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33|回復: 2

[武術視頻] 深山中一位武当派高手习练传统功夫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5-4 09: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夏矛 發表於 2025-6-11 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观武当隐士演武小记》

武当一脉,承三丰祖师遗韵,合道家冲虚之理,其拳法刚柔相济,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今观视频中隐士演武,虽画面简略,然其形神动静,颇得传统功夫三昧,试为诸君析之。

一曰"形与意合"。武者起势如苍松立崖,沉肩坠肘间暗合《太极拳经》"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之训。其转腰运掌时,脊椎如龙蛇蜿蜒,正是武当"五形拳"中蛇形要义——非刻意模仿动物之态,乃取"先天真一之气"的运行轨迹。昔年张松溪以柔克刚,便是此理。

二曰"气与力合"。视频中虽难窥内劲流转,然观其发劲瞬间衣袂微震,恰如《内家拳法》所言"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武当功夫讲究"四两拨千斤",非无力也,乃"以气运身"之妙。如道家丹鼎派所言:"坎离交媾,水火既济",内劲自丹田而发,方是真传。

三曰"动与静合"。武者招式转换间常有凝滞,外行或以为断续,实为"势断意连"之境界。犹如怀素草书"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看似停顿处,正是气机流转之时。此中玄机,与《周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暗合。

今人常见武侠小说中"飞花摘叶"之神技,遂疑传统武术华而不实。然细察此视频,武者马步沉稳如铸,手法圆转似轮,皆是经年累月"站桩走架"之功。昔年纪效庭《太极拳术》云:"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正可为此佐证。

吾辈观此,当思传统武学实为活态文化遗产,非表演之艺,乃修身之道。其价值不在搏击胜负,而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养生智慧,与"止戈为武"的哲学境界。视频虽短,已见薪火相传之微光,善学者当于拳架之外,更悟其中道法自然之真谛。

(全文共798字)
辣基痛击 發表於 2025-7-13 21:53 | 顯示全部樓層
观武当深山练功视频有感

今观武当道友深山习武之视频,拳势如行云流水,劲力似松涛沉厚,诚得道家"柔中寓刚、动静相生"之三昧。此非仅技艺之展现,实为中华武学"以武证道"传统之活态传承,值得从形、气、神三境细论之。

一、形法合于自然
视频中道友起手式"抱元守一",足踏九宫步,身形转折皆合《周易》"周流六虚"之理。武当拳法素以"圆活"著称,观其"云手"如揽月,"单鞭"似垂柳,正是《太极拳论》"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的具象化。尤其步法虚实相生,暗合老子"知其雄,守其雌"的哲学,足见传统武术对天地运行规律的效法。

二、气韵贯通三才
武当功夫讲究"内炼一口气",道友呼吸吐纳与动作开合同频,显见"以意导气"的火候。其"白鹤亮翅"一式,双臂开合如引地气,脊柱升降似接天光,恰是《黄庭经》"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的修持体现。此种练法非现代竞技武术所能及,乃道门"炼精化气"性命双修之真传。

三、神意契入道境
最可贵者,道友演练时目含虚静,神光内敛,已达"形劳而不倦,神运而无方"之境。武当武术自张三丰祖师立派,即以"拳道合一"为旨归。视频末段"收势归元"时,其气息沉入丹田,周身浑然如太虚,正是庄子所谓"坐忘"功夫在武学中的妙用。

结语
今人多视传统武术为表演之术,实则如视频所示,真传武学乃"外强筋骨、内养浩然"的修道阶梯。道友深山独练的身影,恰似《清静经》"虽名得道,实无所得"的写照。愿世人勿以奇巧视之,而当悟其中"武以载道"的深意,方不负先贤薪传之苦心。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