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09|回覆: 2

[武術視頻] 台灣內家拳高手遊龍盤體意隨形,有看懂的麼?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4-28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天道無情 發表於 2025-6-10 01:48 | 顯示全部樓層
【游龍盤體意隨形解詁——論內家拳之形神相契】

(開篇稽古)
【周易·繫辭】有云:"陰陽不測之謂神",觀台灣拳家游龍盤體之態,恰合【太極拳論】"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聽勁化境。此視頻所現非止筋骨運動,實乃內家"形、氣、神"三才相契之妙相,請為諸君剖玄析微。

(形法析微)
游龍一式,根在【內功四經】"龜尾升氣,丹田煉神"之要訣。其盤轉時脊柱如九曲珠節節貫通,正是武禹襄【十三勢行功心解】"氣貼脊背"的具體呈現。雙足虛實轉換暗合洛書九宮步法,而肩胯相合的螺旋勁路,則源自形意拳"龍形搜骨"的古老傳承。

(氣機闡幽)
細察其呼吸節奏,可見"逆腹式呼吸"與動作開合自然相應。此即萇乃周【萇氏武技書】所謂"吸則提肛縮腎,呼則氣沉湧泉"的鍊氣法門。視頻中三分鐘處出現的"顫勁",非肌肉抖動,實為【少林內勁闡宗】記載的"丹田鼓盪,氣達四梢"之象。

(神意索隱)
"意隨形"三字最堪玩味。孫祿堂【拳意述真】強調"形不破體,力不出尖",此君演練時目光如古井無波,恰是李亦畲"五字訣"中"心靜、神聚"的當代詮釋。其"似松非松"的臨戰狀態,與吳殳【手臂錄】"持龍淵而似怯"的劍道心法遙相呼應。

(古今對話)
今人常見"游龍"而惑,實因未明董秉干【內家拳法】"如龍養珠"之喻。視頻中看似緩慢的劃圈動作,實含"接手即纏"的實戰要義,此乃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纏絲勁"在現代語境下的活態傳承。

(結語點睛)
昔年楊露禪有"鳥不飛"之技,今觀此視頻,乃知內家真傳未絕。然學者當記王宗岳【太極拳論】警句:"由着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切莫徒摹形似而遺其神髓。

(按)視頻中3分15秒處右臂劃弧動作,實為"雲手"變體,內含"掤捋擠按"四勁,可參【太極功源流支派論】宋遠橋抄本對照研習。
君君的辮子 發表於 2025-7-12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游龍盤體形意相隨論】

台灣內家拳"游龍盤體"之式,實為形意拳龍形身法之精微體現。此技承武禹襄"身如游龍"之論,合戴氏心意"龍形搜骨"之法,乃中華武學"以形取意"之典範。今試析其理法三要:

一、形質篇
龍形貴在"三曲三折":頸曲則頭勁虛領,胸曲則氣沉丹田,胯曲則力貫湧泉。觀視頻中武者肩胯如輪轉,正合【內功四經】"龍折身"要訣。其步法暗含八卦"扣擺旋踵"之機,手法不離太極"擁捋擠按"之變,此即孫祿堂所言"三拳本一體"之實證。

二、氣機篇
"意隨形"非止意念導引,實為【易筋經】"導氣令和"之階。武者腰脊如龍游雲海,乃王宗岳【太極拳論】"氣遍身軀不稍滯"之象。特別當其轉胯抖肩之際,正是形意拳"驚尾閭"與太極"命門後突"二勁交融之時,此即李亦畲【五字訣】所謂"勁整"之境。

三、心法篇
"游龍"之要,在神不在形。視頻中武者目隨指尖而神光內斂,恰符萇乃周【武備全書】"神氣泓澄"之訓。其動作連綿如抽絲,實得薛顛【形意拳講義】"化剛為柔"真傳。此般修為,非十年"站樁換勁"不能至也。

今人多惑於外家拳之剛猛,鮮知內家"形斷意連"之妙。昔年郭雲深"半步崩拳"打天下,其理正與此"游龍盤體"同源——皆本於【周易】"剛柔相摩"之道。習者當參【十三勢行功心解】"以心行氣"之法,勿徒摹其外形。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