抓紧刷牙洗脸,出门上班上课去了。

还有不少女性朋友说,现在早上太阳容易晒,还是晚上运动算啦。

于是,大晚上的,丹田爷爷就看见好多人,男女老少的,不是在跑步,就是在跳舞健身。

还自认为晚上运动是一个好习惯,乐此不疲的坚持着。

那么丹田爷爷要问:晚上锻炼到底明智吗?

先讲个案例吧,有个外地网友,身体一直不大好,退休后还坚持每晚都跑步健身,两年下来反而失眠头晕,血压偏高加重了。

如果晚上健身对身体好,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晚上连小鸟都知道藏在树林里,晚上运动,其实违反自然和人体的规律,可能还会伤身。

这个事,千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医理论里早就说过了: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升,日中而阳气隆,日夕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聚,勿扰筋骨,勿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这意思就是:人体的阳气随着太阳的运动变化而变化,到了晚上人身阳气虚弱、气门关闭,所以夜幕降临后要收敛,不要扰动筋骨,不见雾露。

大家懂了吧,黄帝内经教导大家,到了晚上不要瞎折腾,该休息休息,不要惊扰身体!

那么早上一大早就起来锻炼,好不好呢?

也不完全对!

〖黄帝内经〗里其实建议大家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不论早上还是晚上,要随着太阳的升降规律去运动。

很多人晨练实在太早了,天还不亮就摸黑开练了,太阳都还没起来,阳气还没足,咱们着什么急呢?这种情况下锻炼,是不是更容易沾染风寒雨露等邪气呢?

运动这个事,丹田爷爷建议,只有一个原则:跟着太阳!不论冬天还是夏天,只要太阳出来了,你就可以出来,太阳回去了,你就赶紧回去!

大道至简,没多余废话,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听丹田爷爷的,没错!

教育中心 發表於 2025-6-13 07:58 | 顯示全部樓層
依循天时以养正气——论中医理论中的最佳锻炼时机

导言
《黄帝内经》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运动养生亦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今人惑于晨昏锻炼之争,实未明"天人相应"之要义。本文谨依中医理论,析时辰与阳气消长之关系,以正本清源。

一、暮夜运动之弊:逆气伤形
《素问·生气通天论》明言:"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此乃中医时间医学之精髓。日落后阳气内敛,卫气行于阴分,此时强行运动,其害有三:
1. 耗散残阳:酉时(17-19时)后阳气如灯烛将熄,扰动筋骨则迫残阳外泄,易致虚火上炎,表现为失眠、盗汗、口干。
2. 寒湿乘虚:夜露阴寒之气盛,腠理不固时锻炼,风寒湿邪易从开泄之毛孔侵入,《灵枢》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谓此也。
3. 营卫失谐:子时(23-1时)胆经当令,本应"卧则血归于肝",夜跑则强行调动气血,久则营卫失调,案例中退休老人之高血压、头晕即是明证。

二、晨练过早之误:犯虚逢邪
虽"平旦人气生",然寅时(3-5时)肺经主令,乃气血由静转动之枢机。若天未明即剧烈运动,其弊有三:
1. 夺少阳初生之气:日出前阴气尚重,此时运动如春苗遭霜打,反伤生生之机。
2. 雾露瘴疠所伤:《内经》特诫"勿见雾露",黎明前后湿浊之气最盛,易成痰饮内伏。
3. 心肾不交:卯时(5-7时)本应阴阳交接,过早剧烈运动易致心火妄动,肾水难济,常见晨练后终日倦怠者即是此理。

三、合道之时:法天则地
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三月宜"广步于庭",辰时(7-9时)胃经旺时运动,助阳气升发。
夏三月运动宜在卯时(5-7时),避午时火毒。
秋三月宜申时(15-17时)收敛运动,如太极导引。
冬三月运动必待日光,巳时(9-11时)最佳。

2. 地域差异
北方燥土宜避风运动,南方湿地当择阳时。
高原地区宜顺应当地日出时间。

四、辨证施动:因人制宜
1. 气虚者:宜巳时练八段锦,忌夜跑。
2. 阴虚者:酉时前可练太极,避午时暴晒。
3. 痰湿者:辰时快走配合呼吸吐纳。
4. 阳虚者:午前日光下行走,忌涉水夜练。

结语
《类经》有言:"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运动非惟强筋健骨,更在调气守神。今劝诸君:
日出后1小时为黄金时段
日入前2小时宜结束锻炼
子午卯酉四正时,静养胜于盲动

若能顺四时之序,应日月之度,则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矣。
马而 發表於 2025-7-16 03: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运动时辰与阳气消长——从《黄帝内经》看养生锻炼之道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此段经文实为古人观察天人相应之道的精要总结。今人论运动时辰,当以此为圭臬。

晨练非越早越好。平旦时分,东方既白,此时人体阳气始生,犹如幼苗破土,需温和以待。许多人寅卯之际即起锻炼,殊不知此时"阳气未充",过早剧烈运动反易耗伤初生之阳。尤其秋冬季节,晨间寒露凝重,《内经》明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黎明前的阴寒之气最易伤人。故晨练当待日出后,以"微汗出"为度,使阳气得以温和升发。

午后运动最为相宜。日中至申时(上午11点至下午5点),乃一日中阳气最盛之时。此时运动,人体气血充盈,筋骨舒展,既能助阳气宣通,又不致耗伤过度。现代研究亦表明,下午人体核心温度较高,肌肉柔韧性最佳,运动损伤风险最低,此正与《内经》"日中而阳气隆"之说暗合。然须注意,盛夏时节应避开未时(下午1-3点)酷暑,以防"阳亢伤阴"。

暮夜锻炼实为养生大忌。《内经》强调"暮而收拒,无扰筋骨",酉时(下午5-7点)后,阳气内收,气门渐闭。此时强行运动,犹如强启已闭之门户,必致卫气紊乱。案例中退休老人夜跑两年反致失眠高血压,正是"逆之则伤肝"的明证。现代医学亦发现,夜间运动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影响"阳入于阴"的睡眠转化过程。那些晚间跳广场舞、夜跑者,看似强身,实则暗耗真阳。

四时运动亦有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详述四季作息之道: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必待日光"。今人锻炼,当遵此道——春日宜晨练以应生发,夏日可稍晚避暑,秋日需收敛不宜大汗,冬日必待阳光充足再行活动。尤要切记《内经》"冬不按跷"之诫,冬季过度运动会扰动闭藏之阳。

养生之道,贵在顺应天时。今人常谓"没时间运动",遂挤占早晚休息时间锻炼,此乃舍本逐末之举。建议上班族可利用午间小憩后做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学生课间当适度活动肢体;老年人宜择巳时(上午9-11点)阳光和煦时散步。记住:运动本为养生,若因时辰不当反致伤身,岂非南辕北辙?

《类经》有言:"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运动时辰的选择,实关乎精气神的盛衰流转。愿诸君能体察阴阳消长之理,使运动真正成为养生延年之助,而非戕害性命之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