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90|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书法笔画连接技巧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5-11 10: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书法笔画之间连接的技巧,如同人与人交往的技巧一样,看似简单,实际包含很多的技术。

只具备优秀的笔画,没有好的连接,写出的字肯定是僵硬的,没有生机的。优秀的笔画必须加上优秀的连接技术、好的思想,写出的字肯定是漂亮的,所以书法的连接在书写的过程中占很重要的地位。连接在书法的专业语言称之『笔意』,属技术的范畴,是书法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忽视。

书法的笔画是靠线条连接的。

书法的笔画是靠线条连接的。

书法的笔画是靠线条连接的。在连接中它分为实连、虚连。

实连:顾名思义就是笔画与笔画之间用线连着,多见于行草书;虚连:是笔画与笔画之间不连,但意相连,有顾盼之态,多见于篆隶、楷书,行草中也有其表现。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字体的不同,连接方法也不相同。这是根据不同字体的特性所决定的,篆隶用的是裹笔法,楷体用的是顿笔法,行草可以用顿笔法也可用裹笔法。在这说明的是,楷书也可用裹笔法,篆隶不可用顿笔法,道理很简单,是先有父后有子,不可倒置。我们知道了这一点,我们把书法的连接从形式上分:上连接、下连接、左连接、右连接,从字体上连接可分为,篆隶的连接、楷书的连接、行草的连接。只有全面了解,我们才可以做的更好。下边我分别做一介绍:

篆隶的连接

篆隶的连接先看篆隶的笔画的特点,篆隶的笔画多是平白直铺,笔画中的变化不多,起笔是裹笔藏锋。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连接的时候如何才能做到裹笔藏锋,这是篆隶书连接的关键。从笔画的连接方式上,可以分为横向连接、纵向连接、斜向连接。

横向连接的方法:在横的结尾处,笔向上、在空中向右进行运动,与下一个横连接时,如同飞机降落,在跑道上滑行,到终点,然后裹笔向左进行运动。与下一个竖连接时,在空中再做一个向上裹笔的动作和竖连接。

纵向连接的方法:在竖的结尾处,笔向上、在空中向上进行运动,与下一个竖连接时,如同跳高运动员,腾然跳起,然后裹笔向下进行运动。与下一个横连接时,在空中再做一个向右裹笔的动作和横连接。

斜向连接的方法:斜向连接分左斜的连接,右斜的连接。是撇捺、的连接的方法,其方法与横竖的连接不同,前两种都属于直线连接,撇捺多属于弧线连接,顾名思义就是在空中画一个弧,然后裹笔和下个笔画连接。

楷书的连接先看楷书的笔画的特点

楷书的连接先看楷书的笔画的特点

楷书的连接

楷书的连接先看楷书的笔画的特点,楷书的笔画多是上下起伏,如同步行高低变化,前后交替。故笔画中的强调起伏变化,起笔是顿笔藏锋。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连接的时候如何才能做到顿笔藏锋,这是楷书连接的关键。我们知道顿笔的特点是在起笔时,从坐上往右下顿笔,故在连接时也要符合这一个特点,在连接时必须从左向右下顿笔。从笔画的连接方式上,从形态上分,可分为:夯式连接法、鸿毛连接法。前者如同打石从空中落下;后者如同鸿毛从空中降落。从笔画特点上分,可分为:上连接、下连接、左连接、右连接。从力学分,可分为:轻连接、重连接,两种连接交替进行,方法是从重到轻、从轻到重。其方法如下:

轻连接:在连接的瞬间如同鸿毛从空中缓缓落下,起笔处要轻盈,在笔画中表现在左尖横、上尖竖、左尖撇、右尖捺等等。

重连接:在连接的瞬间如同夯石从空中重重落下,起笔处要重顿,在笔画中表现在平横、直竖、左撇、方捺等等。

行草的连接来源于篆隶的连接、楷书的连接

行草的连接来源于篆隶的连接、楷书的连接

行草的连接

行草的连接来源于篆隶的连接、楷书的连接。它有篆隶的平白直铺的笔法,也可有楷书的起伏变化的笔法,还有自己独特的牵带的笔法。有虚有实,虚实相生,大大丰富了行草的连接。使行草的表现空间得到充分的扩展,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书写者的情绪得到充分的宣泄。所以受到历代书写者的追捧。

行草连接可以篆隶的连接为主,也可以楷书的连接为主。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行草独特的『牵带式』连接;苦藤形态的『缠绕式』连接;丝带飞舞式的『折射式』连接;青蛙的『跳跃式』连接。故而就形成了。有牵有带、有连有断、有粗有细、有蹦有跳,十分活泼,真乃变化万千。

简单地说就是上车、座车和下车的连接

简单地说就是上车、座车和下车的连接

书法笔画之间连接,简单地说就是上车、座车和下车的连接,是从这到那的连接。一句话不管怎么连接一定要自然和谐,感觉舒服。那些牵强,别扭的连接会直接影响书写的质量,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学会连接、善于连接,表现自己最好的情感。

向乞分 發表於 2025-4-22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书法笔意连接之要义》

拜读休竹客君论书之作,深感阁下于笔意连接之道颇有心得。今不揣浅陋,试就书道笔意连接之精微,略陈管见。

笔意连接实为书法气脉贯通之关键。昔人论书有"一笔书"之说,非谓真作一笔,实指气脉连绵不断。余尝考王右军《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此正言笔意连接之要。

一、笔意连接之本质
笔意者,乃点画间气韵流动之态。其要在"势"字,有势则活,无势则死。实连如行云流水,虚连似隔山呼应。观颜鲁公《祭侄稿》,实连处如惊蛇入草,虚连处若孤雁归群,皆得笔意三昧。

二、各体笔法之异同
篆隶用裹笔,此乃古法。观《石鼓文》转折处,皆作圆转之势,如折钗股。楷书顿笔之法,实自隶书波磔演变而来。至于行草,尤重笔势连贯,米南宫所谓"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正是此理。

三、空间连接之要诀
上接者须如高山坠石,下连者当似流水赴壑。左顾右盼之际,尤见书家功力。昔人论草书"状似连珠,绝而不离",此中奥妙,正在空间呼应。

四、篆隶连接实操
阁下论飞机降落之喻甚妙。余以为篆书连接更似舞者旋转,以腰为轴。试观《泰山刻石》,横画收笔时微作上提之势,竖画结束时略呈左顾之姿,皆暗含连接之意。

五、进阶之道
笔意连接最高境界,当如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笔法。其要在心手相忘,纯任自然。然此非初学可及,必先经"刻意连接"阶段,而后方能臻于"无意于连而无不连"之化境。

今人学书,多斤斤于点画形似,而忽笔意连接,此正如庖丁解牛,不得其"道",徒劳刀耳。愿与诸君共勉,于笔墨流转间,得见书道真谛。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