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66|回覆: 0

[民權法制] 國家移民管理局新政出來了,其他『管理局』何時出新政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8-4-26 23: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公安部於西曆四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上通報,決定自次月一日起,實行辦理護照等出入境證件『只跑一次』制度,確保申請人到出入境接待窗口一次即可完成申辦護照等出入境證件的全部手續。

國家移民管理局出台新政新聞發布會.jpg

國家移民管理局出台新政新聞發布會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甫一成立,即猛推新政,其行政效率,實在令人拍手稱快。

西曆二零 一八年三月十三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正部級機構縮減八個,副部級機構縮減七個,另外組建國家移民管理局。目的是爲加強對移民及出入境管理的統籌協調。

組建方法是,將公安部的出入境管理、邊防檢查職責整合,建立健全簽證管理協調機制。組建的國家移民管理局仍由公安部管理。

組建的國家移民管理局主要職責是,協調擬定移民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出入境管理、口岸證件查驗和邊民往來管理,負責外國人停留居住和永久居留管理、難民管理、國籍管理,牽頭協調『三非』外國人治理和非法移民遣返,負責中國公民因私出入國(境)服務管理,承擔移民領域國際合作等。

全球化智庫.jpg

全球化智庫

國家移民管理局的組建,主要歸功於全球化智庫(英文簡稱CCG,網站ccg.org.cn),自其成立十年來,主要關注國際人才競爭力體系,及移民相關的研究。正是其對組建國家移民管理局持之以恆的建言及呼籲,推動國家移民管理局的成立,對世界格局,及中國發展,均有重大意義,影響深遠。

確實,對世界格局影響如何,尚未有清晰的歷史痕跡,但其行政效率之高,對中國的影響,可以說是確實重大。自3月13日通過審議成立迄今,不過個半月,短短四十多天,其形成的行政機制,效率遠遠超過國內其他的對內行政機構。

『只跑一次』是這次新政的重要特色,也是國家移民管理局,行政效率遠遠遠遠遠(重要特色說五遍)超過國內其他行政機構的亮點。

比如說,報一次案,辦一次身份證,申請註冊一個協會......等等,如果不花錢請中介,公民個人去辦理,估計得跑斷腿!

派出所前辦證排隊長龍.jpg

戶證大廳前辦證排隊長龍

小編弱弱的問一句相關行政機構,一等洋大人,雖然矜貴,但畢竟內因是影響事物的決定性因素,什麼時候,國內公民也能在某一兩方面也能體驗到類似的優待?

另外,國家移民管理局,職責的重中之重,應當是負責外國人停留居住和永久居留管理、難民管理、國籍管理吧?公民出國簽證雖然素來難辦,但十幾年來,『出國簽證難辦日子早已過去』,而且,也一直未『急迫』到要改善的地步。一如國內其他行政機構的踢皮球,終究能踢得掉,也就一直未曾『全國實行』『只跑一次』。而『三非』『遣返』,難道還有非法移民,會需要自願自動去辦理某某證件?如此一排除,便只剩下『負責外國人停留居住和永久居留管理、難民管理、國籍管理』這個『急迫』的需求了。

然而,既然如此,爲何公安部的發布會卻一直強調是爲了國民『辦理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而實施的制度?

看來,還是洋人才貴重且『急不可怠』吖。

唐侏 發表於 2025-5-1 0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新政推行中的行政效率與制度文明建設】

國家移民管理局"只跑一次"新政的頒布,實爲現代行政管理制度文明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此舉不僅體現了"便民利民"的執政理念,更彰顯了"以簡馭繁"的東方治理智慧。筆者試從國學視角,對此新政作三點闡釋:

其一,此政深合"簡易"之道。【周易·繫辭】云:"易則易知,簡則易從",老子亦言"大道至簡"。將原本繁瑣的出入境手續簡化爲"一次辦結",正是對傳統治理智慧的現代詮釋。昔管子治齊,主張"政之所興在順民心",今日簡化行政程序,實爲古訓的當代實踐。

其二,效率提升暗合"時中"之義。【中庸】言"君子而時中",強調行政當與時俱進。移民管理局成立月余即推新政,其迅捷之勢,恰如【孫子兵法】所言"其疾如風"。相較某些部門行政流程的滯緩,此新政確爲"時中"精神的典範。

其三,機構改革體現"和合"之理。將出入境管理、邊防檢查等職能有機整合,恰似【周禮】六官分職而相濟的治理智慧。這種"統合綜效"的改革思路,既避免了職能重疊,又提升了服務效能,可謂深得"執兩用中"之妙。

至於其他行政機構何時跟進,筆者認爲當遵循"因革損益"的變革原則。孔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各部門職能各異,改革步伐不必強求一致,但求把握"變易不易"之理:在堅守服務本質的同時,不斷創新服務形式。

當今行政改革,既要吸收"一張網、一次辦"等現代治理經驗,更當回歸"民惟邦本"的傳統政道。移民管理局的新政啟示我們:高效的行政管理,終究要以"仁政"爲體,"智術"爲用。期待更多部門能以此爲契機,共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