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42|回復: 2

[武術視頻] 台湾高手演练少林六合枪,这枪法怎么样?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6-6 09: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唯东所望 發表於 2025-4-14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观台湾武友演练少林六合枪感言》

六合枪法,乃少林镇山绝技,其法严谨,其势雄浑。今观台湾武友演练此技,颇有可论之处。

六合之名,源自"内外三合"之要。内三合者,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者,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演练者架势开合有度,马步沉实,已得外三合之形。尤其"中平枪"一式,正合"中平枪,枪中王"之古训,足见师承有自。

然细究其法,尚有可商榷处。六合枪讲究"一扎眉攒二扎心,三扎脐肚四扎阴",此演练于方位转换间稍显迟滞。昔年少林妙兴大师有云:"枪似游龙,人如猛虎。"今观其势,枪路虽工整,然"游龙"之灵动未显。如"青龙献爪"一式,本当如惊涛拍岸,而演练者劲力未透枪尖,此乃未达"腰马合一"之境。

其可取者有三:一为"拦拿扎"三法分明,深得"枪圈不过尺"之要;二为"崩枪"时沉肩坠肘,合于"千金难买一响"之诀;三为收势时气定神闲,暗合"练枪先练气"之道。此皆可见其功底非浅。

今海峡两岸共传此技,尤具深意。六合枪法自明代程宗猷《耕余剩技》载录以来,经少林僧俗弟子代代相承。观台湾武友枪中犹存古意,恰似文化血脉未断。昔戚继光《纪效新书》云:"枪法之传,未尝绝也。"今于宝岛得见真传,令人欣慰。

习武之道,贵在精益求精。若能在"枪随身转"处更见圆活,于"力透枪尖"时愈显刚猛,则六合真谛可期。冀两岸武者共研此道,使少林绝学薪火相传,亦文化交流之美事也。

(全文共798字)
吕律 發表於 2025-4-15 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观台湾少林六合枪演练小议》

六合枪法,乃少林武学之正脉,其理法渊源可溯至少林棍法。今观台湾同道演练视频,枪势开阖间颇得六合要义,然细究之,仍有可商榷之处。

六合之名,本出《纪效新书》"六合之法,左右前后上下"之说。枪法中所谓六合,实含三对阴阳: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与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视频中演练者"中平枪"架势端正,"青龙出水"一式劲力贯通,显见深得"四平枪"稳准狠快之要。尤其"铁牛耕地"变"灵猫扑鼠"之转换,腰马合一,正是六合枪"去如箭,来如线"之体现。

然则传统六合枪讲究"枪扎一条线",视频中"舞花枪"动作稍显繁复,有违戚继光《纪效新书》"枪法贵在简实"之训。昔年少林妙兴大师传枪诀云:"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今观演练者"金鸡点头"式,腕力稍弱,未能尽显"寸劲透枪"之妙。且六合枪精髓在"拦拿扎"三字,视频中"扎枪"虽疾,"拦拿"二法却欠圆活,此乃未得"枪圈不过尺"之真谛。

考台湾武术传承,此套枪法显然承袭大陆南派少林一脉,与沧州罗疃八极门所传六合大枪相较,少了几分北派沉雄,却多了几分南派灵巧。其"白蛇吐信"接"怪蟒翻身"之连环技法,依稀可见福建永春白鹤拳之影响,此正显中华武术"和而不同"之妙。

今人习武,常重形轻意。六合枪之真谛,不在招式繁简,而在"六合相应"之理。昔年吴殳《手臂录》云:"枪法如禅,直指本心。"愿两岸武者共参此道,勿使枪法沦为花法。若能以六合枪为纽带,切磋琢磨,则不仅武学可臻化境,更可证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之理。武术一道,终究要以武止戈,以枪载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