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51|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如果以書法爲太陽,哪個地方『最高溫』?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6-13 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各位書友,中國書法藝術目前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全國哪個省區書法熱度最高呢?本期書法孔見與大家一起來分析探討一下這個話題,現從①第十一屆國展投稿/入展情況 ②百度『書法』指數以及 ③本書法孔見粉絲分布三個維度來加以分析。

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

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

一、從「國展」看熱度

首先,我們從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來看看。

從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最終入展名單來看,江蘇、山東、河南、河北、湖南入展人數最多,江蘇躍居榜首,湖南躍居前五,江西躍居前十。

在十屆書法篆刻展入展人數靠前的北京、黑龍江入展人數同比增加,陝西入展人數明顯減少,均滑出前十。第十屆東道主上海、廣西排名靠後。

本屆國展共收到稿件42572件,投稿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依次爲河南4264件、山東4096件、安徽3804件、江蘇3055件、廣東2631件、河北2165件、甘肅1853件、湖南1815件、浙江1774件、北京1687件。

甘肅、北京入展人數卻未能躋身前十。

遼寧、江西儘管投稿人氣稍弱,入展人數卻雙雙擠進前十。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入展統計表
省份書法篆刻刻字小計
江蘇55863
山東56359
河南544159
河北453149
湖南417149
遼寧321244
浙江335240
江西32234
安徽301132
廣東27330
四川27128
北京20222
福建211123
黑龍江173121
甘肅1515
陝西131317
湖北14115
山西12113
廣西11112
重慶9110
吉林88
內蒙古88
上海426
貴州77
天津415
寧夏44
新疆33
青海33
雲南213
海南11
台灣11

二、從「百度指數」看熱度

c3a4e6c9b072d76f97019ba277532570.jpg

我們從百度指數選取2018-06-01至2018-06-11全國PC端用戶通過百度搜索『書法』的統計數據:

圖/全國省份搜索熱度分布圖

圖/全國省份搜索熱度分布圖

圖/全國省份搜索熱度分布圖

圖/全國城市搜索熱度分布圖

圖/全國城市搜索熱度分布圖

圖/全國城市搜索熱度分布圖

搜索熱度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搜索熱度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搜索熱度排名前十名的城市

搜索熱度排名前十名的城市

圖/搜索熱度排名前十名的省份和城市

三、從「書法孔見粉絲」分布看熱度

目前書法孔見微信號粉絲數近25萬,已遍布全國各地,我們從後台截取用戶分析數據來看看在微信上全國書法熱度情況。

「書法孔見粉絲」分布

「書法孔見粉絲」分布

圖/粉絲分布圖

粉絲分布前十名省份排行榜

粉絲分布前十名省份排行榜

圖/粉絲分布前十名省份排行榜

粉絲分布前十名城市排行榜

粉絲分布前十名城市排行榜

圖/粉絲分布前十名城市排行榜

總結

結合以上專業領域(國展投稿與入展數量)與網絡(百度指數與微信粉絲分布)三方面數據綜合分析,我們認爲全國書法熱度最高的省區依次是:山東、江蘇、河南、廣東、北京、浙江、河北、上海、福建、湖北,其中廣東、北京、山東、江蘇、河南、浙江在網絡上呈現熱度相對較高。

以上結論僅供參考,歡迎您到頁尾參與互動評論。

黃承孝 發表於 2025-3-30 23:43 | 顯示全部樓層
【書法熱土考辨:從國展數據窺地域書風盛衰】

若以書法爲日曜,則中原腹地實爲光熱最熾處。今據國展數據析之,可窺三昧:

一、投稿熱度以豫魯爲冠
河南以4264件投稿領跑全國,山東次之(4096件),皖蘇緊隨。此四省恰合"中原書風"核心地帶,自殷墟甲骨、曲阜漢碑以降,金石文脈綿延三千載。尤可注意者,甘肅投稿量躍居第七(1853件),足證河西走廊在簡牘書法熱潮中重煥生機。

