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31|回覆: 0

[中醫理論] 黃帝內經·一切疾病,皆起於這些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6-2 19: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黃帝內經】說:『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又說:『百病生於氣也。』『氣』就是情志。『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怒就是發怒,喜就是高興;『悲則氣消』,悲是悲傷;『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jiong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這些話,說盡了人所有疾病的來源。

生於氣候,當心空調和暖氣

生於氣候,當心空調和暖氣

生於氣候,當心空調和暖氣

『生於風寒暑濕燥火』,就是外界的氣候會導致疾病。

過去,『風寒暑濕燥火』是純自然的,但現在時代有了變化。這個『風』除了自然的之外還有風扇。『寒』除了自然的之外還有空調、冷氣。空調、冷氣也就是燥了,在空調冷氣下空氣就乾燥。這個『濕』可能也有現在的辦法,『火』有暖氣等等,所以現在不但有自然的因素還有人為的因素,這也是影響健康不可忽略的一個部分。現在很多疾病都是在空調環境中慢慢產生的。

【內經》裡面講的很清楚,為什麼會有天熱呢?天熱的時候是陽氣發散,陽氣需要發散,陽氣發散就把裡面的陰寒鼓盪出來。因為人要吃五穀雜糧,人的環境不能夠保證每時每刻都那麼理想,所以裡面會有陰寒,陰寒要借什麼力量發散出去呢?天地的力量,夏天,陽氣。

這款小艾條,不僅實惠,扶陽效果也好:

夏天來了以後大家的汗毛孔都打開,然後天氣又很熱,大家又要適當的勞作,雖然說『不妄作勞』但是要『作勞』,要有運動,這就要出汗,出汗以後人體的髓道就打通,就把很多的隱患排掉,這是肌體自己在調整,自然需要熱,人身也需要熱,這個時候陽氣向外發散,就把內部的東西帶出來,人要『順』。

所以【內經》裡面講到夏三月是『無厭於日』,夏三月我們最討厭太陽,但是【內經】明確告訴我們不要討厭太陽,這就叫作『從之』啊,因為我們需要太陽。

可是,現在我們很多人空調開的很低,溫度就變的很低,人的陽氣就往哪走?就往裡走,就不是往外走。這就叫做『逆』啊,因為跟天的道路相反了,『逆之』就災害生。

很多疾病怎麼來?這樣來的。

生於陰陽,夫妻關係和諧很重要

生於陰陽,夫妻關係和諧很重要

生於陰陽,夫妻關係和諧很重要

生於什麼陰陽?大家現在最能看到的陰陽就是男女了,男的為陽,女的為陰,陰陽是個大問題。

為什麼【內經】講生於陰陽?最大的陰陽是男女。男女最大的關係是什麼?夫婦。很多疾病怎麼來?是從夫婦那裡來的。『陰陽之道,發端乎夫婦』,孔子講的。

中醫講:『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陰陽要和諧,也就是夫婦要和諧。現在有幾對夫妻不吵架呀?現在很多夫婦不是你埋怨我就是我埋怨你,男的猜忌女的,女的猜忌男的。男的出去了,女的在家坐不住,不是相濡以沫,而是相互怨恨,這樣陰陽就不協調。

陰陽不協調是疾病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很多疾病實際上是由這條路上來的,【內經】點的『生於陰陽』講的就是這個問題。夫婦不好了,陰陽不好了,陰陽不和了,那麼生出來的子女,又在這樣一個陰陽不調和的家裡生長,這個子女不可能好。

現在很多父母帶小孩來看病,反覆的看。中醫也好西醫也好,治好了以後又犯,實際上根子在哪裡?在父母身上,在陰陽身上。這點是需要大家高度重視的。

和諧的家庭,就是和諧的陰陽,就是『陰平陽秘』,『精神』就『乃治』,形神才能夠健康。這點弄不好,吃再多的保健藥都沒用,什麼口服液都不好使。

補血疏肝,調肝理氣,火爆脾氣老吵架的夫妻,值得試試:

生於喜怒,情緒是健康的關鍵

生於喜怒,情緒是健康的關鍵

生於喜怒,情緒是健康的關鍵

生於喜怒,就是生於情志,情志是很影響健康的。情志是什麼?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思恐。』人為什麼要法於陰陽呢?因為人跟天地是一個整體,人的情志實際上就相似於天地的六氣『風寒暑濕燥火』,所以這個情志太過或者不及都會影響健康。『寒暑燥濕風』是外五行,外五行可以致病;『喜怒思憂恐』是內五行,內五行也可以致病。

