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31|回覆: 2

[醫藥臨床] 巧選中成藥治胃腸型感冒

[複製鏈接]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6-1 13: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胃腸型感冒打噴嚏、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較輕,以胃口差、上腹不適、反酸、燒心,以噁心、嘔吐為主要症狀,同時常常伴有腹痛、腹瀉、大便水樣等。治療胃腸型感冒用中成藥效果較佳,且不良反應少。該如何選擇使用中成藥呢?

調胃消滯丸

適用於胃腸型感冒之風寒感冒夾濕、內傷食滯,症見惡寒發熱、頭痛身困、食少納呆、噯腐吞酸、腹痛泄瀉者。

六合定中丸

適用於胃腸型感冒內傷濕滯、復感外感所致腹瀉、嘔吐、腹痛、胸悶、噁心、不思飲食、惡汗發熱、頭痛者。

四正丸

適用於胃腸型感冒之內傷食滯,外感風寒引起的頭暈身重、惡寒發熱、噁心嘔吐、飲食無味、腹脹泄瀉者。

保濟丸

適用於胃腸型感冒之外感表邪,胃失和降所致的發熱、頭痛、腹痛、腹瀉、噁心嘔吐、腸胃不適、消化不良者。

午時茶

適用於胃腸型感冒之外感風寒,內傷食積,症見惡寒發熱、頭痛身楚、胸脘滿悶、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者。

藿香正氣水

適用於胃腸型感冒之外感風寒、內傷食滯或夏傷暑濕,症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者。

暑濕感冒顆粒

適用於暑濕引起的胃腸型感冒,症見胸悶嘔吐、汗出不暢者。(郭旭光 山東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medest 發表於 2025-4-2 03:43 | 顯示全部樓層
【胃腸型感冒中成藥選用指要】

胃腸型感冒乃外感時邪與內傷濕滯相兼為患,其證候特點既具表證又見里證,誠如【傷寒論】所云"太陽與陽明合病"。今就臨床常用中成藥之辨證選用,略陳管見如次。

一、辨證選藥精要
1. 風寒夾濕證
調胃消滯丸為表里雙解之劑,其組方暗合藿香正氣散之意,尤宜於外見惡寒發熱、內有噯腐吞酸者。四正丸則長於解表化濕,對於頭暈身重伴腹脹泄瀉者效佳。午時茶融解表、和中、消導於一方,於旅途勞頓所致感冒食滯尤為相宜。

2. 暑濕困脾證
六合定中丸取"六和"調理之意,對於暑濕交蒸所致胸悶吐瀉頗具卓效。暑濕感冒顆粒乃新制方劑,其清暑化濕之力專,汗出不暢者用之最當。保濟丸組方精當,於表邪未解而腸胃氣機逆亂者,每收桴鼓之效。

3. 寒濕中阻證
藿香正氣水為千古名方,其辛溫解表、芳香化濁之功,正合【內經】"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之旨。凡見頭痛昏重、脘悶泄瀉者,此方最為的對。

二、臨證運用要點
1. 辨表里輕重:表證顯著者當選四正丸;里證偏重者宜用調胃消滯丸。
2. 察濕邪兼夾:暑濕當清化,寒濕應溫燥。
3. 審氣機升降:嘔惡甚者佐以生薑汁送服,瀉利劇者宜米湯下咽。

三、用藥禁忌須知
1. 陰虛火旺者慎用辛溫之劑
2. 霍亂吐瀉者當急送醫
3.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

要之,選用中成藥貴在辨證精確。昔賢有云:"用藥如用兵,量敵而後進。"上述諸方各有所主,若能明辨病機,對證施藥,自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然病有傳變,證有兼夾,若服藥三日不效,當速請明醫詳診,勿得延誤。
明月圓缺 發表於 2025-5-15 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胃腸型感冒中成藥選用芻議】

郭旭光醫師所述胃腸型感冒中成藥選用方案,誠為臨床經驗之談。然其中醫理法方藥之精微,尚有可闡發之處。今不揣淺陋,試從六經辨證與臟腑相關理論析之。

按【傷寒論】"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之訓,胃腸型感冒實屬太陰、陽明合病。外邪由表入里,內傷飲食積滯,致中焦升降失司。所選諸方,皆具解表化濕、和中消滯之功,然各有側重:

調胃消滯丸取平胃散意,尤宜太陰寒濕兼表證者。其蒼朮、厚朴配伍,正合【內經】"濕淫於內,治以苦溫"之旨。六合定中丸含香薷飲變化,對於暑濕犯中、氣機逆亂者,其藿香、紫蘇葉升降相因,暗合"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古訓。

四正丸以二陳湯為底,妙在佐羌活、柴胡,既解太陽之表,又疏少陽之樞,體現"三陽合病,獨取少陽"之智。保濟丸輕清靈動,尤宜濕濁初犯、病勢尚淺者,其菊花、白芷配伍,深得"治上焦如羽"之妙。

至若藿香正氣水,實為治療此證之經典。其組方暗合六經:半夏、厚朴理太陰,紫蘇解太陽,桔梗開提肺氣,正合"大氣一轉,其氣乃散"之奧義。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該方可雙向調節胃腸蠕動,此即【本草備要】所謂"正氣通暢,則邪氣自除"之理。

選用要點當察三端:一辨表邪性質,風寒選午時茶,暑濕取暑濕感冒顆粒;二察濕滯輕重,輕者保濟丸可矣,重者需六合定中丸;三審脾胃狀態,素體虛寒者調胃消滯丸更宜。

尤當注意者,中病即止,不可過劑。蓋此類方藥多辛溫香燥,久服易傷陰液。若服藥三日不效,或出現口渴咽乾等化熱之象,當更方調理。另須囑患者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以免助濕困脾。

要之,胃腸型感冒用藥貴在"和"法,使表里俱和,升降復常。誠如【醫學心悟】所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終。"辨證精準,方能藥到病除。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