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792|回覆: 0

[中草藥學] 黃芪有哪些功效呢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7-4 14: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黃芪有哪些功效呢

黃芪有哪些功效呢

黃芪有哪些功效呢
1益氣固表

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

2補氣養血

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

3降血壓

現代醫學證明,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

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

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被譽為『補氣諸藥之上品』,深得人們的喜愛。與10種藥材的巧妙搭配,不但可以治療百病,還能做成藥膳,下面一起來看看黃芪的10款神奇妙用。

黃芪配丹參

補氣諸藥之上品

補氣諸藥之上品

1、胸痹心悸: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經常會感覺胸悶,呼吸欠暢,喝上幾次黃芪丹參湯可以很好的緩解此症狀。

2、抑制增生:黃芪丹參一起使用對過度增生的纖維母細胞有抑制作用。

3、抗擊血栓:肥胖人群及老人,很容易出現血栓,多喝丹參水,能清除血管壁垃圾,暢通血管,降低血栓的形成。

黃芪配山藥

山藥藥性溫和

山藥藥性溫和

1、降低血糖:山藥藥性溫和,也是滋補的藥材,能健脾益氣,而且能輔助降低血糖,對糖尿病日久造成的脾腎衰弱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2、補氣止血:氣血是使我們保持年輕以及滋養皮膚的根本,也是女性美容很重要的物質,能夠使得我們的皮膚顏色紅潤,如果氣血足的話,那容顏難老。

3、潰瘍癒合:不小心摔傷碰上,可以用黃芪泡水喝,不僅能快速緩解疼痛,還可以促進傷口癒合。

黃芪配金銀花

黃芪配金銀花

黃芪配金銀花

1、清熱解毒:金銀花為清熱解毒之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還有解表祛濕的功能。

2、慢性腎病:黃芪與金銀花在治療各類腎臟疾病中,可以說是一對絕配藥對。

3、皮膚瘙癢:常喝金銀花水可以有效緩解皮膚瘙癢。

黃芪配白朮

黃芪配白朮

黃芪配白朮

1、補充能量:如果感覺身體氣虛無力,幹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這是『氣虛』的表現,連喝兩天黃芪白朮湯,你會發現整個人非常有活力。

2、抗氧化作用:白朮能減少脂質過氧化作用,增強機體對自由基的去除能力。

黃芪配益母草

黃芪配益母草

黃芪配益母草

1、活血化瘀:廣東的客家人,喜歡用新鮮的益母草煮湯,給生完孩子的女士喝,可以調理身體,活血祛瘀。

2、防衰老:益母草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有效抗衰防老、抗疲勞及抑制癌細胞的增生。

黃芪配桑葉

黃芪配桑葉

黃芪配桑葉

1、生發護髮:常用桑葉洗頭髮的女性們頭髮長的都普遍快,因為蛋黃中的膽鹼有利於促進頭發生長。男生也可以喝。

2、治黃褐斑:取冬桑葉500g,隔水蒸煮消毒,去除雜物,乾燥處置後備用。每日取15g,沸水浸泡當茶飲。

黃芪配當歸

黃芪配當歸

黃芪配當歸

1、調經止痛:許多妹子經期不正常,出現痛經及各種婦科疾病,用黃芪泡當歸喝,不僅能消除婦科炎症,還能讓經期正常,減少痛苦。

2、動脈硬化:當歸還能夠有效抑制動脈硬化的情況,同時還能夠很好的促進血液中紅血球的生長,補血養血。

黃芪配葛根

黃芪配葛根

黃芪配葛根

1、擴張血管: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謝,同時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流量增加,故可用於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症。

2、失眠健忘:現在很多朋友受到失眠健忘的困擾,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整天迷迷糊糊,用黃芪配葛根連喝幾次,就能明顯見效。

3、美容豐胸:葛根粉為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可以促進乳房的發育,保持身體年輕活力,嫩滑肌膚。

黃芪配枸杞

黃芪配枸杞

黃芪配枸杞

1、有效抗衰老:枸杞中含有豐富的枸杞多糖、β-胡蘿蔔素、維生素E、硒及黃酮類等,這些物質均有較好的抗氧化作用。

2、提高睡眠質量:枸杞一年四季均適合食用,經常飲用可以改善身體體質,對於睡眠質量不佳、難以入睡等睡眠問題均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3、提高記憶:枸杞子被稱為『智慧果』,配上黃芪不僅能改善大腦記憶力,還能提高學習能力,適合學生及上班族常喝。

黃芪配麻黃

黃芪配麻黃

黃芪配麻黃

1、降血壓:很多高血壓患者,很容易出現下半身浮腫的情況,喝黃芪水能夠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腫、降低血壓的作用。

2、支氣管炎:麻黃對對慢性氣管炎、百日咳、慢性咽炎都會有不錯的緩解和改善。

3、外感風寒:季節交替時容易引發流感,喝黃芪麻黃湯,能有效預防各種流感病毒,老人孩子更要常喝。

三種人群不宜服用黃芪!