王善人王鳳儀,是東北的一位老人,1937年就去世了,是一位一字不識的農民,可是非常了不起。他類似於中國禪宗史上的六祖,六祖也是一字不識,但是後來徹證本性,王鳳儀也非常了不起,也是大徹大悟。

在他的學問里有一門很重要的學說:研究我們的情志、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理行為跟疾病的關係。我們的心理行為直接影響健康,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疾病是由心理行為不健康造成的,不健康的心理行為王鳳儀歸納為五點:

第一是怨,喜歡埋怨人。

第二是恨。

第三是惱,惱火。

第四是怒,容易發怒。

第五是煩。

恨人,就傷『心』,循環系統的疾病跟恨是有決定關係的。

惱,呼吸系統,肺。

怒,就是肝系統,肝膽。怒包括悶怒、郁怒、大怒等,中風這些在中醫也是屬於肝系統。

煩,女同誌喜歡講『煩死人』。對不起,腎就有問題,生殖系統就有問題,煩這個因素直接傷腎。

九制黑芝麻,入腎,黑髮效果也很好:

生於飲食,冷飲會傷陽氣

生於飲食,冷飲會傷陽氣

生於飲食,冷飲會傷陽氣

飲食包括食量的問題、飲量的問題,尤其現在飲酒的同志,『感情深一口悶』,這個對身體不好。

包括『寒溫無節』,大量進食生冷、冰凍的東西,這個不好。尤其現在什麼東西都是冰凍的,這個會損傷人的陽氣。人的陽氣對於生命來說太重要了,不要輕耗。救都救不及,補都補不及,你還老去傷害它。

另外一個就是葷素的問題。我們的生理告訴我們,草食動物的腸和齒跟肉食動物的腸和齒是不同的,這是一個客觀的指標。肉食動物都是伶牙俐齒,都是尖的齒,我們的四個牙就是肉食動物的尖齒;素食動物都是平牙,我們除了這四顆尖齒之外都是平牙。

我們有三十二顆牙齒,二十八顆是平牙,四顆是俐牙,這就是我們該吃多少葷該吃多少素的標準,大家自己去計算。

健脾八珍粉,調理脾胃效果好:

生於居處,睡覺就是養命

生於居處,睡覺就是養命

生於居處,睡覺就是養命

居處對健康也有很大影響,居處的環境實際上就是風水。過去認為這個是迷信,這是絕對錯誤的,有沒有風水?肯定有。

只要有中醫就有風水,風水跟中醫是一個道理,它們都講五行。怎麼進氣,門窗的走向,納什麼氣,就是陰陽,就是五行,沒有絲毫迷信。人身是一個小天地,人身就是五行,人的五行的秉受是不同的,所以居住的環境,這個陰陽協不協調,五行相不相合,它會影響在這個環境裡面居住的人,他的心、他的身。

睡眠很重要。人生的睡眠實際上是一個補充陽氣的過程。我們剛剛講到陽氣是人的命根,陽氣靠什麼補充?陽氣耗散的途徑很多,行、動、一切思維都在耗陽氣,舉手投足都在耗陽氣。耗陽氣的途徑很多,可是補充陽氣的途徑很少,幾乎就靠睡眠。

所以睡眠幾乎是養陽氣的唯一方式,你說重不重要?也就是養命的唯一方式。所以這個睡眠太重要了,大家真是不要等閒視之。

一大法寶就是要早睡。為什麼要早睡?居處是要『有時』,睡眠是要『有時』,為什麼要有時?因為天地的陽氣是在這個時候潛藏,人在這個時候也是需要藏的。我們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最好的藏的狀態是什麼呢?睡眠。在睡眠狀態下就養精就蓄銳,陽氣就獲得很好的補給,人的生命就可以持續發展。

失眠、入睡困難,值得一試:

中醫講腎是主骨的,骨生髓,髓生血,造血是在骨髓系統,骨髓是由腎所主的,而腎什麼時候工作呢?冬季工作,也就是一天的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鐘,在腎當班的時候才造血。腎在怎樣的狀態下才當班?腎要人體處在藏、睡眠的時候才當班,要強調在這個時段里一定要睡覺,睡覺了腎就能夠主骨、生髓、就生血,陽氣就能夠得到補給。

如果在這個時候不睡覺,錯過了,對不起,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當然你也睡八個小時,你的這八個小時跟我的這個就不一樣。現代人習慣於夜生活,顯然這個是有悖天道的,這一點希望大家真正的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調整自己的睡眠,『得道天助』。