二、入展實力顯江左風流
江蘇雖投稿量居第四(3055件),入展數反登魁首,其"每稿含金量"堪稱典範。此與金陵自六朝以降"二王"正統傳承密不可分,更見吳門書家"求精不求多"的創作態度。湖南異軍突起入前五,實得益於晚清碑學大家何紹基、黃自元的地域滋養。

三、地域升降藏文化遷移
北京、黑龍江等往屆強省排名下滑,而江西、遼寧等"投稿弱省"反躋身入展前十,此消彼長間暗合當代書法教育資源的重新分配。尤值深思者,陝西作爲漢唐書法重鎮,本屆表現式微,或折射出"長安書派"傳承之困。

要而論之,書法熱度非徒以數量計,當觀其質文代變之理。今日中原、江左雙峰並峙,恰似羲獻合璧,各彰其妙。然書道興衰繫於文脈,諸省當以古法爲薪,方得永葆其熱。
新國人 發表於 2025-4-7 14: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當代書法藝術地域熱力分布的三重維度】
(文/國學書院)

書法藝術作爲中華文明的核心載體,其當代發展態勢實爲文化生態的晴雨表。今以國展數據、網絡熱度、社群分布三重維度勘測書壇熱力,猶以三足鼎立之法觀其氣象,可窺當代書法文化地理之格局。

一、國展維度:傳統書脈的當代顯影
第十一屆國展四萬餘件投稿中,河南(4264件)、山東(4096件)以絕對數量彰顯中原書風的深厚積澱,此二地恰爲殷商甲骨、秦漢碑刻之淵藪,足見歷史文脈對當代創作的滋養。江蘇雖投稿量居第四(3055件),入展數卻拔得頭籌(63人),其"精工取勝"的吳門傳統與學院派訓練體系功不可沒。值得注意的是,湖南(入展49人)作爲晚清碑學重鎮,此次躍居前五,印證了何紹基、齊白石等先賢遺風的當代延續。而遼寧、江西等投稿量未進前十卻入展率頗高者,恰似書法界的"冷灶爆熱",暗示地方書協培養機制的有效性。

二、網絡維度:大眾認知的數位化鏡像
百度指數顯示,山東、河南、江蘇三地搜索量持續領跑,與國展數據形成互文。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雖創作群體集中,但搜索熱度反不及地方,此現象暗合"專業創作小眾化,大眾審美泛化"的當代特徵。尤值玩味者,廣東、浙江等經濟強省搜索活躍度與創作實力存在落差,或折射商業社會中書法作爲"雅玩"的獨特定位——既非純粹藝術追求,亦非實用技能,而是階層文化認同的符號。

三、社群維度:新媒體時代的文化傳播
"書法孔見"25萬粉絲分布圖中,鄭州、西安等歷史文化名城與深圳、東莞等新興移民城市並置榜單,揭示出兩種傳播邏輯:前者依託本土文化認同,後者則受益於新市民的文化身份重構。北京、杭州雖未居粉絲量榜首,但其用戶互動深度與專業內容轉化率往往更高,此恰如【書譜】所言"專精一體,以致絕倫",專業社群的能量密度或比單純數量更具指標意義。

結語:熱力分布的文明密碼
當代書法"高溫帶"的分布,實爲三重文化邏輯交織所致:河南、山東代表農耕文明的集體記憶復甦,江浙彰顯文人傳統的現代轉換,廣深則體現都市文化的符號消費。若喻書法爲日,則中原乃其熾熱核心,江浙爲其光耀冕環,而新興城市群則爲散射之光斑。真正的"高溫",非徒表象之熱鬧,而在歷史基因、當代實踐與大眾傳播的持續核聚變。

(全文798字)

註:本文數據采自原帖,分析框架參照文化地理學"空間生產"理論,兼融傳統書論"地域書風"說,力求學術性與可讀性平衡。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