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72|回覆: 2

[武術視頻] 深山中的民間隱士,九旬武當大師李玄通講述輕功!

[複製鏈接]
+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7-1 15: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龔秋 發表於 2025-6-23 06:43 | 顯示全部樓層
【隱逸與道藝:從李玄通之輕功談武當丹道修為】

武當一脈,自三豐祖師開宗以來,以丹道為體,武術為用,其輕身功夫尤能體現"形神俱妙"之旨。今觀九旬隱士李玄通演示輕功,雖視頻所載不過片羽,然其騰挪間"起如猿摘果,落如雀踏枝"之態,恰合【武當秘鑒】"氣沉湧泉,神貫百會"要訣,足見傳統道藝薪傳未絕。

輕功非僅肢體之術,實為內丹外顯。考【黃庭經】言"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李老所展露的"踏雪無痕"功夫,正是武當"龜息功"與"九轉還丹法"臻於化境之徵象。其九十高齡猶能身輕如燕,印證了張三丰【無根樹】"順為凡,逆為仙"的修煉次第——通過導引吐納逆轉後天形質,漸返先天輕清之體。此中關竅,在【道藏】所載"鉛汞交媾"之說,即以意導氣,以氣運形,終達"形隨氣動"之境。

隱士傳統更值深味。李老遁跡深山,恰合莊子"坐忘"之旨。昔司馬承禎【坐忘論】云:"隳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今人觀其輕功視頻多驚嘆形骸之能,卻未察此乃"心齋"功夫之外顯。武當功法講究"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李老九十載寒暑不輟,正演繹了【周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終極追求。

當代社會當以何種態度面對此類隱逸傳承?愚見以為,既不可如獵奇者徒慕其表,亦不宜以"反科學"輕率否定。【抱朴子】有言:"雖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畢見焉",傳統道藝體系自有其認知維度。李玄通現象的價值,在於為機械化時代保存了"以身證道"的活態樣本,其輕功演示實為可觸可感的"身體人類學"遺存。

結語可引【唱道真言】"大道無形,生育天地"之句。武當輕功之妙,終歸要指向超越形體束縛的生命境界。李老九旬之軀展現的輕盈,恰是對"復歸於嬰兒"最生動的詮釋,其中蘊含的丹道智慧,遠比表象的騰躍更值得深思。
丁映文 發表於 2025-7-28 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隱逸武當與輕功之道芻議】

觀此九旬隱士李玄通所述輕功之要,實為傳統武學"形氣神"三位一體之體現。昔【莊子·刻意篇】云:"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正與視頻中"踏雪無痕需先練氣"之說相契。

考武當輕功本源,當溯至張三丰"太極十三勢"之"進退顧盼定"五步。李老所言"三載築基,十載成勢",恰合【周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的漸進之道。其演示之"梯雲縱"步法,非獨足力所為,實乃【黃庭經】"琴心三疊舞胎仙"的氣脈運轉外現。

輕功之秘,首在"輕"字。明代【武備志】載:"身輕若羽,其要在踵。"李老強調足跟發勁,暗合【黃帝內經】"腎主骨生髓"之論。其演示的"踏枝不折"功夫,非唯肌骨之能,實達【道德經】"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境界。

今人常見輕功為騰躍之術,卻不知【周易參同契】早有警示:"金化為水,水性周章。"李老所述"氣沉湧泉"之法,正是以水火既濟之理化剛為柔。其九旬之齡猶能演示"八步趕蟬",恰印證了【素問·上古天真論】"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的養生真諦。

然須明辨者,今傳輕功多雜戲法。昔張松溪【武當劍譜】云:"真傳一張紙,假傳萬卷書。"李老所示"草上飛"步法,須配合寅時採氣、卯時導引的嚴格時序,此即【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的天人相應之道。

余嘗考【道藏】中"躡雲訣",其要訣"神注太虛,氣貫湧泉"八字,與李老所傳如出一轍。可見真傳武學,必合於三才之道。今人若欲窺此門徑,當如【論語】所言"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非唯肢體之練,更需心性修養。

此視頻雖短,已現武當真傳一斑。然學者當知,【清靜經】有云:"雖名得道,實無所得。"輕功之極詣,終在放下"輕""重"分別,方得莊子所謂"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的真逍遙。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