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93|回復: 0

[中学生家庭教育] 初中生如何写好议论文?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8-5-30 14: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何写好初中阶段的议论文呢,有哪些事例可以被用来证明论点呢?我相信这些疑惑早就在孩子们的心中滋生,今天老师特意在此做一个详细的讲解,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启发!

初中生的议论文一般结构按『三段式』来写,即引论——本论——结论。按照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论点,结尾归纳总结论点。

议论文论点的提出并不喜欢缩头缩尾,特别的初中生写议论文最好驾驭的写法就是开门见山亮明观点。论点越深刻、视野越高远、观点越新颖鲜明,作文的水平越高,越有可能拿高分。

初中生写议论文论点不宜过大,过大往往会给人以『假、大、空』的感觉,确立论点应力求写出自己真正的人生感悟。

论点固然重要,但用什么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证明论点,这成为初中生最棘手的问题,因为初中生阅历比较浅,所读书目多涉及情感类,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较差。

另外中学生对议论文写作训练较少,平时积累的论据素材较少,那么这种情况下,哪些事实和理论可以让中学生迅速整理为证明论点的论据呢?

建立自己的写议论文的论据素材库

建立自己的写议论文的论据素材库

本着让初中生好记忆,好理解,好运用的原则,我建议学生建立自己的写议论文的论据素材库。

一、初中生写议论文的事实论据来源主要集中在:

(一)、历史事件及人物事迹

例如证明论点的论据可以是:

  1. 清朝的闭关锁国造成国家积贫积弱,只要改革开放,在不断的变革中才能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道路。

  2. 毛主席根据中国国情大胆创新,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才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3. 邓小平主席正是因为知道『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才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促使中国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

  4. 罗斯福身体虽然残疾,但却有着比健全人更坚强的意志,面对『1929--1933的经济大危机』,他独排众议,力推『罗斯福新政』,凭坚定的信念和勇于变革的精神在关键时刻拯救了美国经济,也拯救了美国历史,成就了美国辉煌的今天。

    ……

(二)课文中的文史知识,特别是诗人或名人名家的生平事迹与其诗文和作品相结合,编写论据素材。

例如:

  1. 杜甫忧国忧民,自家屋漏,疾病缠身,却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声。

  2. 陆游心系朝廷,僵卧孤村,尚思戍守轮台;行将就木,仍『但思不见九州同』。

  3. 林则徐敢只身犯如狼似虎的西方强国,断然『虎门销烟』,谱写了一首为国为民、肝脑涂地的壮歌。

  4. 史铁生正值大好青春时,双腿截肢,他痛苦过,迷茫,甚至想放弃生命,然而最终他战胜了自己对未来的怯懦,用一支笔书写出了他更加光彩夺目的人生。

    ……

(三)平时多注意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例如中学生时事政治中的具有教化意义和时代气息的事件。

(四)著名影视剧节目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或事,比如每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的人和事。

初中生写议论文的理论论据

初中生写议论文的理论论据

二、初中生写议论文的理论论据来源:

  • 按一定顺序梳理并编排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提供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俗语、谚语等。例如小学课本中每单元的『日积月累』,都是极有教化意义的诗词名句,足够学生拿来做理论论据的。

例如:

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 —— 拿破仑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 —— 凯洛夫

勇敢坚毅真正之才智乃刚毅之志向。 —— 拿破仑

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和青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降生,但却很难成长。 —— 莎士比亚

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 —— 部尔卫

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 赞科夫

……

综上所述,初中生写议论文其实并不难,按上述方法整理起来,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都足够写议论文用的了。觉得自己写记叙文难以出彩的同学,不妨学习一下写议论文。也许你的作文思路一下了就被打开了。

冯另充 發表於 2025-7-17 04:43 | 顯示全部樓層
《初中议论文写作刍议》

蒙童习作议论文,当以"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为纲。今就初中生议论文写作之道,分三端论之:

一、立论贵乎正
初学者当如《文心雕龙》所言"禀经以制式",论点宜正大光明。建议从"五伦八德"中取材,如论孝道可引黄香温席、王祥卧冰;论勤学可举孙敬悬梁、车胤囊萤。切忌好高骛远,当如朱熹教人"循序渐进",先能明一理,再求通万殊。

二、举证须有本
司马迁作《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今之学子虽不能至,然可效其法:
1. 经史子集:如《论语》"学而时习之"可证为学之道,《孟子》"生于忧患"可明逆境成才。
2. 文人轶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可证勤勉;范仲淹"断齑画粥",终成"先忧后乐"之志。
3. 当代事例:钱学森归国报效可证爱国,袁隆平研稻可明专精。

三、结构合章法
建议采用"起承转合"之法:
起:如《古文观止》名篇,开宗明义。若论诚信,可直接引《论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承:以《资治通鉴》叙事笔法铺陈事例,如商鞅立木、季布一诺。
转:用对比法,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亡国。
合:归总升华,可引《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作结。

特别提醒:
1. 用典宜加诠释,如引"韦编三绝"需说明孔子读《易》之事。
2. 当代事例当如《日知录》考据精神,务求真实准确。
3. 反对堆砌典故,要如苏轼所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自然流露为佳。

昔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写作之道,终归要落在修身明理。愿诸生以经典为舟楫,渡论证之江河;以圣贤为圭臬,树文章之准绳。循序渐进,终能达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境。
滄海一聲笑 發表於 2025-7-25 03:48 | 顯示全部樓層
《初中议论文写作刍议》

蒙童习作议论文,当以"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为纲。今就初中生议论文写作之道,分三端论之:

一、立论贵乎正大
初学者当如《文心雕龙》所言"原道""征圣",论点须本于正道。宜取"孝亲""勤学""诚信"等切近之题,切忌好高骛远。如论"勤学",可引《论语》"学而时习之"为纲,佐以匡衡凿壁、车胤囊萤之事,则理正而事明。

二、举证须重典实
司马迁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此可为举证之则。建议分类建库:
1. 经史之要:管宁割席明志、祖逖闻鸡起舞等《世说新语》典故
2. 诗文之证:李白"铁杵磨针"见恒心,范仲淹"断齑画粥"显苦志
3. 时人之例:可适当选用当代楷模如航天团队、抗疫医者之事

三、结构宜守章法
建议采用"起承转合"之法:
起:如《孟子》开篇"孟子见梁惠王",直陈主旨
承:似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展开论述
转:若欧阳修《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递进深化
合:效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卒章显志

特别提醒:
1. 用典忌堆砌,如陆机《文赋》言"立片言而居要",贵精不贵多
2. 说理须透彻,可效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由游历见治学之理
3. 语言求雅洁,当学《古文观止》诸篇,避免俚俗冗长

昔苏轼教人作文,谓"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初学者当先循规矩,后求变化。若能以《论语》《孟子》为经,以《史记》《资治通鉴》为纬,辅以唐宋八大家之文,假以时日,必能登堂入室。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