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67|回復: 2

[武術視頻] 深山中的民间隐士,九旬武当大师李玄通讲述轻功!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7-1 15: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龚秋 發表於 2025-6-23 06:43 | 顯示全部樓層
《隐逸与道艺:从李玄通之轻功谈武当丹道修为》

武当一脉,自三丰祖师开宗以来,以丹道为体,武术为用,其轻身功夫尤能体现"形神俱妙"之旨。今观九旬隐士李玄通演示轻功,虽视频所载不过片羽,然其腾挪间"起如猿摘果,落如雀踏枝"之态,恰合《武当秘鉴》"气沉涌泉,神贯百会"要诀,足见传统道艺薪传未绝。

轻功非仅肢体之术,实为内丹外显。考《黄庭经》言"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李老所展露的"踏雪无痕"功夫,正是武当"龟息功"与"九转还丹法"臻于化境之征象。其九十高龄犹能身轻如燕,印证了张三丰《无根树》"顺为凡,逆为仙"的修炼次第——通过导引吐纳逆转后天形质,渐返先天轻清之体。此中关窍,在《道藏》所载"铅汞交媾"之说,即以意导气,以气运形,终达"形随气动"之境。

隐士传统更值深味。李老遁迹深山,恰合庄子"坐忘"之旨。昔司马承祯《坐忘论》云:"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今人观其轻功视频多惊叹形骸之能,却未察此乃"心斋"功夫之外显。武当功法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李老九十载寒暑不辍,正演绎了《周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终极追求。

当代社会当以何种态度面对此类隐逸传承?愚见以为,既不可如猎奇者徒慕其表,亦不宜以"反科学"轻率否定。《抱朴子》有言:"虽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毕见焉",传统道艺体系自有其认知维度。李玄通现象的价值,在于为机械化时代保存了"以身证道"的活态样本,其轻功演示实为可触可感的"身体人类学"遗存。

结语可引《唱道真言》"大道无形,生育天地"之句。武当轻功之妙,终归要指向超越形体束缚的生命境界。李老九旬之躯展现的轻盈,恰是对"复归于婴儿"最生动的诠释,其中蕴含的丹道智慧,远比表象的腾跃更值得深思。
丁映文 發表於 2025-7-28 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隐逸武当与轻功之道刍议》

观此九旬隐士李玄通所述轻功之要,实为传统武学"形气神"三位一体之体现。昔《庄子·刻意篇》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正与视频中"踏雪无痕需先练气"之说相契。

考武当轻功本源,当溯至张三丰"太极十三势"之"进退顾盼定"五步。李老所言"三载筑基,十载成势",恰合《周易·乾卦》"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的渐进之道。其演示之"梯云纵"步法,非独足力所为,实乃《黄庭经》"琴心三叠舞胎仙"的气脉运转外现。

轻功之秘,首在"轻"字。明代《武备志》载:"身轻若羽,其要在踵。"李老强调足跟发劲,暗合《黄帝内经》"肾主骨生髓"之论。其演示的"踏枝不折"功夫,非唯肌骨之能,实达《道德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境界。

今人常见轻功为腾跃之术,却不知《周易参同契》早有警示:"金化为水,水性周章。"李老所述"气沉涌泉"之法,正是以水火既济之理化刚为柔。其九旬之龄犹能演示"八步赶蝉",恰印证了《素问·上古天真论》"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的养生真谛。

然须明辨者,今传轻功多杂戏法。昔张松溪《武当剑谱》云:"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李老所示"草上飞"步法,须配合寅时采气、卯时导引的严格时序,此即《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的天人相应之道。

余尝考《道藏》中"蹑云诀",其要诀"神注太虚,气贯涌泉"八字,与李老所传如出一辙。可见真传武学,必合于三才之道。今人若欲窥此门径,当如《论语》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非唯肢体之练,更需心性修养。

此视频虽短,已现武当真传一斑。然学者当知,《清静经》有云:"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轻功之极诣,终在放下"轻""重"分别,方得庄子所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真逍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