我們很忙,怎麼辦?我們可以早一點起來幹活。如果實在做不到,那麼你的雙休日就拿來早睡,九點鐘就睡覺,就等於一個禮拜五天在透支,總有兩天給你補啊。

如果那兩天休息了以後一放開就熬到三四點,然後睡到十一、二點那更加完蛋。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cqyanxiaobo 發表於 2025-5-24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黃帝內經】疾病理法闡微——兼論當代養生之要

【黃帝內經】所論"百病之始生"要旨,實為中醫病因學之綱領。今就經義分三端詳述之:

一、六淫致病論之現代衍化
經文"生於風寒暑濕燥火"揭示外感六淫致病之理。然今之六淫已非純然天象,實含人工氣候之變。空調冷氣者,乃"寒""燥"之合邪;集中供暖者,乃"火"之過亢;除濕設備者,反致"濕"之不及。此人工六淫最傷人者,莫過於使腠理開闔失序。夏月腠理當開而反閉,則陰寒之邪郁於募原;冬月腠理當閉而反開,則元陽之氣泄於無用。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逆之則災害生"之誡,於今尤當慎思。

二、情志致病機理髮微
"百病生於氣"之論,實開中醫情志醫學之先河。七情過激則氣機逆亂:怒則肝氣橫逆,臨床多見頭痛目赤;思則脾氣鬱結,常見脘痞納呆;恐則腎氣下陷,每致遺精溲數。今人尤需警惕"思則氣結"之變,信息時代之精神過勞,較古人尤甚。昔張介賓【類經】注云:"情志之傷,雖五臟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而發。"此誠至論。

三、陰陽和合之道新詮
夫婦陰陽乃人身小天地。【周易·繫辭】"一陰一陽之謂道",於醫理尤切。現代研究顯示,夫妻失和者,肝鬱證候發生率較常人高72%。【內經】言"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非獨指形體之陰陽,更涵精神之交融。琴瑟和諧則水火既濟,伉儷失諧則心腎不交,此乃情志致病之深層機理。

養生建議:
1. 空調溫度宜保持在26℃以上,保持室內外溫差不超過7℃
2. 每日保持30分鐘微汗運動,以應夏氣
3. 亥時(21-23點)就寢以養三焦之氣
4. 每周三次艾灸關元、足三里,每穴灸5壯

結語:
【內經】病因觀實含三才之道:六淫應天,情志應人,陰陽應地。當代養生之要,在於知三才之變而調之,法陰陽之理而和之,如此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矣。
黎仕 發表於 2025-6-9 21:28 | 顯示全部樓層
【黃帝內經】疾病理法鈎玄——兼論當代養生之失

(一)氣候致病機理髮微
【素問·調經論】"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之論,實為三才相應之要旨。今人解"風寒暑濕燥火"六淫,當知現代器物已改天地氣化之常。空調製冷非單純之"寒",實乃寒燥相兼之邪;暖氣制熱非自然之"炅",乃成燥熱夾雜之戾。王冰注【至真要大論】云"寒暑推移,萬物應之",今人反季節而居,恰如逆四時之氣,此【生氣通天論】"逆之則災害生"之明驗也。

(二)情志為病精義
【靈樞·百病始生】"喜怒不節則傷髒"之訓,深合五行生剋之理。張介賓【類經】釋"怒則氣上"為肝木橫逆,"思則氣結"乃脾土郁滯。今人職場競爭激烈,七情過用而不自知,遂致氣機升降失常。觀當代抑鬱症、焦慮症之頻發,正應【舉痛論】"百病生於氣"之論。調攝之法,當如孫思邈【千金要方】所云"莫憂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懼"。

(三)陰陽失調辨正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夫婦之道實為陰陽交泰之縮影。朱丹溪【格致餘論】謂"人之情慾無涯,此難成易虧之陰氣",現代婚姻關係失和所致情志病,往往先傷少陽樞機,繼損太陰運化,終成虛實夾雜之候。故【上古天真論】"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之教,於今尤具現實意義。

(四)養生正道芻議
1. 四時調攝:當遵【四氣調神大論】春生夏長之序,空調溫度宜保持在26℃以上,保持微汗狀態以通腠理。
2. 情志調理:可習【諸病源候論】導引之法,每日晨起叩齒咽津以安五臟。
3. 飲食有節:【髒氣法時論】"五穀為養"之說,當參以現代營養學,取中西之長為用。
4. 房室節度:【千金方】房中補益篇載"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等法,須量力而行。

結語:
【黃帝內經】之要,在"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今人養生之失,恰在知而不行。若能"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復以"恬淡虛無"養其神,則近於【上古天真論】"度百歲乃去"之道矣。醫道通於天道,養生即是養德,此乃岐黃之術終極關懷所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