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30|回覆: 0

女人吃什麼補血最快?

[複製連結]
藥膳門 發表於 2018-7-3 23: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大多女性存在這樣的問題:血氣凝結、堵塞,所以血液走的不暢快。

多數人談到補血,就會說是紅棗、紅糖、當歸,但是這些東西單用起來,補血效果很慢。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補血快、讓人皮膚嫩、衰老慢的東西。

最牛的補血湯

女人月經期,最好的補血湯就是四物湯了。四物湯有三種做法,這次教給大家的是燉排骨這種做法,因為味道比較不錯,中藥味也比較少些。

血虛型女性:四物湯多吃造血的食物

血虛型的人主要是身體缺血,或是缺少造血的元素,中醫上說『氣血同源』,因此調理時會從補血、補氣,以及增加身體對營養的吸收能力着手。

中藥材裏的當歸、熟地、何首烏、枸杞、龍眼肉、四物湯等,對血虛體質很有效。除此之外,應該多喝點四物湯。

四物湯

四物湯

四物湯

當歸、熟地、川芎、白芍、排骨、鹽。

1、排骨洗淨斬塊,汆水撈起;

2、將當歸、熟地、川芎、白芍各物洗淨;

3、煮沸瓦煲裏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文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補血調經,潤膚養發,改善面色蒼白、肌膚粗糙。

血瘀型女性:三紅湯活血去瘀、揮暗沉

血瘀型的女性,看起來氣色總是顯得暗沉,身體也比較容易出現疲勞和不明的酸痛感。這是因為身體的血沒有散開,全瘀在某些點上,月經來時就更明顯了。

因此,中醫會針對這類型的女性,以活血的藥材讓瘀散開,瘀散開後,氣色自然就亮起來!這類型的藥材比較多作加入料理食材使用,像是紅花、王不留行、莪朮、丹參、桃仁、黑木耳入菜,這裏推薦三紅湯。

三紅湯

三紅湯

三紅湯

紅棗7枚、紅豆50克、花生紅衣適量。

做法相當簡單,就是一個字:熬。

這道補血湯,最容易準備,東西容易買到,煮起來也相當簡單。更重要的是,補血效果非常好。如果有女性經期出現頭暈眼花,面容蒼白,就喝這道湯吧。

注意:如果把紅豆換成山楂,就是保護心血管的好湯!

健康補血食材

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平時忙於工作和照顧孩子,沒有多少時間能給自己做這些湯品來幫助補血,那麼這麼辦呢?

其實對於女性朋友們而言,日常還可利用一些直接吃的小零食達到補血效果。因為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具有補血的功效,而且也不需要女性花費太多的時間去弄。

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具有補血的功效

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具有補血的功效

水果類

龍眼、荔枝、葡萄、櫻桃、蘋果、桔子,櫻桃等等。

蔬菜類

菠菜、胡蘿蔔、油菜、黃花菜、蓮藕、紅蘿蔔。

五穀類

黑米、黑豆、紫米、糯米等等,紅棗、米和菊花熬粥。

堅果類

紅棗、核桃、桂圓等等,也都具有很好的補血功效。

茶飲類

丹參3錢,菊花適量,化瘀補血,中醫認為丹參『入心』,是最著名的活血化瘀中藥。(孕婦不要喝哦!)

補血養顏湯

補血養顏湯

補血養顏湯

消腫湯

20克薏仁、30克紅豆、適量冰糖。

1、提前將薏仁和紅豆放置在水中浸泡半天;

2、再取出瀝乾備用;

3、把薏仁和適量的水放一起煮,煮至半軟時,再將紅豆放入煮熟,之後再加冰糖即可。

此湯可以起到利水消腫的作用,同時還可以益氣補血,清熱排膿,有利女性養顏美容。

銀耳南瓜補血湯

銀耳南瓜補血湯

銀耳南瓜補血湯

南瓜200克、干蓮子20克、銀耳2朵、紅棗15顆、冰糖適量水1000毫升。

1、銀耳溫水泡發約30分鐘;南瓜去皮切滾刀塊;蓮子洗淨去苦心;紅棗洗淨;

2、砂鍋水燒開,先放銀耳和蓮子,小火煮15分鐘;

3、放紅棗再煮5分鐘,最後放南瓜,煮至變軟即可。

百合白果牛肉湯

百合白果牛肉湯

百合白果牛肉湯

百合、白果各50克,紅棗8個,牛肉300克,生薑3片。

1、白果去殼,浸去外衣洗淨;百合、紅棗洗淨,並紅棗去核;

2、牛肉切為薄片。先把百合、白果、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8碗水量);

3、武火煲沸,改文火煲至百合、白果熟爛,加入牛肉滾至熟,調入適量鹽和油便可。

補氣補血湯

有些女性稍微一跑就累得喘氣,似乎覺得很氣短,那就需要補氣補血一起來了,兩手都要硬。下面介紹兩款補氣補血湯。

桂圓肉姜棗煲瘦肉

桂圓肉姜棗煲瘦肉

桂圓肉姜棗煲瘦肉

桂圓肉10克、生薑3片、紅棗15個、豬瘦肉300克。

1、桂圓肉、紅棗洗淨,紅棗去核;豬瘦肉洗淨,切塊;

2、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

3、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這款補血湯,還有安神的功效,所以對更年期的女性也大有益處。孝順女兒,可以煲湯給媽媽喝。

章魚乾豬腳湯

章魚乾豬腳湯

章魚乾豬腳湯

章魚乾1~2隻(約150克)、豬腳2隻、生老薑1塊。

1、章魚乾略浸洗;老薑切片;

2、豬腳去毛、甲,洗淨,斬件,置沸水中稍滾片刻,再洗淨(即『飛水』);

3、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便可。

此補氣補血湯還健腰膝,所以中年婦女腰酸背疼者,可以適用。另外,章魚乾、豬腳可撈起佐餐用。

如果說,減肥是女性一生的事業,那補血就是女性一生的責任。趕緊補起來吧!

