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30|回復: 0

[诗词赏析] 李白诗词全集.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7-21 13: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赠汪伦.李白


赠汪伦.jpg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词赏析: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赠汪伦】作于李白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句叙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中华诗词佳作之一。


esgrhyr236 發表於 2025-4-29 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赠汪伦》诗学考释与审美探赜

李白此诗虽仅二十八字,然其艺术造诣与情感深度,足为盛唐绝句典范。今从格律、意象、情感三维度详析之。

一、声律考辨
此诗合于七绝仄起首句入韵格律(行、声、情属庚韵),然突破初唐粘对窠臼。"忽闻"句以入声"忽"字振起,与首句平缓语调形成张力。第三句"尺"字骤收,末句"不及"连用入声,声情相谐,暗合离别哽噎之态。王夫之《姜斋诗话》谓"太白绝句多天籁",此诗可证。

二、意象系统解诂
1. "踏歌"考源:此乃唐代民间送别仪轨,《资治通鉴》注云"连手而歌,踏地以为节"。李白化俗为雅,较之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更多市井生机。
2. 潭水意象:桃花潭实深不过十丈,然"千尺"之喻非徒夸张。《文心雕龙·夸饰》云"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此正得"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之妙。
3. 比较美学:较之杜甫"江湖多风波",李白取象明丽;相较于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则更显情热。此乃盛唐气象多元呈现。

三、情感结构析微
前二句叙事蓄势,后二句抒情迸发,符合"起承转合"之法。然细究之:
"将欲"与"忽闻"构成心理落差,暗藏期待
"不及"二字构成诗眼,完成由物理空间到情感空间的升华
通篇不言"愁"字,却得"乐景写哀"之效,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同妙

此诗在传播史上别具意义。汪伦本布衣,因诗不朽,实开中唐"市井入诗"先声。苏轼评"李白诗如清水出芙蓉",此作尤见天然本色。今人读之,当识其既承古乐府真率,复启宋词直抒胸臆之双重价值。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