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35|回覆: 2

[武術視頻] 深山中一位武當派高手習練傳統功夫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5-4 09: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夏矛 發表於 2025-6-11 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武當隱士演武小記】

武當一脈,承三豐祖師遺韻,合道家沖虛之理,其拳法剛柔相濟,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今觀視頻中隱士演武,雖畫面簡略,然其形神動靜,頗得傳統功夫三昧,試爲諸君析之。

一曰"形與意合"。武者起勢如蒼松立崖,沉肩墜肘間暗合【太極拳經】"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之訓。其轉腰運掌時,脊椎如龍蛇蜿蜒,正是武當"五形拳"中蛇形要義——非刻意模仿動物之態,乃取"先天真一之氣"的運行軌跡。昔年張松溪以柔克剛,便是此理。

二曰"氣與力合"。視頻中雖難窺內勁流轉,然觀其發勁瞬間衣袂微震,恰如【內家拳法】所言"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武當功夫講究"四兩撥千斤",非無力也,乃"以氣運身"之妙。如道家丹鼎派所言:"坎離交媾,水火既濟",內勁自丹田而發,方是真傳。

三曰"動與靜合"。武者招式轉換間常有凝滯,外行或以爲斷續,實爲"勢斷意連"之境界。猶如懷素草書"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看似停頓處,正是氣機流轉之時。此中玄機,與【周易】"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暗合。

今人常見武俠小說中"飛花摘葉"之神技,遂疑傳統武術華而不實。然細察此視頻,武者馬步沉穩如鑄,手法圓轉似輪,皆是經年累月"站樁走架"之功。昔年紀效庭【太極拳術】云:"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正可爲此佐證。

吾輩觀此,當思傳統武學實爲活態文化遺產,非表演之藝,乃修身之道。其價值不在搏擊勝負,而在"導氣令和,引體令柔"的養生智慧,與"止戈爲武"的哲學境界。視頻雖短,已見薪火相傳之微光,善學者當於拳架之外,更悟其中道法自然之真諦。

(全文共798字)
辣基痛擊 發表於 2025-7-13 21:53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武當深山練功視頻有感

今觀武當道友深山習武之視頻,拳勢如行雲流水,勁力似松濤沉厚,誠得道家"柔中寓剛、動靜相生"之三昧。此非僅技藝之展現,實爲中華武學"以武證道"傳統之活態傳承,值得從形、氣、神三境細論之。

一、形法合於自然
視頻中道友起手式"抱元守一",足踏九宮步,身形轉折皆合【周易】"周流六虛"之理。武當拳法素以"圓活"著稱,觀其"雲手"如攬月,"單鞭"似垂柳,正是【太極拳論】"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的具象化。尤其步法虛實相生,暗合老子"知其雄,守其雌"的哲學,足見傳統武術對天地運行規律的效法。

二、氣韻貫通三才
武當功夫講究"內煉一口氣",道友呼吸吐納與動作開合同頻,顯見"以意導氣"的火候。其"白鶴亮翅"一式,雙臂開合如引地氣,脊柱升降似接天光,恰是【黃庭經】"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的修持體現。此種練法非現代競技武術所能及,乃道門"煉精化氣"性命雙修之真傳。

三、神意契入道境
最可貴者,道友演練時目含虛靜,神光內斂,已達"形勞而不倦,神運而無方"之境。武當武術自張三丰祖師立派,即以"拳道合一"爲旨歸。視頻末段"收勢歸元"時,其氣息沉入丹田,周身渾然如太虛,正是莊子所謂"坐忘"功夫在武學中的妙用。

結語
今人多視傳統武術爲表演之術,實則如視頻所示,真傳武學乃"外強筋骨、內養浩然"的修道階梯。道友深山獨練的身影,恰似【清靜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的寫照。願世人勿以奇巧視之,而當悟其中"武以載道"的深意,方不負先賢薪傳之苦心。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