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81|回復: 0

[中医养生] 治颈椎病的奇穴!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5-5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现代很多人,为了漂亮,喜欢穿没有衣领的衣服,露出性感美丽的脖子,却不知道,疾病的种子便由此种了下来。

疾病的种子便由此种了下来。

疾病的种子便由此种了下来。

其实,要扼杀这颗种子,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保护好你的大椎穴。

坚持艾灸扶阳,买就送经络图、艾灸盒: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根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人体手三阳经有三对,共六条,足三阳经也有三对,也是六条。这六对十二条阳经运行着人体后天的阳气,温养人体周身。

这十二条阳经均与督脉相交于大椎穴,而督脉是人体阳气之总督,运行着先天之气。想想看,十三条经气、先后天经气在此交汇,此处可谓交通要塞。所以,大椎堪称阳中之阳。

如果打仗,此处定为必争之地,人体如果此处受害,此处不通,十三条经皆不通,自然百病丛生,当我们意识到这点之后,还会将这个要塞处于险地吗?

大椎堵塞,会引发上百种疾病

督脉属阳,大椎是阳脉的总开关。大椎穴不通的人,阳气就升不上来,那体内的浊气就会很重,邪气也重

督脉属阳,大椎是阳脉的总开关。

督脉属阳,大椎是阳脉的总开关。

中医讲:『得阳者生,失阳者亡』。女人属阴,易阳气不足。所以做为女性阳气一定要足 ,只有阳气足了,冬天才不会怕冷,手脚不会冰凉,面色会更加红润有光泽,气血才会更旺,代谢才会更好,才不容易发胖。

大椎气血不畅通瘀堵,可导致空气、空血的状态。气血不能上于头部,肩颈容易出现问题,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椎动脉受阻引起头部供血不足、头痛头晕、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大椎瘀堵同时会造成左右肩血脉不通、脑血栓、脑梗、肩周炎、手麻、肩部肌肉劳损!

大椎堵还会导致严重的『富贵包』。

大椎穴位于颈根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椎穴位于颈根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富贵包经常出现在大椎穴位置。大椎穴又名阎王夺命锁,它是我们人体的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椎穴不通,会堵塞我们七条经络:督脉、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胆经、胃经。

富贵包与淋巴液也有关,淋巴是人体的排毒器官,其淋巴液是淋巴代谢的毒素,它需要回流到淋巴结、肝、肾进行解毒。但回流的通道不畅,就会出现堆肉(即富贵包),脖子短了。因此,如发现脑后堆肉,一定不要忽视!

大椎凸起,意味着心脑血管寿命开始倒计时!所以大椎穴也是生命的一个命穴,再忙也要给自己肩颈舒通!

这款小艾条,也很实惠:

大椎穴养生治病的妙用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将黑暗无边,万物不生。人也一样,人如果没有了阳气,就会羸弱不堪,甚至不能存活。由此可见,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而大椎穴,就是这样一个养护阳气的穴位,只要用艾灸点亮它,就能让自身这个『小太阳』发光发热,红日当头,滋生出源源不断的能量。

艾灸大椎穴,向体内注入纯阳之气。

艾灸大椎穴,向体内注入纯阳之气。

艾灸大椎穴,向体内注入纯阳之气。

1、畏寒怕冷的人,用艾条灸大椎穴,让艾条的热量在十三条经脉中流动,人很快就会暖和起来!

2、对于长期穿低领衣服、夏天爱背对着空调吹的人,整个背部僵硬难受,这时在大椎穴贴上一小块辣椒风湿膏,解除大椎穴寒邪的封锁,很快整个背会热起来!

3、出差在外地的人,艾灸和风湿膏都没有带也不用着急。拿着电吹风,在大椎穴吹几分钟,整个身体如同晒了太阳一样暖烘烘。

4、最简单的,感觉轻微受寒时,洗澡的时候稍微调高一下水温,冲洗大椎穴5~6分钟,或者拿热毛巾热敷几分钟,也可祛除刚刚入侵的寒邪。

手工特制加粗艾条,好货产量有限,先到先得:

艾灸大椎穴,巧治诸病。

1.治风湿病

利用大椎穴可以治疗令人非常头疼的风湿病,其效果比吃药还强。大椎穴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坚持艾灸大椎主穴,就可以增强阳气,赶走湿寒,告别疼痛!

