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15|回复: 0

[书法培训班] 一读、二摹、三临、四背、五意、六用,6步练字

[复制链接]
书法自学 发表于 2018-7-4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读

读帖,读字。这个只要有作品,就可以去读。对联,屏风,匾,摩崖石刻,生活中可见到的有很多。初学书法,总得选择字帖吧?选字帖时你就是在读帖了。然后选自己喜欢的,或者负责任的老师建议你学的。读帖不一定要能读出长篇大论,重要的是有印象。书法密码微店

读帖不一定要能读出长篇大论

读帖不一定要能读出长篇大论

二摹

就是用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描写。这里说一下这个步骤的必要性:这个初学书法者必须要做。有的人说摹不行,不能充分思考字意,完全掌握。我想说初学者最重要的是矫正字形,而不是研究风格。先练好间架结构,再去追求个人风格,所以首先让自己把笔画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吧。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追求像,即形似。如果字还没写正就进行临写,这样去达到像的目的,反而会破坏你对书法写意的印象。临是学意,不是学形。而且那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画画儿,像在画一个字似的。再像又有什么用?虽说摹不易记字,但是能保证你写字的数量,初学需广泛涉猎,把所有结构都见过描过,临起来才有感觉,有体会,能融入自己的想法。

当临写不同风格的字帖,如果感觉就像大换血时,也要从摹重新开始。

初学者最重要的是矫正字形

初学者最重要的是矫正字形

三临

需要一定的基础再进行。忌看一划,写一划。但初学者没有基础,临起来无从下手,就会出现这种现象。一定要看一字写一字,最好看一句写一句。临写能写出帖的笔意,虽然会不像,但是会神似。这就是临追求的效果。临写是学习时间最长的过程,也是必经之路。

四背

背临。疏通整个字帖后,抛去,凭直觉去写。有时候临的多了,自己就会背了。

临写是学习时间最长的过程

临写是学习时间最长的过程

五意

意临,背临的基础上再创造,融入自己的风格。需要有自己的风格,最起码得熟练两种以上的字体吧?达到这个程度,就活用了字帖了,这个阶段就可以独立去出一些作品了。最起码,给邻居写个对联,墙头贴个告示,都是信手捏来的事儿。

有时候临的多了,自己就会背了。

有时候临的多了,自己就会背了。

六用

书法源自生活,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就可以拿来服务于生活了。 无论是抄录诗词,或是记笔记,书法将有诸多用途。

这几个阶段有时候界限不是很清晰,不是像程序代码一样,达到一个什么值后进入下一环节,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这些步骤就是个大方向,如果第一次学习一种书风,或者初学者刚开始,就随着这个大方向走下去,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进步,进而有更多的兴趣,一直走向书法的阳光大道。

| 你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推荐关注 | 书法自学

半日闲 发表于 2025-4-19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步习书法要义阐微》

习书之法,古来论述甚夥,然"读摹临背意用"六诀,诚为得髓之谈。余浸淫翰墨四十余载,今试为诸君剖判其要。

读帖非止观形,实乃"澄怀味象"之功。昔董其昌日临《阁帖》而夜悬壁观之,正得"读"字三昧。初学者当如老吏断狱,细察点画起止、使转方圆。东坡云"识浅见狭学不足",正谓读帖不精之弊。今人每苦读帖不得法,盖未悟"读"乃心摹手追之始,当如品茶,徐徐体味其浓淡甘涩。

摹书之要,在"取影追形"。赵孟𫖯日摹智永《千文》五百纸,终得右军血脉。今人每薄摹写为小儿伎俩,殊不知"摹帖如筑基,临帖如架梁"。白石老人七十犹摹《爨宝子》,可见摹写实为书家终身功课。然摹贵得神,若类印工摹画,虽毫发毕肖,终失生气。

临池之道,当"得意忘形"。米南宫临右军帖,自谓"如灯取影",此正临书化境。今人临帖多"谨毛失貌",盖未解"临"非复制,实乃与古人精神往来。建议初学当以"三三制":三分摹、三分临、四分读,如此方得活法。

背临乃"离形得似"关捩。文徵明八十犹背临《兰亭》,其妙在"目无全牛而胸有成竹"。今人每苦背临不成,实因前功未足。当如怀素"观夏云奇峰",先令意象充盈胸臆,自然腕底生风。

意临之妙,在"我书意造"。王铎临《圣教序》而参以己意,遂成巨擘。然创新须遵"四有":有本、有变、有理、有致。今人每言创新而根基未固,犹无源之水,其涸可待。

用笔之道,终归"书为心画"。古人尺牍便条皆见风骨,非独大作然也。今人当师法东坡"无意于佳乃佳"之境,使翰墨回归生活。昔人谓"作字如人然",六步习书实为修身过程,诸君若能循序渐进,自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