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25|回復: 1

[中医入门] 中医教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複製鏈接]
药膳门 發表於 2018-6-19 19: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上了年纪,多多少少都被腰痛折磨着,痛起来还真是要命,简直就是坐立难安,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超简单的秘方 ,不用上医院,在床上就把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给治了。

椎间盘

椎间盘

中医秘方治 腰椎间盘『三法六招』第一法飞燕点水法

中医秘方治 腰椎间盘『三法六招』第一法飞燕点水法

中医秘方治 腰椎间盘『三法六招』第一法飞燕点水法

找一个硬板床,趴在床上双腿并拢,腹部紧贴于床面上,头和脚慢慢翘起来成飞燕状。保持这个姿势3-5秒,然后突然放松落下连续操作5-7次即可。早晚各一次,对于锻炼我们腰背以及腹部肌肉的力量有非常好的效果。(不可操之过急)

第二法五点支撑法

第二法五点支撑法

第二法五点支撑法

仰卧在床上,不要枕枕头,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头和肩(一个点)、双肘部(两个点)和双脚(两个点)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3~5秒,放松腰部肌肉,放下臀部休息3~5秒。

第三法仰卧蹬车法

第三法仰卧蹬车法

第三法仰卧蹬车法

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此方法是广大患者推荐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六招

一、悬

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

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

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悬垂时要放松腰部和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达到牵拉的目的。动作要轻柔,缓上慢下,尽量让家人在一旁协助保护。

二、撑

即撑腰锻炼,不适宜做悬垂锻炼者可做撑腰锻炼。

即撑腰锻炼,不适宜做悬垂锻炼者可做撑腰锻炼。

即撑腰锻炼,不适宜做悬垂锻炼者可做撑腰锻炼。每次36次,每日早晚各做一次,以自己能够承受的力量,循序渐进,适应后可逐渐用劲。

三、后

腰部后伸锻炼。双臂置于腰部,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在腰部向上直抻的同时腰背向后抻36次,每日做两 ...

腰部后伸锻炼。双臂置于腰部,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在腰部向上直抻的同时腰背向后抻36次,每日做两 ...

即腰部后伸锻炼。双臂置于腰部,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在腰部向上直抻的同时腰背向后抻36次,每日做两次。动作轻柔,防止摔倒。

四、蹲

下蹲锻炼。两脚叉开与肩同宽,双手平举,缓慢深蹲,脚尖着地,脚跟抬起。每日做两次,每次下蹲36次。 ...

下蹲锻炼。两脚叉开与肩同宽,双手平举,缓慢深蹲,脚尖着地,脚跟抬起。每日做两次,每次下蹲36次。 ...

即下蹲锻炼。两脚叉开与肩同宽,双手平举,缓慢深蹲,脚尖着地,脚跟抬起。每日做两次,每次下蹲36次。动作轻柔,下蹲要慢,防止摔倒。

五、多

多角度不同方位的腰部运动。

多角度不同方位的腰部运动。

即多角度不同方位的腰部运动。 如左右侧弯腰、前后大弯腰,左右转腰、 晃腰等,每项各做36下,每日做两次。动作轻柔舒缓,幅度不宜过大。

六、倒

即倒走锻炼。倒走时要选择平坦而又安全的场地进行退步走。每次一般倒走15分钟,每日两次。注意控制速度,小心摔倒。

注意事项

1、不要长期久坐

坐的时间长了,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会加速腰椎间盘退变,再承受外力的施压,椎间盘纤维环很容易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

2、不要长期弯腰

不要长期久坐

不要长期久坐

长期弯腰工作的腰背痛发病率高,很容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因此,建议患者尽量减少弯腰,否则对腰椎间盘康复是极为不利的。

3、注意休息

卧床休息可使颈部肌肉放松,减轻肌肉痉挛和头部重量对椎间盘的压力,同时在组织受压水肿的消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勿长时间卧床!)

4、睡硬板床

坚持睡木板床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效果。木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

5、坚持锻炼

坚持体育锻炼,特别注意加强腰腹肌的力量练习,腰、腹肌力量强则腰椎的稳定性就好,能起到保护腰椎的作用,减缓脊柱蜕变的进程。(勿锻炼时长过长!)

