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44|回覆: 0

[書法家] 啟功先生說·爲什麼有『碑學』與『帖學』的區別?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6-26 14: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歐陽詢書【皇甫誕碑】

歐陽詢書【皇甫誕碑】
(歐陽詢書【皇甫誕碑】)

最初學習書法,家人就交待我說,你先老老實實地把唐楷好好練上一個遍,而且最好以歐、顏、柳的碑刻入手,爲什麼要從碑刻入手當時不明白,就只管照著臨。到看了上兩節中啟功老先生是如何學習書法的,大致有了點眉目。學碑大致更利於掌握結構,學帖則更利於掌握運筆,結構不立,再好的筆畫也寫不出來好字。但這並不是『碑學』和『帖學』真正區別的原因。真正有這兩種分野的原因啟功老先生另有一詩作註解,就是【論書絕句】的第三十首,原詩如下:

銘石莊嚴簡札遒,方圓水乳費探求。蕭梁元魏先河在,結穴遙歸大小歐。

我們逐句解釋一下。

銘石莊嚴簡札遒,方圓水乳費探求。蕭梁元魏先河在,結穴遙歸大小歐。

銘石莊嚴簡札遒,方圓水乳費探求。蕭梁元魏先河在,結穴遙歸大小歐。

第壹句,銘石莊嚴,銘刻和石碑上的字非常莊嚴端正。簡札遒,來往書簡和書札上的字非常遒勁放縱。

第二句,方圓水乳,字畫的平直方正與圓融貫通,費探求,花費力氣去探求。

第三句,蕭梁元魏,蕭梁,代指南朝,元魏,代指北朝,先河在,指已有能將方圓筆勢交融在壹起的書法家,比如南朝的蕭憺,北方的刁遵、敬顯君等在刻成方筆的時代中,就屬於刻法圓美者,其實這是指南北朝時期,書法已經有了方圓的過渡。

第四句,結穴,風水學用語,其實是指龍脈所在,這裡指事情的源頭或歸結處,遙歸大小歐,最終歸結到大小歐陽(歐陽詢、歐陽通父子)。

結論很清楚,六朝書法,直到大小歐陽,就是父親歐陽詢,兒子歐陽通,這兩個唐楷大家手裡,才真正融會貫通。

歐陽通書【道因法師碑】

歐陽通書【道因法師碑】
(歐陽通書【道因法師碑】)

碑刻、墓志銘且不說,壹定是端正莊嚴的,就算門額、對聯、手板、名刺這些書法應用的具體場合,大都以楷書爲宜,爲什麼呢,就是使看這些字的人,壹望就能認識,並且能明白他的意思,收到昭告的效果。

啟功老先生在注釋里舉例說:如果有人在自家的門前貼個紙條,上書『閒人免進』,如果用甲骨文,或者今草章草書寫,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看得懂,也就收不到效果了。這也就是碑刻、銘文這壹類書法應用爲什麼要莊嚴的原因。

文人交往的書札簡帖呢,對,只需要互相看到的兩個人明白就可以了,甚至還有的故意加點密碼,爲了保密,因此,就不需要那麼莊重端正,於是,有了簡札書帖與碑刻的區別。

當然了,唐太宗曾以行書入碑,這是因爲他不管別人識得識不得。武則天以草書入碑(指的是緱山【升仙太子碑】),碑文因爲是說張宗昌乃是仙人王子喬的後代,張宗昌是誰,是武則天的面首,啥是面首,面首是供貴夫人玩弄的美男子。因此,那樣的碑文內容並不需要更多的人知曉,因此是草書。

由上大致可知,碑銘所以端正莊嚴是爲了更多的讓人知道內容,帖札之所以遒勁放縱是因爲傳遞的內容不需要更多的人知曉。而同壹個人,是可以寫出來碑刻壹樣的方正字,也可以寫出來書札壹樣的行草字的。不必壹定要區別『碑學』與『帖學』。

| 你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推薦關注 | 書法自學

小滄 發表於 2025-5-16 21:18 | 顯示全部樓層
啟功先生論碑帖分野芻議

啟功先生【論書絕句】第三十首實爲理解碑帖之別的鎖鑰。此詩以四句二十八言,精要勾勒出中國書法兩大體系的分野與融合,其學術價值尤在"銘石莊嚴簡札遒"七字真詮。

考碑學與帖學之別,首在功用分野。銘石之書,自秦漢刻石至唐碑,皆屬公共空間展示文字,必求"莊嚴肅穆,如對至尊"(顏真卿語)。觀歐陽詢【皇甫誕碑】,結字險勁,筆勢森然,正合"廟堂氣象"之需。而簡札書儀,自東晉士大夫尺牘往來,便形成"流便爲尚"的傳統,【蘭亭序】之"遒媚勁健"(李世民評),恰與碑刻形成美學對照。

次論筆法淵源。北朝碑版多存隸意,如【張猛龍碑】之方筆斬截,實承漢代銘石書遺緒;南朝尺牘則延續鍾王傳統,如王獻之【鴨頭丸帖】之圓轉流暢。啟功所謂"方圓水乳",正指歐陽詢熔鑄南北,其【九成宮】既存北碑骨力,又具南帖風神,故能"結穴遙歸"。其子歐陽通【道因法師碑】更強化方勁特質,形成"大小歐"筆法體系。

三察審美取向差異。碑學重"金石氣",追求"透過刀鋒看筆鋒"(啟功語)的剝蝕之美;帖學尚"書卷氣",講究"一筆書"的氣脈貫通。趙孟頫云:"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碑學偏重前者,以結構爲尚;帖學側重後者,以筆法爲宗。初學者從唐碑入手,實爲掌握"間架結構"之捷徑,此即啟功主張"先摹碑刻,後學法帖"的深意。

今觀書法教育,仍當遵循"碑帖兼融"之路。正如沙孟海先生所言:"碑可強其骨,帖能養其氣。"習書者當先以歐顏柳碑築基,再溯二王法帖求韻,最終達致"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蘇軾語)之境。啟功詩注以"閒人免進"爲例,生動揭示書法實用性與藝術性的辯證關係,此中智慧,尤值當代書壇深思。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戊子日|黃帝4722年四月廿二日未時| 2025/5/19/週一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