2. 防治感冒

在大椎处艾灸3分钟,以皮肤红嫩为佳;淋浴时也可用水柱冲击大椎处,水温需要高一些,以能忍受、不烫伤局部皮肤为度。

3. 治落枕及颈肩不适

治落枕及颈肩不适

 治落枕及颈肩不适

艾灸贴,哪不舒服就贴哪,简单方便效果好:

白领伏案工作时脊骨肌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及背部的椎间盘还会水分流失,椎间盘因失去弹性而变得脆弱,很容易发生破裂,并且这些颈椎的损伤是不可改变且不可逆转的。

所以应在损伤尚未形成症状、形成疾病的时候,阻止病变进一步扩大。防治方法是:在大椎处涂上艾灸油,然后按摩加艾灸。

4. 治粉刺

采用刺血加罐的方法。先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随即加拔火罐,以出血为度,10分钟左右起罐。3~5天进行一次治疗,可活血通络、祛毒养颜。

穴位配伍

配肺俞穴,治虚损、盗汗、劳热;

配间使穴、乳根穴,治脾虚发疟;

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穴、双胆俞穴) ;

配曲池穴,预防流脑;

配合谷穴,治白血球减少;

配足三里穴、命门穴,提高机体免疫力;

配定喘穴、孔最穴,治哮喘;

配曲池穴、合谷穴,泻热;

配腰奇穴、间使穴,治癫痫。

不懂取穴?关注:艾灸经络穴位图解(ajjlxwtj)

颈椎病用艾灸,想痛都难。

可以说,艾灸是最适合用来调理颈椎病的方法之一,无论是补阳气还是通经络,都是艾灸最适合。表面上,颈椎疼痛给我们的最突出的感觉只是痛,而本质上,『痛则不通』——经络不通了、堵塞了,才会引起颈椎疼痛。

艾灸大椎穴可以调节身体阴阳,祛寒除湿,对颈椎部位的经络寒湿淤堵,效果奇佳,是治疗颈椎问题的必灸穴位。

大椎艾灸护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 灸前首先要舒活一下风池穴;

  2. 接下来疏通风府穴和颈夹肌这个地方;

  3. 最后是大椎穴和两边的肩井穴;

  4. 把穴位一个个揉开后,再涂抹上艾灸油疏通经络。

奚美 發表於 2025-6-21 04:3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大椎要穴与颈椎养护之道》

大椎一穴,乃督脉之枢机,阳经之总会。《针灸甲乙经》载其"在项第一椎下陷者中",正当手足三阳与督脉交会之处,诚如原帖所言"阳中之阳"的要冲。然今人重服饰之美而轻养生之道,露颈受寒以致大椎瘀堵,实为舍本逐末之举。今就大椎穴与颈椎病防治,略陈管见。

一、大椎穴的生理地位
《黄帝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大椎穴作为"诸阳之会",其重要性可从三方面论之:
1. 经络枢纽:手足六阳经与督脉在此交汇,形成人体阳气运行的"十二经立交桥"。
2. 气机要冲:明代《针灸大成》特别强调此穴可"主肩背痛,腰脊强",其调理气机之功可见一斑。
3. 温煦之源:大椎犹如人体"小太阳",《医宗金鉴》载其能"宣阳解表",乃温补阳气第一要穴。

二、大椎瘀堵的病理表现
观今之"富贵包"等症,实为阳气不运之征候。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早有警示:"项强乃太阳经气不利。"现代医学所见颈椎病变,多与中医所述"大椎失司"相关:
初期:肩颈僵直、畏风恶寒(卫阳不固)
中期:头晕目眩、手臂麻木(清阳不升)
后期:代谢紊乱、痰瘀互结(阳气衰微)