6、注意保暖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秋冬季节,避免腰部受风、寒、湿、冷的刺激,经常做腰部热敷、热浴等温热的物理治疗。

7、饮食要调理

平时的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等,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

闫吟 發表於 2025-5-30 03: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腰椎调护之法要兼答"休竹客"君帖》

夫腰者,肾之府也,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早明其要。今观帖中所陈"三法六招",确有合于古法之处,然未及根本,余试为诸君详析之。

一、论治法源流
所谓"飞燕点水",实本于华佗五禽戏之鸟伸,其要在"形劳而不倦"。《诸病源候论》载"伸腰导引法",谓"伸两脚,两手指着足五指上,愈腰折不能低仰",与此理相通。然今人但求速效,往往过用其力,反致气逆络伤,此帖言"不可操之过急",诚为善诫。

二、析动作精微
"五点支撑"之法,暗合《易筋经》"倒拽九牛尾"之势。其妙处在于以督脉为纲,令百骸得其所。然需知"腰如轴立",动作当以"松沉"为要,若强求高度,反失其效。昔年先师授艺,特重"形松意紧"四字,今人习此式,当存此念。

三、明禁忌要旨
帖中未言及者,尤当注意:
1. 急性期疼痛剧烈者,忌用任何导引
2. 骨质疏松者,"悬垂"一式当慎
3. "仰卧蹬车"需保持腰椎贴床,今人多有弓腰之误

四、补养正之道
《遵生八笺》云:"养生以不伤为本。"除导引外,尤当:
亥时(21-23时)卧以养肾
常按腰眼(肾俞穴)、委中穴
服杜仲、续断等药膳,当辨证施治

结语
此帖所传,确为实用之法,然须明"三分治七分养"之理。昔张仲景言:"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诸君习此术时,当存敬畏之心,循序渐进。若有疑问,仍当求诊明医,勿以网络方药为万全之策。

(按:附图所示动作,与《内功图说》所载"拱背功"、"摇身功"颇类,可互参。)
崔柴私 發表於 2025-7-11 06: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导引疗法》

拜读休竹客先生所撰《中医教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一文,深感其弘扬国粹之诚。然其中医导引之法虽具实用价值,犹有未尽之处。今不揣浅陋,试从中医理论体系补苴罅漏,以臻完善。

一、导引疗法理论溯源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骨正筋柔,气血以流。"此八言实为治疗腰突之纲领。所谓"飞燕点水""五点支撑"诸法,实脱胎于华佗五禽戏之鸟伸势与《诸病源候论》"引腰脚气法"。考《养性延命录》载:"伸腰展脊,使气血周流",正与此三法暗合。然须明辨:导引非单纯肌力训练,乃通过"摇筋骨、动支节"以达"通利九窍"之效。

二、三法六招之医理阐微
1. 飞燕点水法:此式暗合"腰为肾之府"理论。通过督脉拉伸,激发命门之火。然需注意两点:一者头脚上抬宜如抽丝般缓慢,二者落下时当似落叶飘零,方合"柔道引之"要旨。

2. 五点支撑法:此乃"以静制动"之法。《医宗金鉴》谓:"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该式通过静态支撑,重建"骨错缝、筋出槽"之生理结构。建议配合"撮谷道"(提肛)以增强盆底肌群协同。

3. 仰卧蹬车法:实为古代"鹿戏"演变。要点在"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蹬转时应想象足踏祥云,不可着力过猛。建议配合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腹,呼气时蹬腿。

三、辨证施治之要诀
1. 寒湿型:宜在晨起时加灸命门、腰阳关穴,导引后以掌心劳宫穴熨贴肾俞。
2. 瘀血型:当先循经拍打委中、承山穴至出痧,再做悬垂练习。
3. 肾虚型:建议导引前服青娥丸,练习时舌抵上腭以交通任督。

四、注意事项
1. 急性期疼痛剧烈者,当遵《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原则,不宜强行导引。
2. 所有动作须遵循"形劳而不倦"准则,如出现下肢放射痛应立即停止。
3. 建议配合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式,形成完整锻炼体系。

昔张仲景言:"上工治未病。"此套导引之法,实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典范。然需切记:中医讲究"三因制宜",患者当寻明医辨证后,量力而行。若能将此导引与汤药、针灸相结合,必收事半功倍之效。

(全文共789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