楊垂 發表於 2025-6-20 23: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婦人補血之道與四物湯三紅湯之應用】

女子以血為本,以氣為用。氣血充盈則膚澤神旺,氣血虧虛則色悴形羸。觀今人補血之法,多執紅棗、紅糖之屬,此雖為常道,然未明氣血生化之理,見效未免遲緩。今就經典補血方略,參以臨床心得,析而論之。

一、四物湯之精義
四物湯肇始於【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乃補血調經之聖劑。其組方之妙,在於四物各司其職:當歸甘溫質潤,補血而行血;熟地滋陰填精,大補肝腎之陰;川芎辛香走竄,活血而不傷正;白芍酸收斂陰,柔肝以藏血。四者相配,動靜相宜,補而不滯,誠如【成方便讀】所言:"地黃入腎,壯水補陰;白芍入肝,斂陰益血;川芎辛溫,通行血中之氣;當歸辛甘,溫養血中之血。"

今人以排骨燉煮四物,實為善法。血肉有情之品,最易滋養精血。【本草備要】謂豬肉"補肝益血",與四物相合,既減藥石之苦澀,又增補益之功。然需注意:陰虛火旺者宜減川芎之量;脾胃虛弱者當佐陳皮、砂仁以醒脾。

二、三紅湯之配伍
三紅湯取紅棗、紅豆、花生紅衣三味,看似平常,實含深意。紅棗甘溫,補中益氣而生血,【神農本草經】列其為上品;紅豆色赤入心,利水而不傷陰;花生紅衣(即花生皮)止血生血,現代研究證實其含豐富鐵質。三者相須為用,暗合"紅入心,心主血"之旨。

若易紅豆為山楂,則轉為活血消積之方。山楂酸甘化陰,能散瘀血而不傷新血,【醫學衷中參西錄】稱其"善入血分,為化瘀血之要藥"。然血虛兼瘀者,仍當以原方為妥。

三、補血食養要訣
1\. 擇時有度:經後七日為黃金調補期,此時血海空虛,吸收最良。
2\. 辨證施補:
血虛者宜阿膠、龍眼;
血瘀者宜黑木耳、玫瑰花;
氣血兩虛者當配伍黃芪、黨參。
3\. 忌口須知:補血期間忌濃茶、生冷,恐其澀滯脾胃,妨礙運化。

四、簡便食療舉隅
晨起空腹服龍眼肉七枚,以米酒蒸透者尤佳
黑芝麻炒研,合核桃仁等分,每日食一匙
桑椹干與枸杞各三錢,沸水沖泡代茶

要之,補血之道,貴在明辨體質,知常達變。四物湯乃通調之劑,三紅湯為平和之方,二者各有所主。若能參以適量運動(如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一式)、子時前就寢,則氣血生化有源,何愁顏之不華、血之不充?學者當於經典中求法,於生活中踐行,方得補血之真諦。
道重さゆみ 發表於 2025-7-15 21: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婦人補血之道與四物三紅湯之妙用】

婦人以血為本,以氣為用。氣血充盈,則月事以時下,容顏潤澤;氣血虧虛,則面色萎黃,經候不調。今觀帖中所言補血諸法,誠得中醫調養之要旨,然其間機理,尚有可申明之處。

一、四物湯之配伍精義
四物湯肇始於【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乃補血調經之祖方。當歸甘溫質潤,補血和血;熟地滋陰填精,乃"血中血藥";川芎辛香走竄,活血行氣;白芍酸收斂陰,柔肝止痛。四藥相伍,動靜結合,補而不滯,誠如【成方便讀】所言:"血虛者,補之以味,四物湯乃養血之正劑。"然帖中以排骨燉煮,實為良法。蓋血肉有情之品,最易滋養精血,【韓氏醫通】所謂"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正此之謂也。

二、三紅湯之食療智慧
紅棗甘溫,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紅豆色赤入心,利水活血;花生衣(紅衣)收斂止血,現代研究證實其能提升血小板。三物相合,暗合"紅入心,心主血"之旨,尤宜血瘀兼見血虛之證。若易紅豆為山楂,則取其酸甘化陰、活血化瘀之功,於心血管確有裨益,此即【食療本草】"食治"思想之體現。

三、補血當辨體質
帖中分"血虛"、"血瘀"二型,實得辨證論治之要。然臨床尚有:
1. 氣血兩虛:當配伍黃芪、人參,取當歸補血湯(黃芪五倍於當歸)之意
2. 脾不統血:宜加白朮、茯苓,遵歸脾湯之法
3. 肝腎不足:可佐以枸杞、山茱萸,宗左歸丸之旨

四、日常調攝須知
1. 飲食禁忌:血虛者忌過食苦寒(如綠茶),防傷脾胃;血瘀者少食肥甘,免助痰濕
2. 起居有常:【內經】云"臥則血歸於肝",子時前就寢最利養血
3. 情志調暢:郁怒傷肝,肝鬱則血滯,故當"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今人生活節奏急促,若確無暇煎湯,可擇:
龍眼肉配粳米煮粥(【老老恆言】法)
黑芝麻九蒸九曬後蜜丸(【抱朴子】方)
桑椹膏溫水化服(【攝生眾妙方】錄)

要之,補血之道,貴在辨證施治,持之以恆。四物、三紅諸湯雖佳,亦需因人制宜。倘能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再輔以適當藥膳,自能氣血調和,容顏永駐。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