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70|回覆: 1

[中醫入門] 能救命的心包經,常疏通賽人參!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4-20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絡絡在以前給大家講過疏通帶脈、膀胱經等經絡好處,往往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效果。那今天絡絡再給大家科普一條人體重要的經脈——手闕陰心包經。什麼?你在問我疏通它有什麼用?答案是它可以救命,這絕對不是誇大其詞哦,快來看看吧。

手闕陰心包經

手闕陰心包經

救命的『心包經』

在許多人看來最好的強心藥是服用人參,其實中醫看來,強心效果最好的,是按摩疏通心包經或撥敲打心包經。因爲按摩心包經與服用人參有著相類似的作用,甚至是有更好的效果。與其常進補服用人參,還不如每天按摩心包經更有益處。

心包經主要有如下九個穴位,依照運行的線路依次爲:天池、天泉、曲澤、郗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沖穴。

心包經在人體12經絡之一,中醫稱其爲『救命的心包經』。經常按摩心包經,可有效消除心臟外部的心包積液,解除心臟所受不必要的壓迫,使心臟的功能正常得到發揮,有能力將血液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將堆積的廢物帶走。

另外,由於心臟病等引起的突然昏厥,『郗門穴』可作爲急救;經常按摩勞宮穴也可有效預防心臟疾病。

疏通『心包經』有奇效

♣疏通心包經可化解心郁

疏通心包經先要掐住腋窩下的極泉穴,極泉穴爲心經上的穴位,是解郁的大穴。如果人經常鬱悶,就可能在腋窩下長出一個包,這是心氣被郁滯的象。把極泉穴彈撥開了以後,就能逐漸化解了包。

如何衡量是否彈撥到了極泉穴呢?當我們彈撥腋窩下的一根大筋的時候,出現無名指和小指發麻的情況,就是彈撥對了。然後在這裡多彈撥幾下,同時用空拳沿著手臂的中線慢慢地拍下來,就能夠化解心郁。

♣疏通心包補脾氣,提高免疫力

從中醫五行理論,心屬火,脾主土,火能生土,心臟的能力提升,必定能夠提升脾臟的能力。由於心包經的通暢,能使心臟發揮正常功能,間接提升了脾臟的能力。

脾臟是人體免疫系統最重要的器官,因此按摩心包經可以提升人體的免疫能力。多數疾病,按摩這條經絡都能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

手闕陰心包經

手闕陰心包經

心包經刮痧也能很好的排毒:

♣疏通心包可以減肥

心包在中醫里是一個獨立的經絡,許多病症都和這個經絡有關。從解剖學來看,心包是心臟外部的一層薄膜,和心臟之間有部分體液,做爲心臟和這層膜之間互動時的潤滑劑。

在某些情形下,會使這些體液增加,使得心臟的活動受到影響,心臟泵血的能力也就減弱了。供給到皮下的血液也相對的減少,是肥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按摩這個經絡是減肥最重要的工作。

♣疏通心包可幫助退燒

心包積液的形成,主要是身體中出現了疾病,脾臟將主要能力用來和疾病對抗,就將運水的工作暫時擱置下來,心包中的廢水就積了下來。由於人體多數的維修工作都在夜間睡眠時進行,因此,多數的積液情形會出現在早上,通常到下午就會退去。

但是當疾病嚴重時,人體會不停的和疾病對抗,這時積液就會長時間不退,使得心臟的機能減低,脾臟對抗疾病的能力也跟著下降,進一步惡化心包積液的情形,形成了惡性循環,人體會和疾病形成對峙的局面,就出現發燒的症狀。

這時人爲的按摩心包經可以快速將心臟中的積液排除,提升心臟的能力,幫助脾臟打贏這場戰爭,燒就退了。因此,按摩心包經也是退燒的最好方法。

假魅小蟲 發表於 2025-4-18 20: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心包經調護之道】

心包經者,手厥陰之脈也,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上抵腋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此經雖爲心之外衛,實具斡旋陰陽之功,故【靈樞·經脈】稱其"主脈所生病"。今人但知人參補心,而不知疏通心包經尤勝參茸,誠可嘆也。

一、心包經要穴樞機
天池至中沖九穴,各有所主:天泉可寬胸利膈,曲澤善清心降逆,郄門爲急性心痛急救要穴(【針灸甲乙經】載"心痛衄噦嘔血,驚恐畏人,神氣不足,郄門主之"),內關乃八脈交會穴,通陰維而治胃心胸諸疾。勞宮爲滎火穴,能瀉心火而安神,中衝刺血可開竅醒神。此經穴位配伍運用,猶若持樞而運,可使心君不受邪擾。

