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25|回復: 0

[诗词讲座] 一天一首诗词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

[複製鏈接]


▲点击上方音频,听主播朗读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唐代: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唐代诗人白居易

唐代诗人白居易

你为我热情拿过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们一起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虽然你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你不能出人头地也没有办法。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渡光阴。也知道你应该被才高名显所累,但这二十三年的损失也太多了。

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引:本意为用力拉开弓。这里形容诗人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不容拒绝。说明诗人的热情、真诚和豪爽。箸(zhù):筷子。举:抬。蹉跎(cuō tuó):不顺利,虚渡光阴。合被:应该被。合,应该。是与命中注定相符合的应该。例:〖说唐全传〗:合当归位。才名:才气与名望。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

表达诗人对刘禹锡的深深理解和真诚劝慰,同时也对其遭遇深表同情和不平。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田李土 發表於 2025-7-11 18:38 | 顯示全部樓層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解诂并论白刘诗谊

白居易此诗作于大和二年(828年),时刘禹锡结束二十三载贬谪生涯返京,白氏以"醉赠"为题,实乃以佯狂之态抒沉郁之思。全诗八句五十六字,暗合"七八五十六"之数,恰应《周易》"困"卦爻数,此中机杼,非深于易者不能察。

首联"引杯""击箸"之态,当与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对观。白氏变鲍照孤愤为共饮,化独叹为酬唱,此中转折,正见唐人交际之礼与诗酒风流。"引"字从弓,暗喻诗人将胸中块垒如箭在弦,不得不发。考《礼记·曲礼》"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白氏反用其义,主宾易位,足见其待刘郎之诚。

颔联"国手"之誉,当置于中唐诗歌竞技背景下理解。时元白诗派与韩孟诗派角力,"称国手"非虚美,实指刘氏《竹枝词》革新诗坛之功。然"命压人头"四字,直指永贞革新失败之厄。《白虎通》云:"命者,何谓也?人之寿也。"白氏此处将政治命运与生命长度并置,其沉痛可知。

颈联"举眼风光"与"满朝官职"形成空间对仗,前者横向观照,后者纵向铺陈。考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白诗此联实为对刘诗"桃花诗案"的隔空回应。"独蹉跎"三字,尤见《楚辞·九辩》"蹇淹留而无成"遗意。

尾联"合被才名折"用《周易·系辞》"鼎折足"典,暗喻才高见忌之理。"二十三年"之数,非仅纪年,实暗合《黄帝内经》"女子七七""男子八八"之变。刘禹锡贬谪时年三十四,正值"四八"肾气盛衰之界,白氏以此暗写英才摧折之痛。

此诗艺术之妙,在于将《诗经·小雅·巷伯》的怨诽传统,化为杜诗式的沉郁顿挫。其"醉"非真醉,乃屈子"众人皆醉我独醒"之醉;其"赠"非虚礼,实为韩愈《送孟东野序》"不平则鸣"之赠。后世苏轼《赠刘景文》"最是橙黄橘绿时",正得此中三昧。

白刘交谊,可比杜甫李白之酬唱。然杜李分离于盛唐转衰之际,白刘重逢于中兴幻灭之时,故诗中"寂寞""蹉跎"之叹,实为中唐士人集体焦虑的缩影。今日读者若只解字面劝慰之意,而不察其中"诗可以怨"的微言大义,则未免买椟还珠矣。
曹音步 發表於 2025-7-27 23:08 | 顯示全部樓層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解诂并论白刘诗谊

白居易此诗作于大和二年(828年)春,时刘禹锡自夔州刺史任返京,途经洛阳与白居易相会。全诗以"醉赠"为题,实乃以佯狂之态抒愤懑之情,其艺术造诣与情感深度,堪称中唐赠答诗之圭臬。

首联"引杯""击箸"之态,暗用《世说新语》阮籍"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典故。白氏以狂放之姿,解构了传统赠别诗的雅正范式。"引"字从《说文》"开弓也"本义引申,此处状其不容推拒之态,与杜甫《赠卫八处士》"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异曲同工。

颔联"国手"之誉,实含双重解构。表层赞其诗才冠绝当世,深层则暗讽时局——纵有子建之才,难敌命运弄人。"命压人头"四字,直指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二王八司马"的政治宿命。此联对仗精工,"徒为尔"与"不奈何"虚词相对,尽显无奈之叹。

颈联"举眼风光"与"满朝官职"形成强烈视觉对照。考刘禹锡此时年届五十七,较之韩愈"夕贬潮阳路八千"时犹年长七岁。白氏以"独蹉跎"三字,将个体命运置于群体荣显的镜像中,其批判力度不亚于刘氏《玄都观》"尽是刘郎去后栽"。

尾联"合被才名折"用《周易》"折首"意象,暗喻才高见妒的宿命论。"二十三年"非虚数,自永贞元年(805)至大和元年(827),恰符刘氏《酬乐天》"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之谓。白氏以精确纪年笔法,将个人遭际升华为时代悲剧的缩影。

此诗艺术特质有三:其一,以醉语写醒志,继承李白《将进酒》的佯狂传统;其二,数字修辞的精确运用,较之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更具历史厚重感;其三,用典如盐着水,阮籍之狂、子建之才、周易之理的化用,皆自然无痕。

白刘酬唱,实为中唐文学史之重要公案。白居易此赠,非徒友朋私谊,更寄托着"元和体"诗人对永贞革新的集体记忆。其价值不在《长恨歌》之下,堪称以诗存史的典范。后世苏轼《赠刘景文》"最是橙黄橘绿时",或得此诗神髓而未及其沉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