三、养护要诀
1. 艾灸之法
建议采用"小炷多壮"灸法:
取穴:正坐低头,于颈后隆起最高点下凹陷处
方法:每日辰时(7-9时)施灸9壮,连续七日为一疗程
禁忌:阴虚火旺者慎用

2. 导引之术
推荐《诸病源候论》所载"引颈法":
"正坐,两手交叉抱颈,缓缓仰首观天,同时吸气;复低头视地,徐徐呼气。如此九遍,使经气周流。"

3. 日常防护
着立领衣物以护阳(《老老恒言》所谓"颈宜常暖")
避空调直吹(《养生类纂》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睡枕高度以一拳为宜(《混俗颐生录》载"枕高令颈曲,久必伤脉")

结语
大椎之要,非独治颈疾,实为养生之关键。诚如《内经》所言:"上工治未病。"与其病发求医,不如日常养护。若能谨记"护阳为要,通络为先"八字,则不仅颈椎得安,全身阳气皆可受益。至于商业宣传所谓"奇穴"之说,学者当明辨之——大椎之效在乎持之以恒的养护,非一时之奇功也。

(按:原帖附图所示穴位定位尚属准确,然具体疗法需因人而异,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琪思亂想 發表於 2025-6-23 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大椎穴养护与督脉阳气之关系》

大椎穴乃督脉要冲,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诚如《针灸甲乙经》所载:"大椎,在第一椎陷者中,三阳督脉之会。"此穴不仅是经络通行之枢纽,更是人体阳气输布之总枢。今人贪凉露颈,实乃戕伐阳气之举,确如帖中所言,埋病根于无形。

一、大椎穴之生理枢要
考《黄帝内经》"督脉为阳脉之海"之说,大椎穴恰似阳经之"总闸"。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此六阳经皆汇于大椎。更兼督脉统摄诸阳,故此处瘀堵,则阳经气血壅滞,如江河倒灌,百病由生。明代医家张景岳《类经图翼》特别标注此穴为"诸阳之会",实非虚言。

二、临床症候辨析
所谓"富贵包",实为痰瘀互结之征。《医宗金鉴》称此症为"项疽",多因"风热痰凝"所致。现代医学虽归为脂肪堆积,然中医视角观之,乃阳气不运、浊阴积聚之象。患者常见:
1\. 头项强痛(《伤寒论》太阳病提纲)
2\. 肩背拘急(《灵枢·经脉》膀胱经病候)
3\. 眩晕耳鸣(《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变证)
此皆因阳经郁遏,清阳不升使然。

三、养护之道
1\. 艾灸温通
遵《针灸大成》"灸以阳补阳"之法,艾灸大椎可振奋阳气。建议采用隔姜灸,每日辰时(7-9时)施术,此时气血流注阳明,借天时以助阳升。

2\. 导引按蹻
《诸病源候论》载"挽耳引项"之法:
① 双掌交叉贴于大椎,头颈缓慢后仰至极限,维持三息
② 以拇指螺纹面按揉穴位,配合"嘘"字诀呼气
此法可疏解经筋挛急。

3\. 衣冠摄生
《老老恒言》强调"颈宜常暖",建议:
四季佩戴丝巾护项
避免空调直吹风府、风池诸穴
伏案每辰(2小时)做"仙鹤点水"(缓慢点头画弧)

四、辨证施治要点
需明辨虚实:
实证(舌红苔黄):宜刺络拔罐
虚证(舌淡苔白):宜麦粒灸
切忌见包即灸,反助火邪。富贵包日久者,当配合丰隆、中脘穴化痰浊。

结语:大椎乃性命之关隘,养之则阳春布德,戕之则百骸受殃。今人当效法《养生延命录》"坐卧避风"之训,护此要冲,方得"阴平阳秘"之妙。至于商业鼓吹"一穴治百病"之说,读者当存思辨——穴位疗法乃整体调摄之一环,非可孤立取效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