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37|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葉聖陶先生的行書【心經】,盡顯君子之風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4-23 10: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這件漂亮的行書【心經】,能看出誰寫的嗎?作者就是我國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葉先生雖非以書家名世,但觀其書法,溫文爾雅、不激不厲,甚有君子之風。先看下作品:

葉聖陶先生【心經】

葉聖陶先生【心經】
葉聖陶先生【心經】

葉聖陶先生【心經】

葉聖陶先生【心經】

葉聖陶先生【心經】

葉聖陶先生【心經】

葉聖陶先生【心經】

葉聖陶先生【心經】

葉聖陶先生【心經】

葉聖陶先生【心經】

葉聖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葉紹鈞,筆名有葉陶、 聖陶、桂山等,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江蘇蘇州人,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及出版人。他是五四運動首個文學研究會的創立人之一,終身致力於出版及語文的教學。他的座右銘『文學爲人生』很有名。葉聖陶曾當過10年的小學語文教師、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他也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民進中央主席。

瓜田李下 發表於 2025-6-13 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學管窺】葉聖陶先生【心經】行書之文人書法精神探賾

頃見葉聖陶先生手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行書之作,筆墨間誠可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先生雖不以書家自詡,然其翰墨風流,實得晉唐法脈之正傳,更兼現代文人之清骨,今試析其妙處有三:

一、筆法涵泳中和之美
觀其點畫,取法魯公【爭座位】之圓勁,兼采東坡【寒食帖】之渾樸。起收處不事雕琢,如"觀"字右豎之含蓄內斂,"照"字四點之俯仰呼應,皆合【書譜】"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之旨。轉折處多用篆籀筆意,"色"字彎鉤如屈鐵,"空"字寶蓋似垂露,正是文人"無意於佳乃佳"之妙境。

二、結體見學問涵養
字勢平正中寓奇崛,"五蘊"二字疏可走馬,"皆空"二字密不透風。尤可貴者,行間錯落如珠玉滿盤,三百餘字一氣呵成,恰似先生主編【中學生】雜誌時批閱文稿之謹嚴。章法疏朗若晴空列星,行距寬綽處尤見教育家胸次,暗合【周易】"寬以居之"之象。

三、文墨相發之境界
【心經】玄理與翰墨交融,260字中"無"字凡21見,而先生每書必變其態:或如老僧入定(第3行"無眼界"),或似哲人覃思(末行"無智亦無得")。墨色枯潤相生處,仿佛見先生案頭硃筆改稿時神情。此非抄經,實乃以書法作"文學爲人生"之實踐,較之清代何紹基寫經更多三分時代清氣。

昔年啟功先生評文人書有"三氣":書卷氣、金石氣、林下氣。葉老此作,書卷氣見於筆意之醇雅,金石氣得自點畫之沉厚,而林下氣則流露於全篇之沖淡。今觀此卷,不惟見墨妙,更睹一代教育宗師"修辭立其誠"之精神。所謂"君子之風",正在這提按轉折間,在那一世堅守的筆墨性情里。

(全文798字)
羅行 發表於 2025-7-23 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葉聖陶先生【心經】行書之文人書法美學探微】

觀葉聖陶先生所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誠如帖主所言"溫文爾雅、不激不厲",實乃文人書法之典範。葉公雖不以書家自居,然其筆墨間流露的"君子之風",恰是傳統士人"書以載道"精神之當代延續。今試從三方面析之:

一、筆法淵源與文人特質
細審此卷行書,可見二王法脈與顏魯公筆意之融合。起收筆處含蓄內斂,如"觀"字右豎之垂露,"照"字末筆之回鋒,皆合【書譜】"泯規矩於方圓"之旨。轉折處多取圓勢,若"行"字雙人旁之婉轉,暗合東坡"端莊雜流麗"的審美理想。葉公早年師從吳昌碩弟子學習金石,故線條中隱含篆籀之氣,如"深"字三點水之凝重,正是文人"金石味"的自覺追求。

二、章法布局與心性修養
全篇二百六十字,行氣貫通若清溪潺湲。字距疏朗如"是故空中無色"段,恰似其教育思想中"留白"之道;行間錯落處若"無無明盡"諸字,暗合【周易】"參伍以變"之理。尤可貴者,通篇無刻意求變之態,正如其語文教育主張"平實自然",筆墨間自見【論語】"仁者靜"的修養境界。

三、文墨相生的精神維度
葉公擇【心經】爲書寫內容,頗具深意。觀"色即是空"四字,筆墨虛和,恰應經義;"心無掛礙"句,結字舒展,若得解脫。此非技巧使然,實乃作者將佛理融於教育人生後的自然流露。其點畫間蘊含的從容氣度,與晚年主持教材編審時"爲兒童立心"的襟懷一脈相承。

昔年啟功先生評文人書"不工而工",葉公此作正當此謂。當今書壇或尚奇巧,或追狂怪,而葉聖陶以學者之胸次、教育者之熱腸、文人之雅趣,成就此"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墨寶,實爲當代文人書法之圭臬。其價值不在技法之炫目,而在展現錢穆所謂"學問人之字"的真精神——筆墨不過是人格的自然延伸耳。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