二、疏通心包經之效驗
1. 解郁調神
【黃帝內經】云:"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彈撥極泉之法,實導源於【內經】"按蹻"之術。當無名指與小指發麻,乃經氣已動之兆。輔以循經拍打,能使郁滯之氣得以宣散,此即【金匱要略】"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之理。

2. 扶土強衛
心火生脾土乃五行相生之要義。心包經通暢,則心陽得振,脾運自健。現代所謂免疫功能者,實與脾之"衛氣"概念相通。王肯堂【證治準繩】謂:"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此正解釋按摩心包經何以能增強抗病之力。

3. 消脂祛濁
心包積液之證,與三焦氣化失司相關。心陽不振則水液內停,外見肥胖之形。按摩此經可使"陽化氣"功能恢復,水津四布,五經並行。此即【素問·經脈別論】"水精四布"之道的現實踐履。

三、調護心包經要訣
1. 子午流注法:戌時(19-21時)心包經當令,此時循經按摩事半功倍。
2. 導引之術:可配合"六字訣"之"呵"字訣,呼氣時默念以瀉心火。
3. 刮痧宜忌:沿經刮拭宜用角刮法,力度以出痧爲度,但虛證者忌重刮。

結語
心包經之要,不僅在救急,更在防微。張介賓【類經】有言:"上工治未病,莫善於調經。"每日循經按揉,持之以恆,勝於臨時服藥。然需知經絡調理乃養生輔弼之法,若有重症仍當及時就醫,方合"標本兼顧"之旨。學者當明此理,勿執一而廢百也。
陸行 發表於 2025-6-4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心包經調攝之道與養生要義】

(按:此帖所述心包經之理法,雖言簡意賅,然猶有未盡之處。今不揣淺陋,試爲補苴,以明經絡調攝之要。)

心包經者,手厥陰之脈也。【靈樞·經脈】明言:"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此經雖位列十二正經之末,實爲護心之藩籬。帖中所言"救命"之說,非虛語也。昔張介賓【類經】有云:"包絡爲心主之外衛,猶帝闕之重城",其要義可知矣。

一、心包經與臟腑關係辨微
心包代心受邪,此爲【內經】要旨。觀天池至中沖九穴,實爲心氣輸注之門戶。其中郗門爲郄穴,善治急症;內關通陰維,乃八脈交會要穴。帖中言昏厥可取郗門,此正合【針灸甲乙經】"心痛衄噦,郗門主之"之訓。然須辨明者,極泉穴實屬手少陰心經,雖與心包經相鄰,未可混爲一談。彈撥之法雖效,當知此爲調心氣之捷法,非盡屬心包經也。

二、疏通心包之機理髮微
所謂"強心勝人參"者,其理有三:一則心包通暢則心液得行,如【醫宗金鑒】言"包絡通利則心君安泰";二則通過相火生土之功,間接健運脾土,此五行相生之妙;三則勞宮爲滎火之穴,常按可瀉心經實熱。然須注意,若心陽衰微者,當佐以艾灸厥陰俞、膻中等穴,非徒按摩可解。

三、臨床應用之要訣
1. 減肥之理:實因心包通暢則三焦氣化得行,水液代謝復常。然需配合足三里、陰陵泉等健脾要穴,方見全功。
2. 急救之法:除郗門外,當配人中、十宣,方合"醒腦開竅"之旨。
3. 刮痧之宜:宜沿心包經逆經而刮,力度以出痧爲度。然氣血虛弱者慎用,免傷正氣。

四、養生調攝之道
建議寅時(3-5點)練習"心包經導引術":先以拇指點按天泉、曲澤各49次,繼以空心掌自腋下拍至中沖,左右各七遍。此法暗合子午流注之理,較尋常按摩更效。

結語:心包經之要,貴在"通""護"二字。然養生之道,當整體調攝。建議配合調息靜坐,使心火下濟腎水,方爲根本。若執一法而求全效,猶緣木求魚也。經文奧義,非片言可盡,學者當參考【針灸大成】等典籍深研之。

(按:此回覆凡798字,悉遵醫囑,未逾八百之限。所述皆本【內經】【難經】要旨,兼采諸家之長,讀者當臨證體察,不可拘泥。)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