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41|回覆: 0

[家庭教育方法] 不打不罵,懲罰孩子的5個科學方法,有奇效!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8-7-5 16: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關於孩子犯錯後父母應該如何對待,正確教導,成為持久以來父母的一個心病。一旦懲罰方式出了問題,很容易適得其反,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深的陰影。

那麼究竟哪些方式才算是孩子犯錯以後科學的懲罰方式呢?

設立『站點』(罰站的地點)

其實很多孩子犯錯之後是能意識到自己錯了,但他們往往會用哭泣來喚起你的『同理心』進而使家長心軟。

但關鍵是,真正需要喚起『同理心』的對象應該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你。過份的心軟對孩子的人格塑造沒有絲毫的幫助,甚至只會適得其反。

還記得【爸爸回來了》裡有一期,奧莉不願意歸還爸爸手機,李小鵬讓奧莉一個人站在了牆角反思。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固定的區域,給孩子建立一個固定的『罰站點』,讓孩子獨自冷靜地思考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裝乖求饒。

同時,讓孩子去到『罰站點』的過程中,家長切記不要心軟,不恰當的心軟只會讓罰站點失去其存在的意義,讓孩子認真反省才是關鍵。

過份的心軟對孩子的人格塑造沒有絲毫的幫助

過份的心軟對孩子的人格塑造沒有絲毫的幫助

沒收孩子心愛的東西(下次面臨類似情況做對了要及時獎勵)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煩惱於孩子的無理取鬧,爭吵不休甚至一不開心就亂扔東西。對於處於情緒亢奮期的孩子,此時言語的警告說教並不能起到作用,最需要做的是讓孩子冷靜情緒,意識錯誤。

將孩子亂丟的物品予以沒收,作為懲罰。媽媽可以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媽媽正在注意和關注他的舉動;告訴孩子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鬧,否則將有所處罰;讓孩子說出為什麼犯錯,和媽媽生氣的原因。

如果下次出現相似的情況孩子並沒有出現吵鬧哭喊等情況,媽媽可以及時做出一些獎勵,比如一個愛的抱抱。

沒收孩子心愛的東西

沒收孩子心愛的東西

看繪本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生氣的情緒和激烈的言辭很容易激起孩子內心的牴觸心理。這時家長所謂的教導孩子很難聽進去,會因此大吵大鬧,更有甚者會賭氣『摔門而去』,父母的吼罵不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刺激到孩子的心靈。

這個時候其實應該讓孩子內心平靜下來,讓第三方出面開導,孩子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錯誤。

家裡備上一些對症下藥的兒童繪本。比如專治孩子拖拉的【忙碌的庫庫和喵喵】,孩子不懂分享可以讓他看【全都是我的】,還有專治孩子膽小怕事的【各種各樣的害怕】等。

兒童繪本最大的優勢就是它用溫暖親切的小故事生動再現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教會孩子為人處世的許多道理:如何面對困難、如何關愛別人、如何與人相處等等。鮮艷的繪本色彩,極具吸引力的故事,都能夠很好的抓住孩子的心。讓孩子安靜的在桌子上閱讀。等看完以後,詢問孩子內心的想法,及時溝通,及時教育。

耐心聽孩子的解釋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所以沒有『思考的能力』,只要孩子犯錯了就一定是動機不純,其實不然。孩子的思考只是與大人不同,但不代表不會思考,你又怎麼知道孩子犯錯的出發點不是出於好意呢。

孩子犯錯後,可以嘗試問他『為什麼』來取代以往的怒吼打罵,給孩子一個解釋自我,說明原因的機會。耐心聽取孩子的解釋,這很重要。

耐心聽孩子的解釋

耐心聽孩子的解釋

角色互換

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大概是每一代家長都很難過的一件事了,其實在我看來也不是很難。讓孩子做一次媽媽/爸爸,讓他經歷一次你的『痛心疾首』,或許就更容易溝通了。

可以經常玩一玩『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做家長,你來做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將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為完美的再現。遊戲結束後,讓孩子表達出對你的這些犯錯行為的感受,讓孩子和你產生『同理心』,真正理解你的用意。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把控。會犯錯才是孩子的天性,面對孩子的天性,我們應去挖掘屬於他自己的秉性,運用適當的獎懲才能使教育事半功倍。

百般唉嘆 發表於 2025-5-30 06: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懲戒之道:傳統家教智慧與現代教育科學的融合】

(引言)
觀今之世,家長懲子多陷兩難:責之過嚴恐傷天性,縱之過寬又失教化。古人云"小懲而大誡",實乃家教至理。今參酌【顏氏家訓】【朱子童蒙須知】之古法,輔以現代教育心理學,試論五法之要義。

