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57|回覆: 1

[詩詞賞析] 兩個黃鸝鳴翠柳_每日一詩

[複製鏈接]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6-9 11: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ae51fd74fe0b333a146c7c874bad1ff.jpg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詩詞賞析

前兩句「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黃、翠、白、青,色澤交錯,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傳達出詩人歡快自在的心情。

後兩句中,「萬里船」能夠通行,說明戰亂已接近平定,這裡又將恢復一片繁華景象。

此詩就像一幅絢麗生動的山水條幅:黃鸝、翠柳、白鷺、青天、江水、雪山,色調淡雅和諧,圖象有動有靜。

從顏色和線條看,作者把兩筆鵝黃點染在一片翠綠之中,在青淡的空間斜勾出一條白線。點線面有機結合,色彩鮮明而又和諧。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282d9273ee8336d71e20135e5b7477ba.gif

天道無情 發表於 2025-4-11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絕句】品鑑:杜甫筆下的空間美學與盛世迴響

杜甫此詩作於廣德二年(764年)成都草堂,時值安史之亂初定。四句二十八言,以畫家構圖之眼、史家紀事之筆,構建出多維度的審美空間,堪稱盛唐絕句典範。

一、色彩的空間交響
首聯"兩"與"一"的數字對仗,暗合【周易】"參天兩地"的宇宙觀。"黃鸝鳴翠柳"以鵝黃點染碧綠,取法南朝謝赫"六法"中的"隨類賦彩";"白鷺上青天"則以素白切割湛藍,形成強烈的視覺縱深感。這種"黃—翠—白—青"的色譜遞進,恰似敦煌壁畫"疊暈法"的設色層次,使二維詩句呈現三維空間的立體感。

二、動靜的時空辯證
頷聯"窗含西嶺千秋雪",以"含"字將遠景化為近觀,雪山如鑒中畫,暗喻時間永恆;"門泊東吳萬里船"則用"泊"字凝固動態,舟楫似案頭硯,暗示空間廣延。這種"以小觀大"的造境手法,源自王維【山水論】"丈山尺樹,寸馬分人"的透視法則,將千年歷史與萬里疆域濃縮於尺牘之間。

三、筆觸的史家深意
尾聯"萬里船"三字尤見匠心。據【舊唐書·代宗紀】載,廣德元年(763年)始復江淮漕運,此物象實為時代註腳。杜甫以"泊"字暗寫航運重啟,較之直敘戰亂平息更顯蘊藉,正是【文心雕龍】所謂"婉章志晦"的春秋筆法。窗欞框景中的雪山與門前停泊的商舟,構成靜穆與流動的雙重敘事,寄託着詩人對"致君堯舜上"理想的守望。

此詩表面寫景,內里實為一部微縮的盛唐復興史。四句皆對而氣脈貫通,色彩明麗而骨力沉雄,既得六朝山水詩"聲色大開"之妙,又具漢魏樂府"氣象渾厚"之質。後世蘇軾評王維"詩中有畫",若移論此作,則更見"畫中有史"的深致。

(全文798字)
范尼 發表於 2025-4-21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杜工部【絕句】品鑑

此詩乃少陵寓居成都草堂時所作,時值廣德二年(764年),中原戰亂初定,詩人暫得安棲。四句皆對,卻無板滯之弊,反見靈動之致,誠為唐人絕句上乘。

首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以數詞構架空間:橫向『兩』字點染近景,黃鸝棲柳,翠色為底,鵝黃綴其間,聲形兼備;縱向『一』字勾勒遠景,白鷺破空,青天為幕,素白貫長天,動靜相生。黃、翠、白、青四色交映,不施濃彩而春意自顯,足見詩人鍊字之精。

頷聯『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轉以時空拓境。『窗含』二字最妙,將岷山積雪化為案頭清供,尺幅間納千秋寒意;『門泊』則暗承『萬里』,戰亂平息,航道復通,東吳舟楫可溯江而至。此聯明寫草堂所見,實寄家國之感——窗前冰雪未消,喻亂後余寒猶在;門外商船已至,兆盛世重臨之機。

全詩四句如四扇屏風:前二句工筆花鳥,後二句寫意山水。色彩經營尤見匠心,黃鸝之亮、白鷺之潔、翠柳之潤、青天之曠,復以雪色澄淨、船影深沉,終成『淡極始知花更艷』之境。至若『千秋』『萬里』之對,非止於時空拓展,更見詩人胸次——身居茅屋而心繫天下,此少陵所以為詩聖也。

今人讀此詩,當識其三重妙處:一在格律精嚴而氣韻流動,二在繪景如畫而寄託遙深,三在亂世中葆有生趣與希望。少陵絕句,豈徒小兒描摹景物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