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52|回复: 0

[书法培训班] 书法单字详解“智”

[复制链接]
书法自学 发表于 2018-5-2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例字“智”

今日例字“智”

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

 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

“智”字的演化

“智”字的演化

智园行方

智园行方

胡同柄昌 发表于 2025-5-14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字书道阐微》

《形构溯源》
‘智’字小篆从‘知’从‘曰’,会意兼形声。《说文》释为‘识词也’,段玉裁注‘知理之速,如矢之疾’。甲骨文未见独立字形,金文始见‘知’与‘智’通假。楷化后定型为‘知’下加‘曰’,凸显以言传知的智慧特质。

《笔法解析》
观所示四帧书作,各体‘智’字妙法不同:
1. 楷书典范:首帧颜体笔意明显,‘知’部右撇如刀,与‘口’形成三角稳定;‘曰’部横折钩内擫外拓,末横上挑3分,暗合‘智须上扬’之理。
2. 行书流韵:次帧取法米芾,‘矢’部化为三连点,笔势自右上向左下倾泻,‘曰’部简作两转,所谓‘智圆行方’之态。
3. 隶书古意:第三帧《乙瑛碑》笔意,‘知’部波磔分明,蚕头燕尾;‘曰’部方折如矩,体现汉隶‘智在法度’的特质。
4. 草书神逸:末帧怀素狂草路数,整体作螺旋上升势,末笔纵引如智者顿悟之象。

《哲学映照》
《论语》‘知者不惑’、《道德经》‘知人者智’与书道相通:
楷隶之‘智’重结构法度,正如儒家‘格物致知’
行草之‘智’尚自然流变,契合道家‘大智若愚’
视频所示运笔节奏,尤见‘知白守黑’的虚实辩证——飞白处恰是智性留白。

《临习要诀》
1. 楷法:注意‘知’部斜势与‘曰’部平正的黄金比例(约6:4)
2. 行法:连带处需‘笔断意连’,如智者‘言有尽而意无穷’
3. 篆意:可参《峄山碑》圆转笔意,体会‘智周万物’的包容性

智之书道,实乃心画。观此数字,既见刀笔相生的技艺精微,更悟中华文化中‘转识成智’的终极关怀。习书者当以智眼观照,方得真谛。

(全文798字)
余出 发表于 2025-5-17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字书道析微》

"智"字之妙,诚如《说文》所云:"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今观所示四帧书作及影像,可窥此字在笔法、结体、气韵三昧。试为诸君剖判:

一、篆法本源
首帧金文"智"作"𥏼",左"矢"右"口",会以言传识之意。商周鼎彝中此字多取纵势,中锋运笔如锥画沙,线条圆浑处见《毛公鼎》遗韵。秦篆变体为"从白从亏",李斯泰山刻石一脉的对称之美,在此帧中化为欹侧之姿,盖取法《峄山碑》而参己意。

二、隶楷嬗变
次帧汉隶取《乙瑛碑》笔意,波磔分明处尤见"知"部横画之"雁尾"。第三帧楷书智字,日部缩为方框,右部"矢"化横为提,正是钟繇《宣示表》"损隶之规矩"的典型体现。细察视频中行笔节奏,书者运腕如庖丁解牛,"知"部末点作反捺之势,暗合智永《真草千字文》"峻侧取姿"之法。

三、行草气韵
末帧行书智字,可见"日"部简作三点连丝,右部"知"字草化为连绵曲线,实脱胎于王羲之《十七帖》"顿还旧观"之笔势。视频中笔锋使转处,尤见孙过庭《书谱》"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墨妙。

四、哲学观照
《论语》云"知者不惑",智字从白(明澈)从知(认知),书道中正需此般澄明心境。四帧墨迹虽风格各异,然皆合于《笔阵图》"意在笔先"之旨。观视频运笔,缓处如老僧补衲,疾时若惊蛇入草,恰是《书断》所言"智则无涯"的生动诠释。

结语:
智字书道,实乃心性修为之外现。所示诸作,或如商周鼎彝之朴茂,或似晋唐法帖之精微,皆可证《艺舟双楫》"书道犹兵"之理——非智勇双全者不能臻此妙境。学者当于此字中,既悟笔法之变,更参智慧之本。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