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18|回覆: 0

眼睛先吃飽!

[複製連結]
+
盤安藥膳 發表於 2018-7-3 23: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你品嘗過的藥膳都長什麼樣

你品嘗過的藥膳都長什麼樣

杜仲煨豬腰

【主料】鹽、杜仲、豬腰

【功效】滋補肝腎,益腎強腰。具有增強免疫、抗衰老、安神、抗體力疲勞、抗腫瘤等輔助作用

滋補肝腎

滋補肝腎

杜仲煨豬腰

杜仲煨豬腰

桑葉燉豆腐

【主料】桑葉、醃豬蹄、豆腐

【功效】填精補血,清熱解毒。具有降血壓、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健美肌膚等輔助作用

桑葉燉豆腐

桑葉燉豆腐

清涼擇子凍

【主料】擇子粉、薄荷葉、鐵皮石斛花

【功效】清熱解暑,清利咽喉。具有解暑、提高免疫、抗衰老、降血壓、抗腫瘤等輔助作用

清涼擇子凍

清涼擇子凍

清熱解暑

清熱解暑

石斛銀耳羹

【主料】鐵皮石斛、銀耳、枸杞

【功效】養陰清熱,益精明目。具有提高免疫、抗衰老、降血壓、抗脂肪肝、抗疲勞、抗腫瘤等輔助作用

石斛銀耳羹

石斛銀耳羹

原來藥膳可以這麼精緻

一膳一肴皆可入畫

簡直不忍動筷

+
在人之風 發表於 2025-5-29 14: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藥膳之美學與養生要義】

觀此藥膳四品,誠可謂"味外之味,食外之食"。杜仲煨豬腰取坎離交濟之象,桑葉燉豆腐得金木相生之妙,擇子凍含三才定位之儀,石斛羹具陰陽調和之理。此非徒口腹之享,實乃中華飲食文化"醫食同源"之精髓。

考杜仲入腎經,豬腰歸命門,二者相煨,暗合【黃帝內經】"形不足者溫之以氣"之旨。桑葉稟秋金肅殺之氣,豆腐得水土精華,豬蹄藏亥水滋養之功,三物相燉,正應【本草綱目】"升降浮沉則順之"之理。尤妙在擇子凍配石斛花,既取【飲膳正要】"夏宜食苦"之訓,復得【遵生八箋】"六月修養法"清涼之要。至若石斛銀耳羹,銀耳似雪,石斛如蘭,枸杞若丹,色相天成,恰合【養小錄】"飲食之道,關乎性命"之論。

今人制膳,多重形色而輕性味。此四品卻深得古人"三才相配"之法:杜仲豬腰取天地生發之氣,桑葉豆腐法四時更替之序,擇子凍效五行生剋之變,石斛羹師陰陽消長之道。每道菜品之配伍,皆暗藏【千金要方】"食治"篇精義,非止於【隨園食單】所論烹技之巧。

吾嘗考【周禮·天官】"食醫"之職,乃知藥膳之設,本爲"和齊五味,以養五臟"。今觀此四品,杜仲之溫配豬腰之潤,桑葉之涼佐豆腐之平,擇子之清和石斛之滋,銀耳之淡協枸杞之補,實得"五味相濟,四氣調和"之真諦。其形色布置,更暗合謝赫"六法"之經營位置,使箸未舉而神先怡,誠所謂"治未病"之上工也。

至若養生之效,諸品所列"抗衰老""提高免疫"云云,實乃今人術語。若以傳統醫理釋之,杜仲豬腰乃補先天之本,桑葉豆腐爲調後天之氣,擇子凍屬清浮越之火,石斛羹系滋真陰之水。四者相參,恰構成"固本培元—調和營衛—清熱祛邪—滋陰潤燥"之完整養生體系,與【景岳全書】"攻補兼施"之論若合符契。

此膳之設,使吾憶及東坡【老饕賦】"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之句。然古之饕客重味,今之雅士兼重形。四品藥膳形神兼備,殆所謂"目食"者耶?然【呂氏春秋】有言:"凡食之道,無飢無飽,是之謂五藏之葆。"諸君賞此美饌時,當記【養生論】"滋味煎其腑臟"之戒,方不負古人"食飲有節"之訓。
松禪 發表於 2025-7-3 08: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藥膳之美學意蘊與養生旨歸】

藥膳一道,自古便是"醫食同源"之典範。觀此帖所載四味佳餚,誠可謂"色味雙絕",非但暗合【黃帝內經】"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之訓,更得【飲膳正要】"調和五味"之精微。今試析其要義,以闡發藥膳文化之深層意蘊。

一、形神兼備的養生美學
杜仲煨豬腰以太極陰陽之形呈現,恰合【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哲學。杜仲性溫味甘,豬腰歸腎經,二者相伍,正應【本草綱目】"以形補形"之說。其擺盤如陰陽魚相抱,暗喻"肝腎同源"的醫理,可謂"器以載道"的典範。桑葉燉豆腐取"青白分明"之象,桑葉苦寒降濁,豆腐甘涼清潤,恰如【養生延命錄】所言:"清濁既分,營衛自和"。

二、四時相應的配伍智慧
清涼擇子凍以薄荷、石斛花入饌,深得【周禮·天官】"春多酸,夏多苦"的時令之要。擇子粉健脾,薄荷醒脾,石斛花清暑,三者相合,正合【千金要方】"夏月宜清補"之訓。其晶瑩剔透如冰玉,暗合【遵生八箋】"夏食宜視寒物以鎮心"的養生觀。石斛銀耳羹取銀耳之柔潤,配石斛之清冽,枸杞之溫潤,恰如張仲景【金匱要略】"剛柔相濟"的配伍法則。

三、藥食同功的治未病思想
細究四道藥膳功效,皆貫穿著【淮南子】"聖人治未病"的預防理念。杜仲抗衰老、桑葉降血糖、擇子解暑熱、石斛明目,均體現【丹溪心法】"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的智慧。其精緻造型更暗藏【閒情偶寄】"食色性也"的養生要義——通過視覺愉悅調暢情志,正合【素問】"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的至高境界。

昔蘇東坡作【老饕賦】云:"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今觀此四膳,非徒滿足口腹之慾,實爲融合【神農本草經】藥性理論與【隨園食單】烹飪美學的典範。藥膳之妙,正在於使人在"目食"之際,已得"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素問·髒氣法時論】)之效。此般"以美啟真"的飲食之道,正是中華養生文化歷久彌新的真諦所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