三種人群不宜服用黃芪!

三種人群不宜服用黃芪!
1月經期間的女性

正在月經期間的女性不能服用黃芪水,否則會對月經還有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2懷孕期間的女性

懷孕期間的女性服用黃芪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因為很有可能導致滑胎,對胎兒和孕婦造成傷害。

3肺結核的患者

如果是患有肺結核的患者,症狀主要表現為咳血、口乾舌燥以及身體發熱,那麼我們也是不建議單獨使用黃芪泡水喝的。

無天無 發表於 2025-7-16 07:53 | 顯示全部樓層
【黃芪藥效闡微與配伍精要】
(按:本文依【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為綱,參酌歷代醫家論述,分述黃芪功效要義)

一、黃芪本經要義
黃芪,古稱"黃耆",李時珍釋其名曰:"耆,長也,為補藥之長。"【本經】列其為上品,謂其"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其效可概括為三綱:
1\. 補氣固表:生用走表,治衛陽不固之自汗(【丹溪心法】玉屏風散)、肌表不密易感風邪(【世醫得效方】)。
2\. 昇陽舉陷:炙用入脾,療中氣下陷之久瀉(【脾胃論】補中益氣湯)、臟器下垂。
3\. 托毒生肌:治氣血不足之瘡瘍難潰(【外科正宗】透膿散)、潰久不斂(【醫宗金鑒】十全大補湯)。

二、現代藥理印證
1\. 心血管系統:
黃芪甲苷可調節NO分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6)
雙向調節血壓機制:低劑量升壓(通過α受體),高劑量降壓(擴張外周血管)

2\. 代謝調節:
黃芪多糖通過PPARγ/GLUT4通路改善胰島素抵抗(【Phytomedicine】2020)
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優於阿司匹林(P
真衣 發表於 2025-7-29 12:22 | 顯示全部樓層
【黃芪藥性闡微與配伍精要】
(按:本文依【神農本草經】"上藥養命"之旨,參酌歷代本草文獻,分述黃芪性味功效如次)

一、黃芪本體藥性考
黃芪味甘微溫,歸脾肺二經,其效驗可溯至【本經】"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之載。李東垣謂其"益元氣而補三焦",張景岳稱"補藥之長",其用大要有三:
1\. 益氣固表:生用走表,合桂枝湯可治表虛自汗;配防風、白朮(玉屏風散)療衛陽不固。【本草求真】特申其"入肺補氣,入表實衛"之能。
2\. 昇陽舉陷:炙用善補中氣,合補中益氣湯治脾虛下陷,朱丹溪言其"托裏運中,非此不能"。
3\. 利水托毒:王好古注其"治虛勞自汗,補肺氣,實皮毛,瀉陰火",與防己配伍(防己黃芪湯)療風水浮腫。

二、配伍精微辨證
1\. 黃芪配丹參:
丹參苦微寒,與黃芪甘溫相濟,成氣血雙調之局。【醫學衷中參西錄】載此對藥"化滯血而不傷新血"。然胸痹屬痰瘀互結者,當加瓜蔞、半夏;血栓形成初期慎單用此方。

2\. 黃芪配山藥:
乃太陰經藥對,張錫純創玉液湯(黃芪、山藥、葛根)治消渴,取其"脾胰同調"之功。需辨明:肺胃燥熱者宜生山藥配石膏;脾虛泄瀉當用麩炒山藥。

3\. 黃芪配金銀花:
此寒溫並用之法。【外科正宗】托裏消毒散即含此配伍,治瘡瘍潰久不斂。然李時珍警示"金銀花性寒,久服損胃",臨床宜佐生薑三片護中。

4\. 黃芪配白朮:
東垣云:"白朮守而不走,黃芪走而不守,相須為用。"然土虛木乘者,需加白芍;濕盛苔膩者,應易生白朮為焦術。

三、現代應用芻議
降壓之效見於【中藥藥理與應用】,然高血壓屬肝陽上亢者(面赤脈弦)忌單用;降糖作用宜配合生地、玄參;所謂"增強免疫"實與【內經】"正氣存內"說暗合,然外感實熱證當禁用。

四、施用禁忌(據【本草備要】)
表實邪盛者忌
肝鬱氣滯者慎
陰虛陽亢者禁
癰疽初起毒盛者不宜

結語:黃芪之用,貴在"補氣托毒"四字。然今人濫用保健,往往犯"實實"之戒。昔年葉天士治虛損,必察陰陽消長而後用藥,此誠後學當法。用藥之道,在於識證精準,配伍得宜,非可執一藥而求萬效也。

(按:本文凡引古籍皆核校原典,配伍劑量因證而異,未敢妄定,臨證請遵醫囑。)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