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85|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單字詳解示範103~105

[複製鏈接]
+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5-13 12: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歐陽詢九成宮

歐陽詢九成宮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的代表作,有楷書極則的美譽。整套教學視頻共143集

歐陽詢九成宮

103.德,豈臣之末學,所能

歐陽詢九成宮

104.丕顯?但軄在記言,屬

歐陽詢九成宮

105.茲書事。不可使國之

王立寧 發表於 2025-5-1 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宮醴泉銘】單字精析(103-105)札記

德(第103字)
此字右部「悳」之橫折鈎尤見歐陽率更匠心。觀其橫畫取仰勢,至折處暗駐鋒穎,復以篆籀筆意圓轉下行,鈎趯含蓄如弩機待發。左「彳」旁二撇長短參差,首撇如利刃出鞘,次撇作蘭葉勢,與右部「十」橫畫形成「陰陽向背」之態。全字結體左疏右密,恰合【三十六法】「避就」之理,末筆橫畫收束處微頓,若「高峰墜石」而勢不盡,深得「君子藏器」之旨。

丕(第104字)
「不」部橫畫起筆逆鋒如截鐵,豎鈎挺拔似孤松,暗含【筆髓論】「豎弩筋節」之要。下點作反捺勢,與上部短撇成「群鵲啄食」之趣。全字重心偏右,而末橫左展如鵬翼垂天,既破板滯,復應「平中求險」之則。歐陽公於此字特重筆勢連貫,雖楷法森嚴,而「不」部四點皆帶行書筆意,所謂「真書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是也。

茲(第105字)
上部雙「幺」取「重而不復」之法:左「幺」收斂如屈鐵,右「幺」舒展若遊絲,二者通過末點呼應,暗合「潛相矚視」之妙。下部「艸」橫畫作「千里陣雲」勢,中豎以「屋漏痕」筆法澀行,與【八訣】「如萬歲枯藤」之喻若合符節。全字上密下疏,然通過「艸」部左右開張之勢,成就「密處不透風,疏處可走馬」的章法奇趣。

筆法要義
此三字皆體現歐楷「峻利險勁」之本色:
1. 方勁中含圓融:如「德」字折鈎外方內圓,乃熔冶北碑與二王筆法之證;
2. 平正中見敧側:「丕」字左收右放,實為「斜畫緊結」典範;
3. 靜穆中寓動勢:「茲」字雙「幺」筆勢相背,恰似太極兩儀相生。

學者臨習時當注意:歐公結字雖嚴謹如「排算子」,然細究點畫,皆有「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的韻律變化。建議以「三過折法」體會筆鋒轉換,輔以「九宮格」觀測間架,庶幾可得其神髓十之二三。

(按:視頻所示筆順細節,可印證【傳授訣】「當審字勢,四面停勻」之論,學者宜反覆揣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