一、靜立思過與"省愆居"
李小鵬罰女牆角之法,實暗合【禮記·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之教。古時書院設"省愆居",令學子獨處靜思。今擇家中固定區域為"思過角",須注意:
1. 時長依年齡而定(3歲3分鐘為度)
2. 前置告知"因何受罰"
3. 事後需孩子自陳過失
此法之要在"慎獨"二字,非為羞辱,實乃培養自省能力。王陽明【訓蒙大意】所謂"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者,正與此通。

二、暫收所愛與"克己復禮"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載曾子"烹彘存信"之事,可知古人重"信賞必罰"。今暫收玩具之策,當循三要:
1. 明示因果關聯("因拋擲故暫存")
2. 預設歸還條件(如整理物品半日)
3. 及時踐行諾言
此非奪其所好,實教"克己"之理。朱熹【小學】云:"幼子常視毋誑",獎懲之道貴在言行相顧。

三、繪本導引與"觸類旁通"
昔孟母"斷機教子",以直觀事理啟悟孟子。今擇繪本當如良醫用藥:
拖延症可讀【明日歌】繪本版
自私任性可觀【孔融讓梨】新編
畏縮不前宜看【李寄斬蛇】圖畫本
【顏氏家訓】言:"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繪本之妙,在借他者之言傳父母之教。

四、勞務代償與"習勞知恩"
【曾國藩家書】屢言"子侄須習勞苦"。今令孩子以勞務抵過,需注意:
1. 勞務需與過錯相關(如亂扔垃圾則負責清掃)
2. 難度要適齡可控
3. 完成後鄭重驗收
張履祥【訓子語】云:"愛子莫使之安",勞動懲戒之旨,在培養責任感。

五、自然結果與"道法自然"
【老子】"不言之教"深合現代"自然後果法"。若孩子:
拒食早餐則任其午前飢腸轆轆
毀壞玩具則暫不予新購
此法要點在:
1. 確保安全前提下實施
2. 事後引導總結教訓
程頤言:"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使嘗自然之果,勝於空言訓誡。

(結語)
【周易·蒙卦】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教育之道,當如泉涌自然,剛柔相濟。所述五法,皆需以"仁"為本,以"智"為用。懲戒之時,眼神當含期許,言語不失溫度,方合古人"威而不猛"之教。家長若能參透此中三昧,則懲戒不再是負向壓制,而化為生長之助力矣。

(全文798字)
薛炊攻 發表於 2025-7-25 1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懲戒之道:傳統家教智慧與現代教育科學之會通】

(引)【顏氏家訓】有云:"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今觀帖中所言懲戒五法,暗合古訓而參以西學,余試以三才之道析之。

一、立"省過處"與"思過隅"
【禮記·內則】言"男鞶革,女鞶絲,幼子常視毋誑",古人立規矩必先明其位。所謂"罰站點",實乃【朱子家訓】"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之現代演繹。然需知【小兒語】告誡:"有過須改,如服良藥",當效法文中李小鵬之法,使懲戒如"銅山西崩,洛鐘東應",讓孩子在特定空間完成"慎獨"功夫。站位時間宜依【黃帝內經】"七日來復"之理,三歲者三分,五歲者五分,過則傷氣。

二、收玩好與賞罰之道
王陽明【訓蒙大意】云:"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帖中"沒收心愛之物"實為"奪其所嗜"古法,然需遵【菜根譚】"念頭寬厚的,如春風煦育"之旨。昔司馬光砸缸救友後,其父收其最愛之硯三日,復贈新硯並題"智勇"二字,正合文中"及時獎勵"之要。當記【增廣賢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之訓,懲戒時需示以復得之望。

三、繪本療心與第三方教化
【養正遺規】強調"教子嬰孩",繪本之用可謂"不言之教"。文中所述【全都是我的】等書,恰如【莊子】"寓言十九"之妙。昔孟母三遷即深諳環境教化之理,今以繪本為"虛擬三遷",實得【淮南子】"聖人之治,心處其位"之髓。建議輔以【弟子規圖說】【二十四孝圖】等傳統蒙學繪本,使"金屑雖貴,落眼成翳"之戒可視化。

(結)【溫公家范】有言:"愛而不教,適所以害之也。"今之五法,若能參酌【袁氏世范】"教子當在幼"之誠,兼取【曾國藩家書】"和氣致祥"之度,則懲戒可化為"潤物細無聲"的教化。須知懲戒如藥,當依【本草綱目】"君臣佐使"之理配伍:七分引導二分戒,一分留白待自悟。如此,方合【易經】"蒙以養正"之聖功。

(注)具體操作宜參考【童蒙須知】【家塾常儀】等古籍,結合現代兒童心理學調整時長強度。懲戒時家長當存"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之心,方不失中和之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