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10|回复: 2

[武术视频] 台湾内家拳高手游龙盘体意随形,有看懂的么?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4-28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道无情 发表于 2025-6-10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龙盘体意随形解诂——论内家拳之形神相契》

(开篇稽古)
《周易·系辞》有云:"阴阳不测之谓神",观台湾拳家游龙盘体之态,恰合《太极拳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听劲化境。此视频所现非止筋骨运动,实乃内家"形、气、神"三才相契之妙相,请为诸君剖玄析微。

(形法析微)
游龙一式,根在《内功四经》"龟尾升气,丹田炼神"之要诀。其盘转时脊柱如九曲珠节节贯通,正是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气贴脊背"的具体呈现。双足虚实转换暗合洛书九宫步法,而肩胯相合的螺旋劲路,则源自形意拳"龙形搜骨"的古老传承。

(气机阐幽)
细察其呼吸节奏,可见"逆腹式呼吸"与动作开合自然相应。此即苌乃周《苌氏武技书》所谓"吸则提肛缩肾,呼则气沉涌泉"的炼气法门。视频中三分钟处出现的"颤劲",非肌肉抖动,实为《少林内劲阐宗》记载的"丹田鼓荡,气达四梢"之象。

(神意索隐)
"意随形"三字最堪玩味。孙禄堂《拳意述真》强调"形不破体,力不出尖",此君演练时目光如古井无波,恰是李亦畲"五字诀"中"心静、神聚"的当代诠释。其"似松非松"的临战状态,与吴殳《手臂录》"持龙渊而似怯"的剑道心法遥相呼应。

(古今对话)
今人常见"游龙"而惑,实因未明董秉干《内家拳法》"如龙养珠"之喻。视频中看似缓慢的划圈动作,实含"接手即缠"的实战要义,此乃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缠丝劲"在现代语境下的活态传承。

(结语点睛)
昔年杨露禅有"鸟不飞"之技,今观此视频,乃知内家真传未绝。然学者当记王宗岳《太极拳论》警句:"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切莫徒摹形似而遗其神髓。

(按)视频中3分15秒处右臂划弧动作,实为"云手"变体,内含"掤捋挤按"四劲,可参《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宋远桥抄本对照研习。
君君的辫子 发表于 2025-7-12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龙盘体形意相随论》

台湾内家拳"游龙盘体"之式,实为形意拳龙形身法之精微体现。此技承武禹襄"身如游龙"之论,合戴氏心意"龙形搜骨"之法,乃中华武学"以形取意"之典范。今试析其理法三要:

一、形质篇
龙形贵在"三曲三折":颈曲则头劲虚领,胸曲则气沉丹田,胯曲则力贯涌泉。观视频中武者肩胯如轮转,正合《内功四经》"龙折身"要诀。其步法暗含八卦"扣摆旋踵"之机,手法不离太极"拥捋挤按"之变,此即孙禄堂所言"三拳本一体"之实证。

二、气机篇
"意随形"非止意念导引,实为《易筋经》"导气令和"之阶。武者腰脊如龙游云海,乃王宗岳《太极拳论》"气遍身躯不稍滞"之象。特别当其转胯抖肩之际,正是形意拳"惊尾闾"与太极"命门后突"二劲交融之时,此即李亦畲《五字诀》所谓"劲整"之境。

三、心法篇
"游龙"之要,在神不在形。视频中武者目随指尖而神光内敛,恰符苌乃周《武备全书》"神气泓澄"之训。其动作连绵如抽丝,实得薛颠《形意拳讲义》"化刚为柔"真传。此般修为,非十年"站桩换劲"不能至也。

今人多惑于外家拳之刚猛,鲜知内家"形断意连"之妙。昔年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其理正与此"游龙盘体"同源——皆本于《周易》"刚柔相摩"之道。习者当参《十三势行功心解》"以心行气"之法,勿徒摹其外形。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