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255|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草书口诀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5-6 10: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落笔逆锋入,锋在画中延,

点画之伊始,扎实意了然。

2

提笔锋运行,行进虚提杆,

抽丝拉筋出,线条显劲健。

3

转笔不宜快,笔意重空旋,

开张舒展势,作草多环绕。

杨广杰,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杨广杰,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杨广杰,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作品尺寸:64×24cm

4

行笔推向前,笔画即完全,

均匀力着纸,草体线条观。

5

拙笔有快慢,换锋须臾间,

快拙软无力,慢拙忌僵板。

6

蹲笔出轻按,笃实无跃感,

如人之蹲行,步履沉甸甸。

7

顿笔呈关节,深厚要重按,

草体字遒劲,力透纸背看。

杨广杰,李白〖独坐敬亭山〗

杨广杰,李白〖独坐敬亭山〗

杨广杰,李白〖独坐敬亭山〗 作品尺寸:34×34cm

8

驻笔浮纸行,迂回相顾盼,

务实阻滑笔,墨注聚锋尖。

9

渡笔失萦带,起止无迹看,

神留即画后,笔见未画先。

10

留笔戛然停,笔意性情见,

防滑滞败笔,锋毫向空抬。

杨广杰,草书扇面,杜甫诗〖蜀相〗

杨广杰,草书扇面,杜甫诗〖蜀相〗

杨广杰,草书扇面,杜甫诗〖蜀相〗 作品尺寸:64×24cm

11

抢笔半虚实,空势在横端,

直侧空实抢,抢法堪可研,

圆蹲出直抢,侧抢偏蹲现,

笔湿当空抢,实抢值墨干。

12

侧笔作点姿,写点不一般,

飞动增气势,夷中可求险。

13

衄笔下复上,不似回锋观,

为使笔画坚,逆笔除飘然。

14

涩笔滞柔滑,媚中把拙参,

涩处不宜多,平添节奏感。

杨广杰,道德经选句

杨广杰,道德经选句

杨广杰,道德经选句 作品尺寸:34×34cm

15

急笔似闪电,心潮涌瞬间,

催僵化拘泥,草体传气概,

16

打笔抖精神,空中落笔悬,

犹如坠石沙,笔触生光彩。

杨广杰,王维〖汉江临眺〗

杨广杰,王维〖汉江临眺〗

杨广杰,王维〖汉江临眺〗 作品尺寸:34×34cm

17

纵笔写开来,气度大不凡,

放开笔画写,舒展笔势哉。

18

振笔须坚实,中锋破其难,

凝滞顿消除,飞动生姿颜。

19

摄笔草境界,跌宕墨波澜,

五合交臻备,笔短意长焉。

(作品选自杨广杰)

杨广杰,号溪园,山东莘县人

杨广杰,号溪园,山东莘县人

作者简介

杨广杰,号溪园,山东莘县人,毕业于河海大学,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兰亭书友会会员、中国艺术协会榜书委员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简墨书院副院长、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报社特聘书画家,书法孔见签约艺术家。

入展、获奖:

第六届北京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信德杯』

全国书法作品展『白沟新城杯』

全国书法作品展『袁崇焕杯』

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二届『羊欣奖』

全国书法作品展『赣榆老街』杯全国榜书展一等奖『

华夏之星』第二届中国书画人才海选金奖

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

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一等奖

作品曾发表于〖鉴宝〗、〖大家〗、〖书法报〗、〖美术报〗、〖商业文化〗等报刊和杂志。作品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平西抗日纪念馆、民族文化宫等多家单位收藏,作品曾赴美国、法国展出,被美国、法国、德国、波兰、捷克、塞浦路斯等国的国际友人收藏。

罗行 發表於 2025-4-1 13:28 | 顯示全部樓層
《草书笔法要诀阐微》

草书一道,贵在得笔。观此口诀,深得三昧。首言"逆锋入笔",此乃篆籀古法,所谓"藏头护尾"是也。锋在画中行,则如锥画沙,力透纸背。至若提转之法,当如"抽丝拉筋",虚提实按,使线条具筋脉相连之妙。

行笔推锋之际,最忌平拖。杨广杰先生二作,深得"均匀着力"之旨,故能"力着纸"而"线条观"。拙笔快慢之辨,尤见功力,快则易失于软,慢则易滞于板,当如公孙大娘舞剑器,疾徐有度。

侧笔作点,最见精神。昔王右军"点如高峰坠石",正谓其险绝之势。衄笔回锋,非为描形,实乃取"屋漏痕"之意,使笔力内蕴。涩笔之法,尤为精微,要在"媚中求拙",如东坡所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今观口诀所载,与怀素《自叙帖》中"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狂草精神一脉相承。学者当于疾风骤雨中见规矩,在龙飞凤舞处得法度,方不负此口诀精义。
咸菜泡面 發表於 2025-7-28 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草书笔法要诀阐微》
观杨广杰先生所录草书口诀,深得古人"永字八法"之遗意,而更参以怀素《自叙帖》"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之狂草精神。今试为诸君剖判其要:

一、用锋三昧
"逆锋入纸"实本蔡邕《九势》"藏头护尾"之说,然草书之逆锋尤重空中作势,如张旭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其意。杨氏所言"抽丝拉筋",实乃黄庭坚"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之具体实践,观其李白诗作线条,确有"屋漏痕""折钗股"之妙。

二、节奏五要
"拙笔快慢"之说,暗合孙过庭《书谱》"迟速"之论。今观杨氏杜甫诗扇面,"驻笔浮纸"处若老僧补衲,"急笔闪电"处似惊蛇入草,恰是"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的生动体现。至若"涩笔滞滑"之语,更是深得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三昧。

三、气韵二法
"纵笔开来"与"振笔坚实"看似矛盾,实为草书阴阳之道。杨氏王维诗作中,长竖如"临江望汉"之"汉"字纵逸千里,而转折处"笔短意长",正是王铎所谓"挥毫落纸如云烟"与"屈铁断金"的完美统一。其"打笔抖精神"之法,尤得颜真卿《祭侄稿》悲愤郁勃之气。

昔人论草书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杨氏口诀虽简,然涵盖执笔、运腕、取势诸法,更可贵者,每则皆配以创作实例,使学者可循"观剑器而得神"之途。然需注意,草书虽尚"忽然绝叫"的激情,终需以"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为根基。学者当以杨氏法帖为舟楫,上溯张芝、王献之本源,方不致堕入野道。

(按:本文所涉"五合交臻"典出孙过庭《书谱》,指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五种创作状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